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爱嗑瓜子的男人
“啊,李先生,这里真热闹。”
几个师生看到满华有客人来,便纷纷告辞。大家一一招呼后,满华让孙老师和梅罗进屋。
梅罗怯生生地缩在孙老师身后,又好奇又窃喜的样子。
梅罗变化大了,满华暗想。记忆里她又黑又瘦,模样记不清了,唯独小时候留下的仗义和率直,在回忆里越来越清晰。此刻一身素朴的青色旗袍,虽然旧了,但很干净整齐,显然为了这次见面特意换上的。头发低低地盘在脑后,人也白了些,眉眼细细的,虽然有些怯意,但骨子里的那份利落和率性,依稀可见。不知道是不是跟着孙老师在学院里生活,耳濡目染出一股隐隐的雅致。
梅罗也细细打量满华,离开徽州时,满华才几岁吧,没想到,时隔十多年,如今已然是翩翩君子。身形高大,相貌堂堂,戴着眼镜,更显得儒雅。一身长褂,尽显学院老师风范。
“真的是少爷?”梅罗先是怯生生地问。
“是我,我是满华。”
孙康生斜斜瞄了梅罗一眼,这都什么年代,哪儿还喊少爷呢。
梅罗意识到自己言语不周,立即改口:“李先生,好久没见了。”
“梅罗姐姐。”安宁很热情地握住梅罗的手。
满华赶紧介绍:“这是安宁,我太太。你离开镇上后,她才来溪口的,你们应是没碰到过。”
梅罗看着安宁,真是个俊俏的女人,一双黑眸正俏生生欢快地看着自己,眉眼处处都是明艳和活泼。看着二人,那真是才子佳人呢。
安宁递上茶水,四人围坐桌旁。
梅罗有许多话想说,想问,又不知从何说起。竟然傻在一旁呵呵直笑。
“哎呀,李先生,看看,我太太真是高兴坏了,都不会说话了,她平时啊,可快人快语呢。见笑,见笑。”
孙老师言语间依然谦恭,亲近中却很有尺度,短短两次接触,没几句话,这种感觉就定格了。文字有温度,也有张力。但人与人的温度不一样,孙老师的文字有种骤然即止的空落。
满华以为他的礼貌总是端着,刚刚触摸到亲近可以不带戒备敞开来坦诚了,但他又死死地拿捏住那点尺度,硬是把相互的距离控制在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刚燃起来的热情,又慢慢地回归不温不火,不痛不痒。
孙老师,让满华和安宁不由得想起来时路上遇见的一位老师。
在来昆明的路上,他们车行了7天,同车的人各式人等,打眼望去,都是奔波在各行各业的老百姓。穿着中山装的男人,估计是政府的工作人员,抱着自己的包和周围的人远远的保持着距离。像是投亲的妇女和孩子,戒备又小心地说话,一面训斥孩子要懂事听话,一面又虚与委蛇地看着周围,时不时流露着委屈可怜的样子。当然更多的是看上去粗枝大叶,身着粗布长裤的普通老百姓,不是地里劳作的农民,就是做短工或者苦力。
这样,满华后排一位身着灰色长褂,面向斯文的男士,自然就引起了满华的注意。大概满华的样子能引起他的共鸣,他主动的招呼满华。
果然,他真的是县城的老师。因为战事,学校停课了,他只能暂做打算回云南老家。
老师姓黄。四十左右,收拾的干干净净,脸稍长,五官搭配,要是细看每一部分都挺普通,只是整体瞧着就让人觉得生分疏冷。满华的心思,安宁看出来了,低低地说“看他颧骨。”满华再偷眼看去,果然,是了。这颧骨高耸,将整个面孔撑得尖刻硬冷了。
黄老师是教国文的,很早就出来求学求职。但他似乎总是有意克制流露乡音,说起话来有板有眼,拿捏有度,文绉绉的,又特别谦恭客套,滴水不露。腿上放着一个黑色四方的包,没有其他什么多余的行李。
只是手里却有一把瓜子,一上车,就手不离瓜子。
黄老师见满华是大学老师,面色都暖了很多。仿佛一道残阳映射到脸上,熠熠生彩。他把瓜子凑到满华跟前,满华忙推掉了。他并不在意,收回去依旧不紧不慢地嗑着。得知满华大学里教数学,略有些惊异,这的确不是他能懂的,他接不上话,有些尴尬,但立马选择避而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