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求学之路 - 什么三国?没有三国了! - 我本山中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章求学之路

在一个宁静的黄昏,刘备像往常一样踏上了归途。他的家虽简朴,却洋溢着温馨与安宁。还未踏入家门,刘备便听到了母亲那清脆的笑声,如同阳光穿透云层,温暖了他的心房。

他加快了步伐,踏入屋内,只见母亲坐在那张熟悉的木凳上,脸上洋溢着喜悦。原来是叔父刘元起来访,他站在屋子中央,脸上同样挂着慈祥的笑容。

“玄德,快来看看叔父给你带了什么礼物。”刘元起的声音里满是温情。他边说边从身后取出一件华丽的锦袍。那锦袍在昏暗的屋内显得格外夺目,绣花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

刘备恭恭敬敬地接过锦袍,心中充满了感激。他向叔父行了个大礼,说道:“叔父,这份礼物实在是太过贵重,小子我何德何能……”

刘元起笑着摆了摆手道:“玄德,你自幼聪明懂事,叔父我一直将你当成自己的亲儿子看待。别说话,过来穿上这锦袍,让我与你娘都看看。。。”

刘备谢过叔父后,便去梳洗更衣。当他再次出现在屋内时,已经换上了那件崭新的锦袍。这仿佛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衬托出他那不凡的气质。刘备本就英俊潇洒,身长七尺五寸,双手过膝,耳垂极大,目光炯炯有神。如今,穿上这锦袍,他更是显得英武不凡!

好一个浊世佳公子,翩翩美少年!

母亲目光慈祥且充满期盼地望着刘备,眼神中的期待仿佛要溢出来一般。待众人纷纷落座后,她才转过头对着自家儿子柔声说道:“玄德啊,如今你已长大成人,是时候该考虑自己的未来了。为娘与你叔父商议过后,决定送你前往故庐江太守卢植卢尚书在缑氏山所开设的书院求学。咱们家虽不算富裕,但也算是诗书传家,为娘我始终希望你能有所建树,将来好光耀门楣。卢尚书乃是海内大儒,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如果你有幸能在他门下接受教诲,必定会受益匪浅。”

刘备听完母亲的话,内心激动不已,同时也感到些许紧张。他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够追随卢植这样的大儒学习,是无数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因此,他神色庄重地回应道:“母亲,请放心!孩儿定会全力以赴,刻苦学习,绝不辜负您和叔父的殷切期望。”

“好,好。为娘相信你。”

。。。。。。

数日之后,刘备便怀揣着叔父准备的拜帖,与自家兄弟刘德然一同踏上了前往缑氏山的征程。

这一路充满惊险与奇遇,刘备心怀侠义,路见不平必定拔刀相助。

一次,他们路过一个村庄,刚进村就感到氛围压抑。村庄破败,许多房屋有被破坏的痕迹,村民们面带愁容,眼神惊恐。刘备心中疑惑,便找了一位老者询问。老者见他们不像坏人,且是求学的学子,叹了口气道出缘由。原来村子后面的大山里盘踞着一伙山贼土匪,约五六十人,为首的王虎身材魁梧、满脸横肉且生性残暴。这伙山贼为非作歹数年,常下山劫掠村民财物,粮食被抢光,年轻女子也常被掳走,村民苦不堪言。

不过,这只是他们在这个村庄所遇不公之事的一部分。在到达这个村庄之前,他们还目睹了不少令人愤慨的场景。

在路过一个小镇集市的时候,刘备等人看到一个恶霸正在欺凌一位瘦弱的小贩。那恶霸五大三粗,满脸横肉,身后还跟着几个同样凶神恶煞的跟班。小贩的摊位被掀翻在地,售卖的货物散落一地,有几个鸡蛋已经破碎,蛋清蛋黄流了出来。小贩苦苦哀求着,眼中满是恐惧和绝望,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大爷,您行行好,我这小本生意,全家老小都指望这点收入糊口啊。”

然而,恶霸却丝毫没有怜悯之心,他一脚踢翻小贩装钱的小盒子,铜板散落一地,然后大笑着说:“你在我的地盘上做生意,就得给我交保护费,今天没交够,这就是下场!”

周围的百姓都敢怒不敢言,纷纷低下头,害怕惹祸上身。

刘备见状,不禁怒火中烧。

他快步走上前去,挡在小贩身前,双手抱拳,客气但又不失威严地对恶霸说:“兄台,如此对待一个小贩,这似乎有些不妥吧。大家都在这集市上讨生活,何必如此为难他人呢?”

恶霸先是一愣,随即上下打量了刘备一番,轻蔑地哼了一声:“你是哪来的小子?敢管本大爷的闲事!识相的就赶紧滚,不然连你一起收拾!”

刘备并没有被恶霸的嚣张气焰吓倒,他依旧平静地说:“兄台若能放过这位小贩,大家相安无事岂不是更好?若是兄台执意作恶,恐怕天理难容。”

恶霸被刘备的话激怒了,他大手一挥,对身后的跟班喊道:“给我上,好好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那几个跟班一拥而上,刘备却镇定自若。他身形灵活地避开了第一个冲上来的跟班的拳头,然后顺势抓住他的手臂,轻轻一扭,那跟班便疼得哇哇大叫。接着,刘备又用脚绊倒了另一个跟班。刘德然也在一旁帮忙,他虽然不像刘备那般身手敏捷,但也凭借着自己的力气,与一个跟班扭打在一起。周围的百姓看到有人反抗恶霸,心中暗暗为刘备等人加油,但又担心恶霸事后报复,所以没有人敢上前帮忙。

经过一番搏斗,恶霸和他的跟班们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刘备和刘德然的对手。恶霸见势不妙,一边捂着被打疼的地方,一边恶狠狠地说:“你们给我等着,今天这笔账我记下了!”

刘备看着恶霸带着跟班灰溜溜地走了,心中明白,这恶霸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他深知,若不彻底解决此事,这小贩往后的日子恐怕更加艰难。

刘备转身安慰小贩,帮他捡起地上的货物和铜板。小贩感激涕零,连声道谢:“公子,您真是大好人啊,可您得罪了这恶霸,他肯定会回来报复的,您还是快些离开吧。”

刘备却淡然一笑:“小兄弟莫怕,我既已插手此事,就一定要管到底。”

刘备接着便向小贩和周围的百姓打听这恶霸的底细。原来,这恶霸名叫赵强,是当地一个富商的侄子,平日里仗着叔父的财力和势力,在这小镇上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百姓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而且这小子经常借着收“保护费”的名义,搜刮小商贩们的钱财,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

刘备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他决定主动出击,以正压邪。他让刘德然先带着小贩找个安全的地方躲避,自己则朝着恶霸离去的方向走去。刘备深知,若是直接去找那恶霸的叔父理论,可能会被拒之门外,于是他决定先收集这恶霸作恶的证据。

刘备在小镇上四处走访,许多百姓听闻他要惩治恶霸,纷纷站出来诉说自己的遭遇。有的百姓被恶霸强占了田地,有的被抢走了家中仅有的值钱物件。刘备将这些事情一一记录下来,他深知,只有证据确凿,才能让恶霸及其叔父无从狡辩。

与此同时,刘德然担心刘备的安危,他将小贩安置好后,也赶去与刘备会合。两人碰头后,刘备将自己的计划告知刘德然。他们决定一起前往当地的县衙,寻求官府的支持。

到了县衙,刘备递上名帖求见县令。县令听闻是一位年轻公子求见,本不想理会,但看到刘备仪表不凡,且言辞恳切,便让他们进了县衙大堂。刘备将恶霸赵强的恶行以及收集到的证据一一呈现在县令面前,并且表明自己愿意为这些百姓作证。

县令本是个还算清正的官员,但之前一直对赵强的恶行有所耳闻却未加管束,一是因为赵家在当地颇有势力,二是缺乏确凿的证据。如今看到刘备带来的这些证据,心中权衡利弊,觉得若能借此机会惩治恶霸,既能为民除害,又能在百姓中树立自己的威望。

于是,县令当即下令派人去捉拿赵强及其同伙。赵强此时正在家中,盘算着如何报复刘备,没想到官兵突然到来,将他和他的跟班们一并捉拿归案。

公堂之上,面对众多百姓的指控和刘备提供的证据,赵强无法抵赖,只得认罪。县令按照律法,对赵强及其跟班们进行了严厉的惩处,责令他们归还抢夺百姓的财物,并赔偿受害者的损失。

百姓们得知恶霸被惩处,无不拍手称快。他们对刘备和刘德然感恩戴德,纷纷拿出自家的食物和酒水想要款待他们。刘备笑着婉拒了百姓们的好意,他说:“我等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如今这恶霸已得到惩处,大家往后的日子能够安宁,我等便心满意足了。”

此事之后,刘备在这一带的名声大噪,人们争相传颂着这位年轻公子的侠义之举。

告别小镇百姓后,刘备和刘德然继续踏上前往缑氏山求学的路途。路上,刘德然对刘备说:“玄德,此次惩治恶霸之举,让我愈发体悟到正义的伟力。兄台总是这般果敢无畏,小弟实在自愧不如啊!”

刘备轻轻拍了拍刘德然的肩膀,说道:“德然,你过谦了。没有你这件事也没办法整么顺利的解决。你我皆应秉持正义之心,如此方能为这乱世带来更多希望。这应该就是夫子所说的浩然正气吧!”

之后,他们才来到了这个饱受山贼困扰的村庄。刘备听了村庄的遭遇后,俊朗的面容满是愤慨,双手握拳对刘德然说:“德然贤弟,既遇此事,吾等绝不能坐视不理。”

刘德然点头赞同。于是,他们先在村里找隐蔽处安置行李,然后向村民详细询问山贼情况。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刘备和刘德然这才得知山贼盘踞在半山腰的山洞里,那里地势险要,四面悬崖,只有一条狭窄小路通往洞口,小路上设有陷坑、绊索和简易机关,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刘备思索片刻后提出兵分两路的计划。

他自己带一路,趁夜色摸到山洞附近隐藏在树林里等待时机;刘德然带另一路,找村民在山贼必经之路制造动静吸引山贼。

计划确定后,刘备挑选同行人员,村民们踊跃报名,他选了几个机灵强壮的小伙子,然后准备武器。村民贫穷,武器多是自制长矛、柴刀之类,刘备则是手持一把环首刀,这刀虽不名贵,但也算朝廷制式刀具,刀身狭长,刀柄圆环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夜幕降临,大山被黑暗笼罩,只有点点星光洒在山林间。刘备率领挑选出的村民,在经验丰富的老猎户带领下,小心翼翼地沿山路向山洞靠近。他们眼神警惕地观察四周动静,脚步极轻地避开山贼陷阱,像夜行狸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