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张大伟打工试水占道经营被处罚 - 打工族 - 凌烟阁中又一书生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打工族 >

第22章张大伟打工试水占道经营被处罚

张大伟虽然过了不惑的年龄,但他心中仍存豪情壮志,内心始终住着一个年少的他,他觉得自己壮志未酬。

前几年他就想像陈群达、阿水、吕鹏程他们那样出去打工,拼搏一番,无奈家里有父母需要照顾,虽然他有兄弟姊妹四人,但总不能不管老人吧,老人一家轮流住两个月,这样就束缚住了他外出闯荡的心。

如今,双亲已经谢世,一个女儿在省城郑州上大学,他便与老婆刘慧茹商量去郑州女儿学校附近打点零工,既可以方便照顾女儿的起居,又可以打工挣钱,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干事的决心和想法是好事,但能否执行下去却是另外一回事,他们能干点什么呢?俗话说“出门路窄”,在家里能干嘛在外面不一定也同样能干嘛,况且有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人际关系、性格脾气、说话艺术等等,都能左右人的成功与否。张大伟其实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短板,他性格急、脾气暴躁,从打吕二狗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他担心自己在郑州待不下去,但他老婆刘慧茹一直劝他和她一起去,他便勉强同意了。

去郑州干点什么事呢?他与刘慧茹一起分析起来,他们没上过几年学,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只能干点体力活,但省城哪有那么多体力活等着他们,说不定一月也干不了几天。

思来想去,也只有在郑州找个地方卖瓜果蔬菜适合他们,本来他们家除了农忙时节,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在卖瓜果蔬菜,冬天卖苹果、香蕉、萝卜、土豆等,夏季就卖一些西瓜、蒜苔、辣椒等时令蔬菜,在这方面,他们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可谓轻车熟路。

说干就干,他们准备在郑州大学附近租间小房子先安顿下来,于是先自己找房子,但收获不大,他们倒是看了几间房子,都不理想,有的阴暗潮湿,有的背光无窗户,有的地段不够理想。

他们夫妻俩又找了几天,终于找到了一家合适的房子,先与房东约好见面谈谈租金,房东张口就把张大伟夫妻吓了一跳,他要租金每月五百元。“我的天,这么多,”刘慧茹失声叫道,“再少点吧,我们农村人,来光州这是投奔闺女来了……”

房东不屑地看了看张大伟,努努嘴说道:“就是看你们是乡巴佬,本来就没有给你们要高价,要租就租,不租就走,一口价,一个月五百元。”说完,他用手一指门口,意思是不租赶快离开。

张大伟何曾受过这种窝囊气,在老家他可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的人物,他一拍桌子,高声喊道:“你他*的,你祖宗才离开土地几天,你才吃几天饱饭,就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了,你算个什么玩意儿?”说着,他撸起袖子就要开干。刘慧茹一把拉住他,说道:“坐下,咱们来郑州干什么来了?不是来打架的,你这臭脾气去哪里能让人放心?怪不得吕鹏程他们外出打工都不愿意带你去,净惹不完的事。”

张大伟还要挣脱刘慧茹的拉扯,要干那位房东,房东哪见过这种架势,连声说:“粗鲁、野蛮,乡下的乡巴佬。”一面强词夺理,一面作出防御的架势,慢慢退出房间,一溜烟儿跑了。

张大伟夫妻决定再去房屋中介看看,他们登记了对房屋的地理位置、租金价格需求后,便回去等休息了。

时值年终岁尾,张大伟的女儿张玉洁的学校也放寒假了,学校里冷冷清清,老师和学生也大都回家过年了,整个楼道空无一人,只剩下宿管阿姨在照看宿舍。

张玉洁与宿管阿姨较熟,便向宿管阿姨提出在这寒假期间,自己不回家可以帮她照管宿舍,条件是让她爸妈也搬进宿舍陪她住这一段时间。宿管阿姨正求之不得呢,她可以借此机会回家过年了,但她叮嘱张玉洁,寒假开学前务必让她爸妈妈搬离宿舍,恢复原貌,张玉洁满口答应。爸妈可以借宿在大学宿舍了,这可省了不小的开支,还可以考察一下水果市场,简直两全其美,各得其所。

他们打算在郑州过一个团圆年,这也是平生第一次在城市过年,他们这算是“逆向”过年吧,过年的时候大部分打工者都回到了原籍,而他们却相反,过年时却从原籍来到了大都市。

他们打算一起出去买点肉类、鱼虾和蔬菜等年货,但发现菜市场的这些货品比平时都贵了至少两倍多,惹的买菜的主顾不停的抱怨:“如今连菜也吃不起了,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刘慧茹问起缘由,菜市场的摊主告诉刘慧茹,过年了,在市里的打工者基本上都回去过年了,人手不够,菜运不进来,运输阻滞,供不应求,菜价自然就高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如此。

张大伟夫妻听了,心里暗骂道:“这帮城里人矫情的很,不需要的时候,嫌打工者多余,嫌打工者抢了他们的饭碗,嫌这嫌那,需要的时候,又抱怨打工者不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横竖是他们有理,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刘慧茹说:“不如咱们回家拉一车子水果蔬菜,也在街市、胡同口卖吧,看看行情如何,我琢磨着应该差不多。”

张大伟说:“我也这样想呢,反正咱们卖菜的车、秤都是现成的,菜也是农村的家常菜,拉过来直接卖就行了。”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女儿张玉洁,张玉洁也同意父母的想法,反正春节的这段时间闲着也是闲着,便帮助父母一起贩卖点蔬菜。

他们用自家的三轮车拉了满满一车的瓜果蔬菜,经过四、五个小时的跋涉,才在第二天的清晨出现在郑州市的街头与胡同口。然后铺块毛毡,把瓜果蔬菜都摆出来,便开始吆喝叫卖,价格嘛,他们经过了几天的实地查访,女儿张玉洁给他们定了价格,土豆一元两斤,萝卜一元三斤……比菜市场的同类价格低了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比农村的价格实在是高太多了,他们满怀希望地憧憬着。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日三餐的花销都是计算着过日子,一元钱对他们来说也是重要的,他们都很会算钱过日子,平常买点日用品,还要货比三家呢,在年关的关键时刻,物价高涨,他们买东西更要多方比较一番了。

张大伟的货是不消说的了,都是地里现成搬来的,套用那句广告语“我们不生产菜,我们只是瓜果蔬菜的搬运工”,瓜果水灵灵的,货品品相又好,红红的萝卜,白白的卷心菜,香甜的苹果,金黄的香蕉,价格更是诱人。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张大伟的货比菜市场里的就是好,在“价格”这双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吸引了很多的市民围观、采购,不一会儿功夫,货已下去一半,人越聚越多,这个五斤,那个三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下午功夫,一车瓜果蔬菜全部卖完了。一家人算了算,除去路费成本,净赚二百多元钱,这比在家强多了,他们感慨道。

第二天,他们如法炮制,不但把自家的菜全部拉上了,还把亲戚朋友家的菜按当地价格收上来,又拉了一大三轮车到郑州去卖。

这一次,他们仿佛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原来是上次买菜的人多了,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整个胡同都知道了,这儿有一个卖家里菜的,又新鲜价格又便宜。这话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菜市场中的菜贩、摊主的耳朵里,这还了得,他们觉得张大伟这是从他们口里抢食吃。

于是乎,他们几个摊主、菜贩联合起来结成同盟,一纸诉状,把张大伟他们一家投诉到了区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谓民不告官不究,既然有人投诉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当然要管了,他们开始行使权力。菜市场摊主的投诉理由也很直白,说他们刻意压低价格,占道经营,扰乱市场秩序,这个“罪名”可不轻,尤其在年关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要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哄抬物价不行,刻意压低价格也不行。市场管理人员耐心地给张大伟解释政策:“张大伟你好,我们是市场工商管理局的,你这样做违反了不准占道经营、扰乱市场秩序等条款,现依法对你进行行政处罚。”

旁边的一名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继续说道:“你这样占道经营,没有成本,市场里的商户,他们是正规经营,都是出了场地租金的,所以他们卖的菜价格上肯定竞争不过你,他们投诉你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

张大伟脱口而骂:“这帮龟孙子见不到别人好……”旁边的老婆、女儿怕他又要使出牛脾气,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便拉了拉张大伟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再乱说了。

张大伟深吸了一口气,点了一根烟,平静的说:“那咋办?已经这样了。”

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说:“按规定进行罚款,没收违法涉案物资,决定罚款二百元。”说着,便要给他开罚单。

刘慧茹一看立马慌了,拉着他们哭道:“我们刚到这里,又不懂什么,这不今天刚刚开始卖了几单,我们这就走不行吗?不卖了。”旁边的张玉洁也带着哭腔道:“叔叔,我们错了,下不为例好吗?”

执法人员一看这一家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悔的不得了,快过年了,何必弄得大家都不痛快呢?况且罚款、扣押东西又不是目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维护好市场秩序,所以他们便就坡下驴说道:“既然你们已经认识到错误了,那就罚款一百元,立马收摊换地方,到正规经营场所里去卖去。”

张大伟执意不从,不肯交罚款,工作人员转头对他老婆刘慧茹和她女儿张玉洁说:“你们劝劝吧,这已是最低限度处罚了,如果他再不执行处罚,就是干扰执法了,如果形成干扰执法“罪”,就不仅仅是这个处罚了,要比这个处罚严重多了,那是要限制人身自由的,快过年了,如果真如此,他能不能回家过年还不一定呢,你们给他说清楚。”

张大伟一听,顿时蔫了屁,他心里琢磨,别出来打工挣钱,钱没有挣到手,反而把自己给搭进去了,他在村子里是要面子的人,这话如果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呀!

无奈,张大伟只好交一百元罚款了事,他一边开着车去另找地方卖,一边感叹道:“卖点菜咋这么难,这里也催,那里也赶,活该你们吃高价菜,吃不起菜,活该!”(未完待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