☆、岁月空寂(4) - 最爱 - 采采卷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最爱 >

☆、岁月空寂(4)

4.听我的,哭出来就好了。

随后的几个月,我跟陆子煜几乎断了所有联系。

十月下旬,我独自一人游荡在耶路撒冷。因为对当地气候的不适应,我得了一场不重不轻的感冒,生病的时候人的情绪会容易脆弱,没有人在的时候,我一个人哭了很久。语言不通,我便很少跟周围的人交流,偶尔背着相机穿梭在大街小巷取景,像一抹游魂。

我接了国内几个杂志的摄影约稿。

半夜睡不着,爬起来修照片或者配文字的时候抬起眼睛t望生活,会觉得无比孤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陷在自己生活的泥沼之中,没有人能对我的痛苦感同身受,我也不需要任何人陪我走过这场风雪。

我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这里的落日、朝霞、云层、民居窗台上的花盆都能成为我镜头之中不可复制的景色。我下载了一本《耶路撒冷史》的电子书,放在随身携带的阅读器里面翻阅,这座宗教圣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建筑都有令人难忘的故事。

期间,我去了一次哭墙,周围有很多面壁虔诚祈祷的教徒,也有拿着相机穿梭而过的各国游客,我没作久留,也许是离群索居太久,我渐渐变得孤僻,不喜欢人声噪杂的地方。城内有许多不起眼的小教堂,进去之后就会别有洞天。我经常会去城郊的教堂做祷告,也穿过当地女人的黑色斗篷,遮住脖子和后背,头上披一层轻纱。

有时候,偌大的教堂之中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人。

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

但是,我需要一个寄放情怀的方式。我试图在宗教信仰中寻找依托,不愠不争,修为完美人格,从而走向另一种层面的平和喜乐。我想当这场流浪结束时,能坦然回到人海中淹没自己,和从前一样生活,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记忆有时候是很奇怪的东西,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转瞬即逝,一个小小的细节却足以让我终生难忘。我不太记得去年春节江边那场盛大的跨年惊喜,不太记得顾嘉言最后在ICU那段时光我究竟签了多少张病危通知书,但是却清楚的记得他最后住院那次,某个下午的病榻前,我俯下身帮他整理被角。

顾嘉言被我的动作惊醒,睁开眼睛看到是我,抿着唇角笑了笑。

我轻声叫他:“哥。”

他抬起手把我额前的乱发别到耳后,像之前的很多次一样,温柔的摸摸我的头发。

他声色喑哑的跟我说:“微微,谢谢你。”

这个为我付出了此生所有爱的男人,哪怕缠绵病榻,也从没有在我面前表现出一丝消极沉痛,甚至直到最后一刻仍旧对生活心存感激。其实,很多人的爱从不会说出口,而不说的,就成了记忆中最难以释怀的遗憾。

我觉得,我是个很悲观的人。尽管我明白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尽管顾嘉言跟我说过许多遍,微微,我从来都不担心你的未来。

画地为牢,裹足不前。

我不愿意从这场爱的阴影之中走出来。

十二月的时候,圣城下了第一场雪。

我收到从台湾发过来的一封工作邀请的Email和一张别致婚礼请柬,签名是EvanDai,戴致远。我曾经听陆子煜说过,他很久之前就一直避居在花莲的大屋,每天种花洒扫,过着神仙一般不问世事的生活。他是我从大学时便心心念念的偶像,实在没有理由不去。

不是没想过,这件事可能与陆子煜有关,只是不想太过刻意避讳。

我试图与自己和解。

让生活顺其自然,不隐藏悲痛,不伪装欢乐,坦然面对深沉的疼痛和改变。

我花费了一点时间准备行程。

在台北休整了一日之后,搭乘一早的台铁去花莲,一路都在下小雨。我的位置在车厢的左边靠窗,刚好能看到海面与天空中绵绵密密的雨幕中交织的景色。周围人大多数用普通话交谈,我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整颗心渐渐放松下来。

从车站出来,有提前联系好的司机来接我。

这座城,小巧而精致。因为我一直生活在内陆,我很少有机会看到海,面对车窗外公路一侧抬眼就能望见的厚云积压惊涛拍岸海风席卷,宽广又激荡,只觉得无比震撼。

车子在海岛上一座僻静的日式庭院前停下。

我曾经在杂志上见过戴致远的照片,所以面对真人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十分陌生。他站在门外的一株冬青树旁,身量十分高挑瘦削,穿一件米色的喀什米尔开衫,脸上架一副黑色全框眼镜,笑眯眯的看着我,身后是满园青翠。

他没有撑伞,天上飘着细小的雨点,落在他的肩头洇成深色一小点,很可爱。

我很熟悉他的档案,但是他看起来根本不像过两年就满四十的人。

这一年来,我总是很难对人或事热络,所以迟疑着没有开口。

戴致远向我伸出手,笑道:“你好,微微,抱歉没有去车站接你。”

人跟人的气场,其实很微妙。

我喜欢他身上那种熟悉的与世无争的温和,自然而然的就对他卸下了防备。

我们一起进屋。

他的设计理念一贯都是“情归于家”。风格十分质朴自然,整栋木屋都只有原木和白两种颜色,连窗帘都是灰绸加白纱。全室内的榻榻米,最外侧的门帘是蓝白扎染的棉布,十分浓重的川西风格,我认得。

我们闲聊了几句。

我问他:“你去过四川?”

戴致远盘腿坐在厅内的矮桌前,在为我泡茶,一边回答道:“很多年前,我去过好几次川西采风,感觉非常好,群山连绵的自然山水不是尾气缭绕的城市中能看到的。”

他讲话的语调十分温柔,尤其是尾音,总是带着特有的一段旖旎。

我渐渐放松下来。

我注意到窗下长条案几上摆着的一张人物照片,她穿一件黑色的及膝长轻纱裙子,上衣摆扎在腰里,头发挽起来,整张脸露在外头,额前的刘海都扎上去,笑容十分清爽俏丽,真是个漂亮的姑娘。

我多嘴赞了一句:“新娘子好漂亮。”

戴致远沉默一会儿,从我手边接过镜框,倒扣在桌面上,道:“她已经不在了,这张照片是十年前拍的。”

我有些错愕,没有作声。

他轻轻的叹口气,环顾四周,说:“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来这间屋了。我在这里住了十年,也该走出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