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公杯酒忆茅台王琼华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炳公杯酒忆茅台王琼华

王炳南是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在外交界更是大名鼎鼎,颇具影响。

1977年,秘鲁—中国文化协会主席奥尔维戈索和秘书长阿尔赛应邀前来访华。奥尔维戈索在王炳南会长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兴奋地介绍了秘中文协自1959年成立以来,开展友好活动所取得的巨大进展。阿尔赛说,中国的迅猛发展,给秘鲁友好人士以巨大的鼓舞和无比的信心,我建议:为秘中友好事业的蒸蒸日上而干杯!王炳南正准备干杯时,奥尔维戈索说:“王会长先生,我要补充一句。秘鲁的对华友好人士在举行集会或活动时,茅台酒是饮用酒,因为她是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所以,我们希望今天也用茅台来干杯。”王炳南听后笑着说:“您说得对!酒文化的确早已融入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活中。在中国古代,宋太祖就曾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典故。他两次宴请高级将领,用什么酒我们没有考证,也许就是类似于茅台的白酒吧,喝下几大杯后,并以高官厚禄为诱饵,解除了几位地方将领的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不过,与今天的我们不同,我们是为了中秘友好事业的繁荣发展,更应该用茅台来庆贺。你们尝一口如何?”没等王炳南把话说完,阿尔赛急不可耐的举杯一饮而尽。这个秘鲁朋友中的“品酒专家”一饮,马上称赞起来:“好酒!好酒!这才是纯正的茅台酒!”接着,他又示意服务员赶紧给自己再满满地添上一杯。见此情景,王炳南高兴地说:“让我们为中国和秘鲁人民的幸福再干一杯!”大家边说边喝着茅台,宴会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王炳南介绍说,在他从事外事活动的几十年里,凡是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安排对外宴请,或是他结交朋友、进行友好联络而举行的宴席上都用茅台。茅台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她为新中国外交航船的开启立下了汗马功劳。奥尔维戈索和阿尔赛见王炳南这么一说,基于他们记者职业的本能,请王炳南讲讲有关这方面的新闻故事。王炳南停顿片刻,理了理思路,讲述了一段关于茅台酒的有趣故事。

1954年,周恩来总理带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美国代表团团长由国务卿杜勒斯带领。这位国务卿一贯反共反华,一到日内瓦就再次公开叫嚣中国代表团不能和其它代表团平起平座,还亲自下令,不准美国代表团人员和中国代表团人员握手。杜勒斯以为,这样就可以孤立中国代表团。但事与愿违,愿与中国代表团接触、交往的各国各界友好人士大有人在。其中有一位曾长期留居美国的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就不听杜勒斯的。他不仅对中国代表团表示友好,而且还应周恩来的邀请,带着夫人到中国代表团的驻地作客。

中国代表团精心安排了那天的宴会,饮用酒自然是茅台酒。席上,周总理提议:为有幸结识卓别林夫妇,并祝愿他们健康长寿和家庭幸福而干杯。卓别林当即对刚刚饮下的茅台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我喜欢这样的烈性酒,因为这是真正男子汉喝的酒!”这话说得在座的人都大笑不止。周总理立即让服务员拿一瓶茅台酒赠送给他。卓别林高兴得站起来,蹬起他独特的滑稽步,向主人表示感谢,又一次引起哄堂大笑。

当主菜北京烤鸭上来时,卓别林又说:“我这个人对鸭有特殊的感情。因为我创造的令人捧腹大笑的步态流浪汉夏洛尔,就是从鸭子走路的神态中得到的启发。为了感谢鸭子对我艺术创作的启迪,所以我从此就不吃鸭肉了。”“不过,这次是例外,因为这不是美国啊!而且,有这么好的佳肴美酒,那一定要好好品尝品尝。”卓别林的幽默风趣很快又给宴会带来了轻松的气氛。酒席上,卓别林向周总理频频举杯,一边喝着茅台,一边吃着香脆可口的烤鸭,夸奖宴席的美酒佳肴令他终生难忘。

奥尔维戈索和阿尔赛听王炳南讲完这段历史非常激动,立刻站起来向王炳南表示敬意,举起酒杯说,“我们应该为茅台酒完成了光荣的友好使者的使命而干杯!”

从宴请秘鲁客人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王炳南具有一位优秀外交家的智慧,不仅能热诚接待,而且从他身上体现出优秀品德与敬业精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