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在不丹的奇遇夏兵
1994年秋的一个夜晚,喜马拉雅山脚下那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灯火辉煌,庄重而华丽。这依山而建的藏式建筑正是“神秘之国”不丹的国宾馆。此刻的国宾馆内,不丹外交大臣达瓦·策林正在为中国驻印度大使程瑞声访问不丹举行晚宴。
“程先生,下午的会谈太成功了,你们是不丹最尊贵的客人!”身着传统服饰的达瓦·策林紧紧拉着程瑞声的手,言语间的兴奋显露出了一名外交官少有的激动。从下午的初次会谈到这盛大晚宴的开始,气氛一直十分融洽。高兴之余的达瓦·策林嘱托秘书,今天的晚宴用酒就定为茅台酒,而这些茅台酒正是程瑞声特意从中国带来送给他的礼物。
达瓦·策林一面让秘书开酒一面和众人说笑:“不丹人爱酒,尤其爱喝茅台。我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隔着喜马拉雅山闻一闻中国的茅台香。”就在大家的一阵哄笑声中,秘书已经为众人斟满了酒。一时间酒香四溢,细腻悠长的香味让整个宴会大厅着实沸腾了起来,达瓦·策林用鼻子夸张地吸了一口气,连连说道:“是这个味,是这个味,这是茅台酒特有的‘茅香’,别的酒学不来,学不来。”程瑞声微笑着说道:“既然谈到茅香,那各位可知道这‘茅香’还有一段传奇吗?”望着众人不解的眼神,程瑞声继续说道:“1915年,北洋政府将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外人对之不屑一顾。一名中国官员情急之中将瓦罐摔碎于地,顿时,酒香扑鼻,惊倒四座,茅台酒终于一举夺冠。可当年我们是‘摔酒夺冠’,今天却是‘把酒言欢’。来,干杯!”此时,众人纷纷举杯,在不绝于耳的喝彩声中一饮而尽。
茅台酒丰满醇厚的口感让不丹朋友连连叫好,纷纷续杯畅饮,眨眼间一瓶茅台已是“酒尽瓶空”。策林大臣忙吩咐秘书再开一瓶。并不断与中方来宾谈论茅台酒的故事,当程瑞声向他介绍茅台酒是中国的政治酒、外交酒时,达瓦·策林连忙接话说道:“这我知道,这茅台酒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外交史的见证啊。在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历史性事件中茅台酒都成为了融化历史坚冰的特殊媒介。人家还说,在日内瓦会议上,贵国的周总理就是用‘两台’拿下谈判的。”一片笑语声中,宴会的气氛也越来越热烈了,宾客们推杯换盏,带着醉意又唱又跳,一会儿的工夫就将第二瓶茅台也喝完了。这次,达瓦·策林又亲自打开了一瓶酒,一边让秘书为宾客斟酒,一边高声说道:“作为一名外交官,我只会说汉语中的两个词汇,一个是‘茅台’,另一个就是‘干杯’。”一时间,不丹朋友纷纷用刚学会的汉语连连说“干杯!干杯!”,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男宾女宾之间交叉着手臂喝酒,全场响起一片喝彩声。
眼看着这第三瓶酒又要被情绪高涨的宾客们喝完了,程瑞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次我的秘书只提了四瓶来,下次多带些。”略带醉意的策林连连说:“不要紧,不要紧,不丹有个传统,举行宴会要客人全都喝醉了,才算成功。”可当他眼望着自己刚刚收到的心爱礼物只剩最后一瓶时,那份原本大方的表情也有些不太自然了。程瑞声看在眼里,忙用手势制止住了准备再打开最后一瓶酒的不丹秘书,他微笑着对宾客们解释:“中国人喝酒有个讲究,酒不能喝完,留下一点象征‘年年有余’、‘长长久久’来,让我们共同喝完杯中的酒,愿中不人民世代友好、长长久久。”“对,中不友谊万岁!”“中不感情长长久久!”,宴会大厅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中不双方来宾一饮而尽,像老朋友一样聚在一起表达着对彼此的真诚与祝愿。在醉人的酒香中整个宴会大厅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酒净杯空、余香不散。晚宴一直持续到10点,带去的四瓶茅台喝完了三瓶,总算给达瓦·策林留下了一瓶作礼物。回新德里的路上大家都说,这次访问的成功,还得感谢茅台酒这个默默无言的友谊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