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 借尸还魂 - 总有刁民想害朕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借尸还魂 >

第42章

俗话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俗话又说登高跌重,乐极生悲。

第二天早晨被小太监尖细而惶恐的声音唤醒,因纵欲过度而觉得膝盖有些发软的皇帝陛下撕开千斤重的眼皮,看到面罩寒霜,双目杀气腾腾的枕边人时,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些俗话中蕴含的无上真理。

“小、小殊,还是我帮你吧……”眼见梅长苏一手按腰,一手扶床,龇牙咧嘴摇摇晃晃地起身披衣,萧景琰忍不住想伸手去扶。

“不!必!”梅长苏自牙缝中挤出的两个字。

怎能怪他生气?要不是那为上不尊的叫列战英去什么南风馆,还把买回来的古怪玩意儿藏在床头,他昨晚怎么会拿错?又怎么会被那药性逼得说了许多丢脸的话?

这还不算,后来药效明明已经过去,自己明明已经累得半死,他却怎么都不肯放过……

梅长苏一想到昨晚自己似乎是被折腾得晕了过去,并且晕过去之前似乎还又哭又喊地求饶,就觉得这辈子能丢的脸在一夜间都全部丢尽了。

罪魁祸首自知理亏,站在一旁不敢做声,看他千难万险地穿好中衣,这才叫人进来服侍二人梳洗穿戴。

服侍梳洗这样的事早已不需高湛亲自做,不过昨日出了那么大的事,高公公有些不放心,今天特意跟进来瞧瞧,果然一进来就感觉寝殿内的气氛甚是微妙,平日总是有说有笑的皇上和苏先生今天竟都沉默无语,而且苏先生的脸色看着不大好,眼睛也似是有点肿?

昨夜这殿中发生了什么高湛不敢猜度,不过苏先生今日还要去和大臣们比试学问,这幅模样可怎生是好?还没等高公公念头转完,替梅长苏梳头的宫女忽然低低地“呀”了一声。

高湛赶紧低声呵斥:“干什么?一惊一乍的?”一边移步过去,就见苏先生原本被头发遮住的颈侧接近耳根的地方有块比拇指还大的红斑,小宫女不谙世事,兀自小声惊道:“先生这颈子上是什么?莫不是被毒虫蛰了?”

旁边正用茶水漱口的皇帝陛下没防备做了一回毒虫,一口茶险些全喷出来,顿时呛咳得惊天动地,高湛急忙赶过去轻轻替他拍抚,口中道:“陛下当心啊。”又骂捧漱盂的小太监:“愣着做什么?快拿手巾给陛下擦擦!”然后转头去看苏先生,只见他已拿起铜镜,正斜着眼睛别别扭扭地端详自己的脖颈,看了几眼后把铜镜重重一放,说道:“劳烦姐姐给我找件领子高些的衣裳来。”

他一开口,旁边众人俱是一呆,小文傻傻地道:“先生身体不适吗?怎么声音都哑了?”

高湛眼见梅长苏的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变黑,沉得直似要滴下水来,而自家陛下眼睛一直黏在他身上,却一副心虚气短的模样,心里也就明白了三分,连忙顺着小文的话说道:“别是着了风寒吧?这两日的天气,太阳看着大,风却是凉的,先生可别再在那水亭中坐着了。”他一边絮叨一边吩咐小文去取润喉清肺的药茶,又道:“小墨去和厨房说,今日先生的早饭要些清淡的东西,别弄那些个油腻腻的来。让他们这几日随时备着银耳雪梨,给先生润嗓子。”

萧景琰暗暗吁了口气,在心中盘算着赏高湛点什么才好。这时去替梅长苏找衣服的宫女已经回转来,手中捧着件长衫迟疑道:“先生,您看这件……?”

梅长苏接过来看了看,无奈摇头,这时才是初秋,衣服的领子再高也遮不住耳根,除非加上大氅……可这个天气穿大氅……梅长苏一念及此差点又想转头去瞪皇帝陛下,总算碍于有旁人在场生生忍住了,脸色却雪上加霜的更加难看。

高湛赶忙对那小宫女使个眼色让她退开,自己走到梅长苏身旁附耳低声说了几句,梅长苏眉头紧蹙,点了点头道:“也只有如此了。”

高湛便低声吩咐了那宫女几句,就见她转身出去,不一时手里拿了个小小的木头盒子进来,揭开盖子,却是女儿家用来敷面的水粉。高湛拿手指沾了就细细朝梅长苏脖子上那块红斑抹去,反复几次,那痕迹便淡了下去,想来若不凑近细看是看不到的。梅长苏拿过镜子照了照,刚松了口气,一瞥眼却见萧景琰呆呆地看着自己,顿时又绷起脸,冷冰冰地道:“皇上,时候不早了。”

萧景琰这才一惊回神,赶忙起身让小太监给他整衣束带,迟疑着道:“你也要吃些东西才行,昨晚就只喝了碗汤……”

“陛下早朝要紧,这些小事不敢劳陛下关心。”梅长苏硬梆梆地扔出一句,高湛赶紧解围:“陛下放心,下人们会伺候好先生的。倒是陛下您得快着些了,今日早朝,去迟了怕是不好。”

萧景琰点点头,不敢再嗦梅长苏,自到外间草草吃了早膳,上肩撵时又把高湛叫过来反复叮嘱,说道先生今日身体不适,一会儿务必要传撵来送他去书房,撵上多加几层软垫,让抬撵的人慢着稳着,不可颠簸。高湛一一应了,小心翼翼地道:“陛下,先生身体不适,还要让他去和大人们比试吗?”

萧景琰闻言一顿,苦笑叹道:“你去试试劝他改日再比,看他肯不肯答应?”

直到天子仪仗去得远了,高湛仍没寻思透皇上这句话,到底真让他去劝劝呢,还是不过随口一说?

回进殿中见梅长苏已走出来准备用早饭,他虽走得甚稳,看不出什么异常,但明显比平时慢了许多,高湛赶紧上前搀扶。梅长苏确实有些举步维艰,就任他扶了,口中谦道:“怎敢劳烦公公?”

高湛扶他坐下,一边道:“先生总是这么客气,倒叫老臣惶恐。”说着又细细看了看他脸色,暗想不管皇上圣意如何,自己体贴先生劝说一句总是没错的,便又道:“先生脸色不太好,不如叫太医来瞧瞧。跟诸位大人们的比试,改一时也……”

梅长苏没等他说完便已摇头道:“不过是小小风寒,何须如此劳师动众。只不知宫中这个时节有冰没有?我这眼睛……”

高湛赶忙道:“有,有。”说完也不再深劝,转头吩咐人取冰来给他敷眼睛。又亲自站在一边给梅长苏添粥布菜,不住地劝他多吃些。

――

武英殿中今日人心浮动,上至天子下至群臣,几乎没一个有心思正经议事的,连出班奏本的都比平时少了一多半。

大臣们是在翘首期盼今日的这场大热闹,而皇帝陛下却正忙着自怨自艾,懊悔昨夜不该那么放纵,一不小心在衣物遮不到的地方留了痕迹,光这一条已足够小殊生几天气了,何况他还把人累得晕了过去。替他清洗时发现那地方都有些红肿了,虽然替他上了药,但也不知还疼不疼?他等会儿跟人比试又要坐许久……

就在这般上下齐齐走神的诡异氛围中,为数不多的几件事很快就议完,一干人眼巴巴地望着御座上的皇上,只等他一句“摆驾御书房”。

萧景琰如何不明白他们的心思,只是担心梅长苏不知身体如何,转头先叫何朴遣人去看看先生准备好了没有,这才道:“沈卿,你们昨日商议的结果如何?”

沈追回道:“启禀陛下,想跟苏公子讨教的人太多,臣等商量了一下,觉得若一拥而上的车轮战,即使赢了也是胜之不武,所以推举了十四名大家公认才学过人的,每日两位和苏公子切磋,请中书令柳大人和蒙大统领做中证。不知陛下觉得这样可妥当?”

说着从袖中掏出名单呈了上去。萧景琰从内侍手中接过,一边展开一边笑道:“沈卿此言倒大有任侠之风,甚是公平。”瞄了一眼名单上的名字,又笑道:“沈大人蔡大人名列榜首,想是今日由二位打头阵了?”

沈追连忙欠了欠身道:“惭愧,都是诸位同僚抬爱。”

萧景琰拿着那名单细看,见上面十二名文官,竟还有两名武将,并且这两人还都是他昔日旧部,不禁挑了挑眉毛,转念一想多半是打算考教梅长苏兵法的,暗暗好笑,也不理会。

又转头对蒙挚道:“蒙卿昨日不是带飞流出去玩了?什么时候接的这中证的差使?”

蒙挚想起这事便是一脑门子官司,他其实半点都不想搀和进来,奈何昨日刚带着在校场比武大获全胜,又被一干武将拖着去喝酒吃肉而两杯即倒的飞流回到府中,沈追蔡荃就亲自投贴求上门来。他跟沈蔡二人本就交好,又听二人说要和苏伍比试的人中还有武将,中证怎么也需有个武将才不失公允,实在推辞不过,只得应了。这时听皇上问起,也只能干笑道:“就昨晚,飞流刚睡下沈大人他们就来了……”

萧景琰微微颔首,又东拉西扯地问了他几句,直到何朴凑到他耳根旁回了话,才将那名单随手一放,起身说道:“这就摆驾御书房吧,诸位爱卿有想同去瞧热闹的,也不妨跟来。”

众臣巴不得这一声,除了几个特别老陈持重和自恃清高的,文臣几乎全数呼呼啦啦地跟了出去,连武将都跟上了十多个。萧景琰也不传撵,就这样闲庭信步地被众人簇拥着出了武英殿。高湛已立在殿外阶下,见他出来便躬身趋前,跟在他身后边走边禀报:“苏先生早膳用得还好,太后娘娘配的药茶也服了一剂,看着精神些了。刚才已备了肩撵送了先生去书房,小墨跟着伺候呢,皇上放心。”萧景琰点点头,问道:“飞流回去了?”

高湛道:“皇上刚走飞流公子就回来了,苏先生担心他宿醉头痛,已命人煎了醒酒汤。”萧景琰又问:“先生可责骂他了?”高湛微笑道:“先生最是宽和不过的,又那么疼爱飞流公子,哪里舍得责骂?倒是飞流公子听说先生要与人比试,吵着要跟来,先生哄了半天才劝住,还答应了一会儿回去要给他画画儿呢。”

萧景琰心头一松,飞流没有火上浇油就好,但念头一转又觉得小殊对自己要是也像对飞流这般,无论犯了什么错都不生气该多好?想到这叹了口气,对高湛道:“你回去吧。盯着厨房给先生备午饭,弄些清淡开胃的。”

高湛答应着去了,一行人也差不多走到了御书房。远远就见梅长苏侧立在书房门外迎候,站得笔直,除了脸色略有些苍白外毫无异状。待众人行至跟前便跪下行礼,他虽努力稳住身形,双腿还是免不了微微有些发抖,萧景琰看得心惊肉跳,也不管身后浩浩荡荡一群人眼睁睁地瞧着,嘴里说着“免礼平身”就伸手去扶。

梅长苏其实站着不晃已很勉强,这一跪下再要站起确实力有不逮,又想反正昨日在朝上他什么都说了,也就不必藏着掖着,当下借力起身,吁出一口气站稳了,才不动声色地缩回手,低声道:“谢陛下。”又对皇帝身后那一群脸上表情千姿百态的臣子们长揖为礼,道:“苏伍见过诸位大人。”

众臣要打量他,又要互相递眼色,还要在皇上觑不见的角度交头接耳两句,皆是忙得不亦乐乎,百忙中还得抽空回礼,御书房前顿时乱成了菜市场,萧景琰皱了皱眉,道:“进去再互相引见吧。”

书房中已经布置妥当,上首自是皇帝御座,下来左右各一席乃是两位中证人的座次,接着左边苏伍,右边蔡荃两席相对。他们之下两排坐席,余下的人乱哄哄地推让了一回,也纷纷坐下。只是御书房虽大,却也从来没像上朝似的挤过这许多人,便有交好的三三两两挤在一席上坐了。

待众人坐定,宫人奉上香茶,萧景琰这才不紧不慢地对众人道:“今日的比试,咱们不分尊卑,只论输赢。大家也不必太拘束,站起坐下的行礼就都免了吧。”

众人纷纷应是,蔡荃急性子,昨日乃是自己嚷着要当这先锋官的,这时早已等不得,一双眼直愣愣地盯着皇上,只等他说开始。偏偏他急皇帝却不急,慢悠悠地又向那苏伍引见了做中证的蒙挚和柳澄,才道:“这位蔡荃蔡大人,是当朝刑部尚书,你今日的第一个对手。你们这便开始吧。”

梅长苏颔首为礼,也不再客套:“请蔡大人指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