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搭建友谊桥曾茂辉
一部中国酒的衍生史,可以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缩影。一部茅台酒的发展史,可以感受到这一文化所承载的生命力的强大,中国是世界公认的酒的故乡。
1995年10月,一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关登明设宴邀请菲律宾驻华大使翁先生。两人相识多年,每次见面礼毕,菲律宾驻华大使翁先生总会很轻松地来一句:“何日一起喝两杯茅台酒啊?”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关登明即心领神会,两人接着对视哈哈一笑,一切谈话在轻松愉快中进行。
这次关登明大使设宴邀请翁大使也不例外,专门用了国酒茅台,两人见面落座后,首先从茅台酒谈起。翁大使拿起桌上很精致的酒杯,高兴地说道:“这次可要好好和关大使喝几杯,用中国话说就是不醉不归,一醉方休啊。”关登明大使笑笑说:“看来翁大使近日喝茅台又有新记录?”翁大使笑笑说:“近些日子在中国喝茅台酒的纪录确实又有新突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上次我们见面是13杯,后来增加到了18杯。”他说的这种杯子是装20余杯即是一瓶茅台酒的大杯。关登明大使说:“翁大使海量!”翁大使一时没有明白关登明大使的意思愣了。关登明大使解释说:“海量在中国就是形容特别能喝酒的意思,拿喝酒的量来和大海做比喻。”翁先生哈哈大笑道:“中国的茅台酒有魅力,语言也很有魅力,海量,又学了一个中国特色词。”接着他解释说,他喝酒的进步是在中国长期锻炼的结果,在北京常跟朋友们一起喝茅台,确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通过茅台,他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
从1975年6月9日中菲两国建交,到1995年10月刚好20周年。宴会上双方很愉快地回顾了建交20年来友好关系取得的进步,以及建交后面临的一些问题。席间一位平时并不沾酒的菲方女外交官端起桌上放的茅台酒,轻轻地放到鼻子边闻了闻,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而去,她吃惊地说:“好香的中国茅台,这样浓香的酒度数高不高啊?”翁大使笑笑说:“你也想来一杯吗?”接着他说:“我在中国学了一套测试酒的好方法,今天就当面和大家试试。”说着他叫服务员拿来一个烟灰缸。
服务员拿来烟灰缸后,翁大使打开茅台酒,轻轻地往烟灰缸里倒了一些,然后不慌不忙拿起桌子上放着的打火机把酒点燃。只见烟灰缸内刚刚倒进去的酒燃烧起了蓝色的火焰。女外交官惊奇地做了一个竖肩的姿势问道:“这么高的度数,都能点着火了,你们喝下去能受得了吗?”翁大使说:“凡从事促进发展中菲友谊都需要有茅台这般火一样的热情!”一句话话逗得在坐的大家哈哈笑了起来。翁大使接着说,菲方领导人都很喜欢茅台,他们通过茅台了解中国。无酒不成席,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关登明大使说:“翁大使不仅酒量见长,对于中国知识也见长,快成一个地道的中国通了。”翁大使笑了。
那次翁大使一共喝了23杯酒,又创下了喝茅台的新纪录。临别他说:“茅台是好酒,茅台传友情,我真诚地希望和祝福,茅台帮助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