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赋诗颂茅台林森
1984年4月24日这一天,刘自力(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在北京拜访了写出恢弘之著《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刘自力心里是忐忑的,因为和他心里敬重的一位作家见面,聊到的却是引人迷醉的酒,这是一件让自己不安的事情。在这些德艺双馨的老作家面前,只要稍微露出一丝不太正当的念头,也不会逃过老作家的的眼睛。
可拜访的过程是却让刘自力大感意外,老作家姚雪垠非但平易近人,而且侃侃而谈,甚至主动聊到了茅台酒。刘自力欣喜不已,自己还发愁怎么提出由头引起话题,姚老主动提出了,那就更好了,两人就酒引出的话题谈得兴趣大起。姚老熟知历史,更是从历史上各个时期对酒的不同看法及发展,谈出了自己的一套看法,这一番谈话,即使在多年之后,刘自力也觉得受益匪浅,这也让他今后很长时间内,致力于对酒的历史发展渊源的研究。
姚雪垠说,当酒成了一种饮品之后,也日益成了人们所依赖的东西,而同时,伴随着的,却是更多的关于酒后乱性的说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过关于禁酒令颁布的时期,也是当酒盛行之后,往往会产生的,是一种惹人慌乱的景象。更多的酒,除了醉人,也同时带给了饮用者不少的烦恼,酒在让人解忧之时,也破坏身体,不利健康,让酒醒之后头疼如裂。酒意朦胧之时,难免会产生恶心、呕吐甚至发酒疯的情形。于是在很多时候,我们或许都在寻找一种酒,能真正让我们喝了之后会陶冶性情,使得精神安定不狂乱,使得次日醒来之后,头也是清醒,如浴春风的。
刘自力知道,姚老这一番话或许也是茅台酒一直在追寻的目标。于是他忍不住喊出来,我们茅台要做的,就是能让人陶冶性情提升品德的酒,而不是那种让人丧乱本性迷失方向的麻醉物。
姚雪垠大笑,我知道,茅台是一种好酒,我对茅台酒,那可是喜爱得很。
刘自力不知姚老是不是正话反说,也不作声。姚雪垠大笑,说,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周总理说的。
姚雪垠先是略为低头,然后一仰头,说:“我对茅台酒是很偏爱的,周总理说它能消除疲劳,安宁精神,真的不假。有时候,我工作久了,感到疲倦时,就喝一点茅台酒,倦意马上就消失,人就有精神,而且灵感也来了。”这话让刘自力心里有了底气,他说,姚老果真也好茅台?
姚雪垠说,小饮而已,说不上喜好。在写作之时,可也想着,等把长篇小说写完,应当大醉一场方可。
刘自力当场拿出一瓶带来的茅台,笑道,姚老,我可是带了上好的茅台来,近日便一醉如何?
姚雪垠摇头,今日和你一谈,心中早有醉意,这酒就留着下次再喝。比酒更醉人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刘自力笑问,是什么?
姚雪垠道,读史、吟诗、望月、怀人、游山水、与知交夜谈。今天和你一番交谈,也算对周总理也喜好的茅台好酒有了个了解,自然算是大醉了一番。那酒,那就留着,等我深夜赶稿疲劳不堪之时,再拿出一饮,也提神醒脑倍添灵感。
刘自力与姚老接着就茅台精神内涵的提升,进行了一番交谈,两人都谈兴很浓,一直谈了好久,刘自力才记起姚老平日难得有休息时间,今天自己又来叨扰这许久,实在不该,当下起身告别。
姚雪垠又笑起来,先别走,今天我聊得是手痒痒,很想送你们茅台酒一首诗。也算再醉一番也。
刘自力这才想起自己来找姚雪垠老,本也是想请他题几个字的,可一直不好开口,谈得也把正事忘了,姚老眼色尖锐,自然已经看出他的心意,便主动提出题诗,这便更好了!
姚雪垠铺好纸笔,刘自力磨墨,姚老略一沉思,挥毫写道:
著书倦后思美酒,
小饮芳醪诗兴回。
梦想长篇完稿日,
至交欢会醉茅台。
这字飞舞之间,刘自力看得更是欣喜,因为他已经从姚老那笔墨布局之间,看到了饮酒之后的醉意。那醉意是清晰而纯彻的,不是那种浑了头的醉,这让他感到,自己此行,对酒,对醉,对茅台的精神内核,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则来源于眼前这个挥毫如醉的老人。刘自力有些沉思,又暗暗想道,原来,观人写字,也是可以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