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石榴树 - 一枚铜元 - 玖云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一枚铜元 >

第68章石榴树

当初晏如执意在院里种石榴树,是有想法的。

街坊邻里的阿婆、嬢嬢们说过,石榴这种果子,籽粒众多,那可不就是寓意着“多子多福”嘛。老百姓对好日子没啥太多奢望,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再多些阖家幸福的祈愿,就足够了。所以,当小满说,他们街道倒是有一些树苗,好像其中就有石榴。晏如就上了心,石榴的果实也是红色,看着就喜庆,这样一种充满吉祥幸福,多子多福的植物,若在庭院里开花结果,心里都会喜悦。

小满真带回一棵,跟晏如一起,亲自种在后院里。

信府苑14号这房子,经年未修整,也着实破败。小满说过是他一朋友的私宅,房主本人并不过问,由小满象征性代收一点房租。晏如就没见过房主,听小满说原先房主住在膺福街那边,后来解放了,房主也不知去向,这屋子就归了政府,小满安排各住户给街道办定期交房租。

自从几年前,后厅的两间屋子被雨水冲塌后,根本无法住人了。杨朵儿一家和张大圣都搬了出去。房子实在塌的不成样子了,小满一合计,不如干脆推成平地,围墙处开了个院门。同时,也加固了一下他和念远的屋子。

说起那场雨,晏如至今想起还是觉得有些可怕。入夜就开始下雨,没想到半夜了,雨势增大,大家被外面的雷电交加惊醒,孩子们与她都蜷缩在内屋,渐渐地外间有些地方漏雨,晏如只能忙着找盆碗接雨。忽然听着外面“哐当”“哐当”“咔嚓”声响,吓得半天都没敢动弹。

门外有杨朵儿和孩子们的声音,晏如方开了门,顿时吓住了。杨朵儿的屋子已经全塌了,她和两个孩子也是淋了雨,惊慌失措地抱在一团瑟缩在堂屋里,而张大圣那边也没好到哪儿去,屋子塌了,却没见张大圣的人影。

晏如赶紧让杨朵儿一家到屋里躲避,小满也匆匆从屋里出来,他张望了一下喊着“张大圣”“张大哥”,却都没有回应,他招呼晏如他们回屋里待着不要走动,自己披着雨披,打着手电,小心翼翼地走到张大圣的屋前。

原本这些屋子年久失修,若碰到大雨,就有些漏,大家也不过是这补补,那补补,没当多大一回事。如今,彻底塌了,小满看着张大圣的屋顶垮塌下来,黑漆漆地满地是倒塌的横梁、瓦砾。大雨滂沱,并没有消减的意思,他一边喊着,一边往里走。

张大圣的屋子,小满进去过的。他印象是,这不像是人住的,除了一床一桌,满屋都是架子,架子上都是层层叠叠的瓦罐,打眼望去,数不清有多少,那全是张大圣的宝贝,平时是不给人看的。如今,木架子也散了,东倒西歪,瓦罐更是碎了一地,蟋蟀们,早已不见踪影,估计已经是四处逃散,有些或许丧生在这些瓦砾中。

小满见张大圣蜷缩在角落里,怀里抱着个瓦罐,神情黯然。手电光下,张大圣满眼的绝望。小满伸手去拉张大圣,他还执拗地不愿起身,后又来了人,一起把他拖走,他一直回头看他残破不堪的屋子,那一屋子的小生命,已经荡然无存,估计他的心也碎了一地,仅仅剩下怀里他最为宝贝的“齐天大圣”。

小满将杨朵儿一家和张大圣安置在了别处。

修缮屋子的钱,是小满出的。晏如实在拿不出钱,写信给念远,跟他说了这些事。过了一段时间才接到念远的信,说是身边没有余钱,只能等下月发了工资再寄钱回来,拜托让小满先垫着。

又过了一段日子,晏如收到一笔钱,她以为是念远手头宽松了寄来的,却发现落款是李满华。也不知满华如何知道南京宅子里的事,竟然汇来一点钱。

这钱,晏如小心收着了。她收下了满华一家的一片心意,心里却明白,这钱,她不能用。

“妈,我们回来了。”

“阿婆,我们来了。”

“呀,妈,这石榴竟然结果了。”

若琴推开后院的院门,带着一家子周末来探望晏如。自从修了后院门后,大家出入不再走前面的正门,而是喜欢从后院院门进出。

与其说是院子,其实就是一个宽敞的过道。进入院门后,左侧种了绿植,石榴树长势不错,葡萄藤也郁郁葱葱。中间一条碎石路铺到门厅,门厅装了格子窗推拉木门。

4年前,小满弄来了石榴树苗,说是三五年就可以开花结果,经过晏如精心照料,这年真的开了花,开花的时候,红艳艳的一片,这是暖和到人心里去了,如今又结了果,晏如看着满树的果子,心里也沉甸甸的。9月了,这是石榴树第一次结果,可惜,念远不在。

“阿婆,我要吃葡萄。”

说话的是若琴的女儿小荷,如今已经6岁了,刚上小学。她跑到葡萄藤下,她身边是才3岁的弟弟,含着手指头,兴奋地跟着姐姐喊:“葡萄”“葡萄”。

“妈,这葡萄也挂果了,酸不酸啊,能吃吗?”

“或许是酸吧,我是不尝的,不过,有人啊,就好这一口,前面巷子里你的小橘姐最爱,说是酸到五脏六腑,身心通透,我就又送了她几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