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邦交增友谊杨琳芳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茅台邦交增友谊杨琳芳

1972年7月7日,田中当选为日本首相。随后他马上宣布:要加紧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7月9日,周总理在欢迎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宴会上的讲话中说:“田中内阁7日成立,在外交方面声明要加紧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值得欢迎的。”中国反应之快,出乎日本的预料,给田中内阁极大的鼓舞。7月12日,周总理授权姬鹏飞发表声明:中国总理欢迎并邀请田中首相来中国访问,会谈并解决中日邦交问题。这进一步坚定了田中访华的决心。

为使工作万无一失,总理指定姬鹏飞、乔冠华、廖承志、韩念龙等人组成日本组。总理白天接见外宾,那时到中国访问的日本朋友特别多,夜晚将姬鹏飞等人找到西花厅或钓鱼台开会研究中日建交问题,或一起到中南海毛主席住处开会,向主席汇报。在主席那里决定了大政方针后,回来总理又同姬鹏飞等一起研究、安排,事无巨细,总理都一一过问。

1972年9月25日上午11时半,田中首相、大平外相到达北京机场,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受到周总理的欢迎。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这次访问,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外交友好关系的新开端。毛泽东主席会见了田中首相,当时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也先后四次与田中首相会面长谈。总理知道田中首相最喜欢喝的是茅台酒,于是在宴会上用茅台酒宴请田中首相。由于健康原因,其实,医生早已建议周总理少喝酒,但为了表达中日友好的诚意,周总理不顾身体虚弱,破例数次用茅台酒与田中首相干杯。

1972年9月25日下午1点50分,周总理和田中首相在人大会堂接见厅举行第一次会谈。田中谈到中午的茅台酒很好喝。总理说:茅台酒比“伏特加”好,不上头,疲劳的时候喝一点能起振奋作用。你觉得好喝我们送一点给你,把你的“威士忌”改成茅台。大家都知道伏特加是苏联产的酒,威士忌是美国产的酒,总理的话一下子把大家说笑了。会谈在轻松、亲切的气氛中进行。这是周总理一贯的作风,首先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

访问期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签定《中日联合声明》,宣告两国帮交正常化。9月27日,毛主席会见了田中首相。29日,顺利地在人大会堂签订了中日联合公报。中日关系揭开了新的篇章。

田中首相离京前,周总理还特别指示送两箱茅台酒给田中首相,并附上注有茅台酒特点、制作过程的说明书。田中首相非常感兴趣,他随即在下榻之地让中国翻译给他翻译成日语听。说明书上得一段话引起了田中首相的极大兴趣:

“贵州出好酒,中国名气最大的茅台酒出自贵州,名列中国名酒之首,在中国无人不晓。茅台酒跟苏格兰的威士忌,法国的白兰地同为世界级名酒。

茅台酒在800年前就有酿造,宋代有关酒文献中有记载。到了18世纪,茅台酒已成为黔北第一佳酿。

茅台酒属酱香型,香醇甘冽,特殊的酿造技术把这106标准度的烈酒的燥性清除得干干净净,而且,它很少使人头发晕,还能促进人体的循环功能。茅台酒是用高梁与大麦酿制的,要发酵八次,蒸馏七次,整个过程历时一年,在这之后,还要存上若干年。

如今,茅台酒厂所在的茅台镇依旧是古朴风貌,建在山坡上的石阶一直延伸到山顶弯弯曲曲的巷子,镇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庭院,种花养草,房门同房子一样高。

当翻译读到这里时,田中首相的脑海里早已浮现出茅台之乡的美丽和神奇,他心里盘算着,有朝一日再来中国,一定到茅台之乡的贵州转一转,看一看,一定要把中国茅台制作的工艺带到日本,让中国的茅台醇香久久飘荡在扶桑之国的上空。

看到田中首相对茅台酒的说明颇感兴趣,中方在首相临行前又特别打印出茅台酒生产工艺、及茅台酒性能的日文说明书,及时送到田中首相手中,这个细节让田中首相格外感动,他在离开中国时特意向总理致谢,田中首相紧握着周总理的双手说:“谢谢中国人民的友好和您的深情厚意。”

田中首相回到日本后,一次在宴请亲密好友时,等所有的酒菜都上齐了,他突然站起来告诉家人,马上撤掉饭桌上的所有酒水。家人不解地遵命退下酒问,那该上什么酒水合适。此时田中首相站起来径直向他的书房奔去。一会儿只见田中首相手里拿着一瓶茅台酒来到众人面前,他深情地向家人和亲友介绍说,这是中国总理送给他的名酒。大家品尝了茅台酒也无不赞叹茅台酒的醇厚和浓香。此后,在日本掀起了一股“茅台热”,茅台酒的价格一时飙升,使酒商们足足发了一大笔横财。

前几年我国代表团访问日本时见到田中首相的女儿田中真纪子,那时她已是日本外相了。她告知代表团的成员,周总理赠送给她父亲的茅台酒现在只剩下一瓶了,她感到很珍贵,因为它是中国友好关系的见证,她表示要把它作为最珍贵的礼物永远保存下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