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吕鹏程孩子订亲四面八方凑彩礼 - 打工族 - 凌烟阁中又一书生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打工族 >

第44章吕鹏程孩子订亲四面八方凑彩礼

赵红叶感叹道:“没有了皇粮国税,种田的成本一下子就降了下来,种田更有奔头了。”

可现实情况是村子里越来越多的土地荒芜了,没有多少人愿意种田了,看着一块块良田无人耕种,她心里很不舒服,这些土地都是他们这一代人梦寐以求的财富啊。

俗话说:“有田就有粮,有粮心不慌。”这才过了几年,她想不明白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吕鹏程的儿子吕普生和季胜同学,他最近谈了一个邻村的女孩,名叫邓娟,两个年轻人经过媒人的介绍,通过短暂的相处,彼此间都有了好感,两颗热恋的心慢慢地靠近,然后到了可以见双方家长的地步了。

对方家长对这两个孩子也非常满意,但女方家长通过媒人,提出了对聘礼的要求,希望男方拿出十万元钱作为聘礼,这个数目也是当时别人嫁女孩大多数的要求,实话实说不算过分。这个要求让吕鹏程一下子愣住了,十万元钱,这对他们家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呀!

他们家前几年挣的钱都花在了供吕普生上学上了,吕普生上学花了不少钱,到最后也没有考上好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什么十分满意的工作。仅凭吕普生在汽修店挣的钱,本来挣得也不多,到猴年马月才能攒够他的彩礼呀?而吕鹏程这两年在外面打工挣的钱都用于盖房子了,盖新房子是孩子结婚的硬性条件,谈对象结婚没有房子是不行的,女方首先要看男孩家是否有新房,没有房子一切免谈。他们盖完房子后,相当于掏空了他们上半辈子的积蓄,吕鹏程全家左凑右凑集中在一块儿才凑了五万元钱。

相对十万元的聘礼来说,五万元钱无疑是杯水车薪,怎么办?总不能因为彩礼的事情而让自己孩子的婚事黄了吧,村里已有前车之鉴了:老李家的儿子就是拿不出五万元的彩礼,双方父母不欢而散,好好的一段姻缘,硬生生地被拆散了。

吕普生是他们家的独子,如果娶不上媳妇就会断了香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农村就会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儿子,吕鹏程这位汉子陷入了两难的地步。

吕普生也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学习,如果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也不至于让父母这样为难。

吕鹏程老婆埋怨吕普生说:“你看看季军、季胜兄弟两个,不管是谈对象,或者是结婚人家都不费劲,不费钱,老话儿不是说了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你和他们一块上的学,他们都考上了大学,你但凡能像他们一样,我们也不至于这样为难。”

吕鹏程老婆只管絮絮叨叨地说:“人呀,不吃这头苦,就吃那头苦,你不努力学习,考不上大学就发愁工作、结婚……”

吕鹏程打断他老婆的话说:“你净说这些没用的话,说这些话有啥意义吗?”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为了儿子的前程,为了儿子的幸福,吕鹏程决定豁出去了,他一跺脚准备借钱凑彩礼,无论如何也要把儿子这门婚事张罗圆满了。

他准备找他的堂弟吕向阳帮忙,当天他坐着公交车来到了市第四高级中学,下了车找到了吕向阳,连喝茶的功夫都没有,他直截了当的说:“弟弟,你侄儿吕普生订亲,彩礼差了五万元钱,你这儿能借我多少钱?”

吕向阳一听是吕普生订亲,这是人生大事呀,于是他也来不及和他妻子商量,就对吕鹏程说道:“哥哥,我这儿最多能腾出三万元来,还差那两万你再想想别的办法,要不咱问问妹妹吕彩霞,看看她那儿能有多少钱?”

吕鹏程说道:“妹妹已经结婚成家了,不要再麻烦妹妹了,剩下的两万块钱,我再想别的办法。”

于是吕鹏程连家都没有回,就直接坐车来到了郑州,找到了季月明,他要请季月明帮他度过这一难关。

见面之后,吕鹏程也没有和季月明客气,直接向季月明说明了来意:“吕普生要订亲了,还短两万元钱,你这里还有无余钱?”

季月明一听孩子订婚的事,当即说没有问题,他让陈红先从公司的账面上挪出两万元钱来,先交给吕鹏程应急。

吕鹏程要给季月明打欠条,被季月明制止了,对吕鹏程说:“咱们都从小过来的,打什么欠条嘞,你的为人我还不相信吗?”

阿水见状,也拿出五千元钱交给了吕鹏程,对吕鹏程说道:“这五千元钱你先拿着,其中有两千元钱是你当初出钱赎我出来时给我垫的钱,不够订亲的话,我们再一起想办法。”

阿水对这位堂舅哥一直心存感激与内疚之心,如果当时不受自己牵连,吕鹏程也不会被卷烟厂开除,当时吕鹏程在卷烟厂打工发展的很好,老板让他负责一个车间的事务。这件事也无怪乎吕鹏程的老婆生气,要找阿水算账,要不是阿水,吕鹏程估计已经在卷烟厂扎下了根,有时候人真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吕鹏程看到季月明、陈群达、阿水他们在郑州发展的很好,便对季月明说:“等我回家把这件事办利索了,我也过来找你们吧。”

季月明说:“当然可以啊,欢迎欢迎,我们这里正缺人呢,特别是像咱们这样知心知底的人。”

吕鹏程拿着借来的五万元钱回到了家里,把钱交给了媳妇,然后在县城办了一场订婚宴,并当面把聘礼交给了女方,两个孩子的亲事就这样算是定下来了,儿子的婚事解决了,吕鹏程心中的石头也算落了地。虽然为了儿子的婚事拉了一屁股的饥荒,但吕鹏程的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钱嘛,俗话说钱是王八蛋,用完了再赚,赚钱不用就是废纸,钱花了才能体现钱的价值。”他这样安慰着媳妇。

现在就是这种状况,因相亲、结婚而掏空家底的现象在农村比比皆是,有的还存在因结婚返贫的现象,这些因素都是倒逼人们离开农村,去城市打工的客观原因。

定亲回来后,由于一天的应酬忙活,吕鹏程也没有好好地吃几口饭,此时他感觉有点饿了,吕鹏程老婆给他炒了几个菜,拿出半瓶酒。他让老婆坐下来,他半躺半卧地倒在沙发上,一言不发,把头歪在沙发的扶手上,也许是累了,平时不怎么抽烟的他,抽出一根烟点上,仰头吐了一个烟圈,然后又使劲地掐灭了烟头,猛地夹了一筷子菜,放在口里大嚼大咽起来,吃一口菜喝一口酒,看样子他要把自己灌醉一样。

他媳妇不让他再喝下去了,就把酒杯给他撤了下去,他醉眼朦胧地说:“今天儿子定亲,我真高兴,起码没有拉儿子的后腿,不像老李那样,因为没有钱而搅黄了儿子的婚事。”

他老婆说:“是的,咱们挣钱不就是为了孩子吗?”

他双肘放在桌子上,双手捧着脑袋,支起自己昏昏欲睡的头,对老婆说:“我明天去郑州找季月明去,季月明他们在郑州搞得不错,阿水也在那里,去那里打工给儿子挣结婚的钱。”

于是吕鹏程在即将知天命的年纪,又一次计划外出打工了,这一次他要去的地方是郑州。

他老婆说道:“马上要过年了,不差这几天,等过完年再去郑州打工吧。”

吕鹏程一想也对,就打算在家过年,等过完年再考虑去郑州找季月明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