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与许世友的“茅台酒”缘温亚军
开国大将许世友是有名的“喝不倒”,据说,他喝酒最过瘾的一次,是长征经过茅台镇时,他一人喝了一大脸盆,居然没醉,而且打起仗来更勇猛。从那时起,他就认准了茅台酒,别的酒一概不喝。
解放后,许世友在广州和南京军区担任过司令员,有一段时间,他把能否喝酒与人品联系在一起,把喝酒作为看人老实不老实,豪爽不豪爽的重要标志之一,谁的劝说他都听不进去。为此,有些吃过苦头的部下看不惯许世友的这种做法,向周总理诉苦。总理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对待火爆脾气的许世友,则采用了非常特别的方式。待许世友来北京开会时,周总理向这位“喝不倒”司令发出了邀请。
许世友如约赴宴,一看只有周总理和他,再无第三人,正疑惑间,周总理说:“许司令,听说你只喝茅台,咱们今天就喝茅台。”
许世友听了非常高兴,推开服务员,自己拿杯子倒酒,却被周总理挡住了:“许司令,听说你打仗没输过,喝酒从来没遇到对手,怎么还用杯子喝?来,咱们用碗喝,一人一瓶,不要服务员,自己倒。”
“总理,这怎么行?”许世友没想到周总理会这样喝酒,他有点疑惑。
周总理说:“怎么不行?来,动手吧。”说着,总理给自己的碗里倒满酒,端起来看着许世友。
许世友怎肯落后,赶紧倒上酒与总理喝了起来。不到两小时,许世友和周总理各自喝完了两瓶茅台。
周总理喊服务员又拿来两瓶酒说:“看样子许司令还没喝够,咱们一人再喝一瓶。”
许世友脸上的表情很丰富,僵硬地笑笑,目光有点飘移了,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可是,他那粗壮的身躯已经不听他的指挥,往椅子下滑了。他想坐起来,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挣扎还好,一挣扎滑落得更快。
周总理说:“许司令,来,坐好呀,接着喝。英雄喝酒,狗熊喝水,我请你喝酒,你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太不仗义了吧……”
这些话语都是许世友以往劝部下喝酒的常用语,从总理嘴里说出来,许世友的酒醒了一半,当即明白了总理的意图,赶紧说:“总理,我,我许世友,服您了。今后,我再也不用喝酒衡量人了!”
文革初期,许世友看不惯造反派的做法,又没法改变那种现状,只好借酒浇愁,据说他每天得喝一瓶茅台,要有客人来就得两三瓶,每月最少得五十瓶酒。当时的江苏省计委专门为他按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标准,每月供给他六瓶茅台。从此,全军都知道许世友的酒不够喝。这还不算,1967年1月,上海的造反派冲到南京,一夜间,南京街头贴满打倒“许大马棒”的大字报。造反派很快加大了对许世友的斗争,抄了他的家,撕烂了他的上将礼服。最要命的,是把许世友珍藏的茅台酒全抄走了。这下,许世友受不了,可为顾全大局,他没有冲造反派发怒,而是给周总理打通电话告状:“总理呀,我的家被抄了!”
周总理吃了一惊,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
“我革命大半生,战场上枪林弹雨都不怕,还怕这几个小毛贼?只是可惜我的那些茅台酒了!”许世友在电话里大声叫嚷道,“总理呀,我好不容易才积攒下一些存货,全被他们抄走了,一瓶也没给我留下……”
周总理心想造反派太过分了,因为许世友没什么财产,值钱的就是工作人员给他四处搜买来的一橱柜茅台酒,他的工资大部分都用来买酒了,不断补充酒橱里的空档。可是,周总理对当时的局势很无奈,他太明白许世友的性格了,一旦惹怒了这个“喝不倒”司令,南京会闹出大乱子的。但总理能做的,只能是要求许世友冷静地面对,绝对不能动怒。
周总理在电话里哈哈大笑道:“原来只是抄走了你酒啊,不要紧么,世友同志,我送你两瓶茅台酒!”
“就两瓶?这哪够……”
周总理赶紧打断许世友说,“礼轻情意重么,这个时候……”
“不轻不轻,已经够重了。”许世友明白总理的意思,赶紧说:“总理,您的这两瓶茅台,比我那一橱柜酒重多了。谢谢总理!”
后来,许世友退休后,他的老部下互相传话,去看许司令时,什么也别拿,只要带上一瓶茅台酒就行。1986年许世友去世时,他家贫如洗,唯有老战友送给他的18瓶还没来得及喝的茅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