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敲我竹杠”丁济民
在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是不喝酒的,所有喝酒场合都有周恩来代替他喝的。但能写出《沁园春·雪》这样气吞山河伟大诗篇的伟人毛泽东,却酒量不大。该词填于一九三六年二月,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在重庆一经发表,立即轰动山城,并波及全国。
《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发表后,赢得广泛赞誉。而蒋介石却说,“我看他的词有帝王思想”,“想效法唐宗宋祖,称王称霸”,要“赶紧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一时间“批判”与“反批判”轰轰烈烈,卷起一场空前的文化风云。国民党宣传部门还搞了场“比诗”闹剧,意在弄出一首盖过《沁园春·雪》的词,然后以国民党领袖人物的名义发表,但始终拿不出像样的东西,只好悻悻然收场。这一闹,倒是使毛泽东诗名大振,在国共两党领袖人物的竞争中,增加了文化人格的魅力。
范文澜先生称该词“气魄的雄健奇伟,辞句的深切精妙,不止苏辛低头,定评为词中第一首,就是三百篇以下各体诗歌如大雅大明诸篇,但与本篇相较短长,不免尚有逊色。”
时任《新民报晚刊》编辑的吴祖光先生认为,该词“从风格上的涵浑奔放来看,颇似苏辛词派,但是找遍苏辛词亦找不出任何一首这样大气磅礴的词作;真可谓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在晚刊发表该词时加了一则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据毛氏自称则游戏之作,殊不足为青年法,尤不足为外人道也。”
据说,蒋介石曾问陈布雷:“你看毛泽东这首咏雪词如何?”陈回答:“气度非凡,气吞山河,可称当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是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人民革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正是毛泽东和他所领导的红军(和后来的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感,也是领悟该词的关键所在。
当经历了万里长征的毛泽东,脚踏着黄河边的土地,这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站在滔滔奔流的黄河,这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边,望长城内外,看纷纷扬扬的大雪,顷刻间塑造出一个辽阔雄浑、千姿百态的银色世界,其心为之震撼,其情为之驰骋。大自然排山倒海的气势,赫赫历史排山倒海的气势,排山倒海般向诗人涌来,化作排山倒海般的诗句,这便是“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而建国以后,指挥了三大战役,把蒋介石驱赶到台湾的毛泽东仍然是不喝酒的,也规定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准喝酒。
但有一年12月26日那天,是毛泽东的生日,卫士长李银桥想庆贺一下。他悄悄走到毛泽东身边,笑着说:“主席,今天是您的生日,大家辛辛苦苦又跟您干了一年,您也该有所表示啊!”毛泽东曾经在党内立下“不祝寿”的规矩,以往也从未给自己庆贺过生日,现在李银桥拐弯抹角的又提了出来,毛泽东想,也该为大家“意思意思”,于是笑着说“你这是敲我竹杠”,并破天荒地同意了,而且主动提出备些酒。李银桥欢天喜地领命而去。他平时有几杯的酒量,但自从跟了主席当警卫后,考虑自己的工作性质和重要责任,便很少喝酒了。毛泽东也许是出于这个缘故,便主动提出上酒。卫士们准备了些白酒和红酒,白酒自然是茅台酒,由李银桥等男同志喝,红葡萄酒则是为毛泽东和女服务员们准备的。那天,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从伟人又走向凡间一样,高兴地举起杯子为大家敬酒:“大家又跟我干了一年,我借这杯酒感谢大家了。”于是,他轻轻在酒杯上抿了一口,便放下酒杯。服务员们都很年轻,见状不依,都撒娇似的要求主席把酒喝掉。毛泽东用他的湖南话一字一板地说:“你们知道我不能喝酒么,咱们定个协议好不好?你们喝酒我吃辣子……我还是吃辣子罢,多吃辣子能成事,酒喝多了会误事。”刚说完,也许觉得说漏了嘴,怕扫了大家的兴,他又马上说:“今天例外,你们尽兴喝,误了事也不打板子、不怪罪!”
能把诗词写得行云流水一样任意挥洒的一代人杰毛泽东,对酒却始终提不起兴趣。
这次庆贺主席生日,卫士长李银桥平生唯一一次喝醉了酒。毛泽东有言在先,没有表示不高兴,还亲自张罗着给他打水,递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