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酒溢香话友情宓可红
中国和澳大利亚自1972年建交,直至80年代末,是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尤其是80年代早、中期,甚至可以说是两国政府的“蜜月”期。这是双方高层相互信任的结果,尤其与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澳建交13年时作为中国国家元首对澳首次国事访问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胡总书记对澳紧张而卓有成效的国事访问中,国酒茅台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1985年4月13日,胡耀邦总书记乘坐的专机降落在珀斯机场,特地从三千公里之外的首都堪培拉赶来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西澳州总理伯克、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阿尔高、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聂功成及大使馆其他外交官员均到机场迎接。
4月14日,胡总书记一行在霍克总理和西澳州总理伯克的陪同下,乘坐专机分别参观了西澳州北部的钱纳铁矿、帕拉布杜矿区、南澳州怀阿拉市bhp钢铁厂等处。当晚,胡总书记一行抵达首都堪培拉。翌日下午,胡总书记同霍克总理进行会谈,双方发表了《关于中澳经济合作的新闻公报》。至此,胡总书记访澳获得圆满成功。
为感谢澳方参与接待中国代表团的有关人员,中国驻澳使馆决定以聂功成大使名义当晚就举行答谢宴会,邀请澳方总理府、外交部等有关官员参加。
按照惯例,使馆对外宴请一般不上国酒茅台。当晚的答谢宴会,澳方霍克总理的高级顾问,外交部常务副部长,主管中国事务的司长、处长以及礼宾司官员等重要客人均出席,规格甚高,大使馆请示胡总书记后决定上茅台酒款待贵宾。
是夜,宴会大厅灯火通明。圆柱形白色茅台酒瓶,配上红色瓶盖,瓶颈处束两条红绸带,分外耀眼,为宴会厅平添了更多欢乐气氛。
宴会开始,聂成功大使致祝酒辞。聂大使高度赞扬了中澳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对澳方朋友接待胡总书记来访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最后,他提议:“为中澳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在座各位朋友的健康,干杯!”
与中国驻澳使馆一秘、研究室主任陈文照同桌的澳大利亚朋友约翰先生,头一仰,一饮而尽。约翰以前曾多次到中国使馆做客,对酒味芬芳、酒质醇美、酒色晶莹的茅台酒一直仰慕不已。约翰放下酒杯,连声说:“好酒,好酒。”坐在身旁的夫人提醒他:“茅台酒好,可不要贪杯,以免喝醉。”约翰笑笑说:“今晚我已经交权了,可以尽兴品尝茅台酒。”听他这么一说,陈主任一时不解。约翰又笑了,说:“交权嘛,就是把车钥匙交给夫人了,回家由夫人掌握方向盘。”另两位澳方朋友闻听此言,也不约而同地拿出钥匙,说:“我们也交权了。”话音刚落,便引来宾主一阵欢快的笑声。
服务员过来把酒斟上,约翰端起酒杯,显得有些激动地说:“为我们之间真诚愉快的合作,干杯!”大家知道约翰指的是澳方为代表团安排参观牧场的事。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方为胡总书记一行安排参观了美利努羊育种公司下属的福克斯洛山庄。那里牧草青青,羊群如云,风车悠然转动,尽显一派美丽闲适的田园风光。胡总书记参观时兴趣颇浓,大家为此感到非常高兴。
宾主畅叙,互相祝酒,颇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感。陈文照主任站起来向约翰提议为他们之间的“一件小事”干杯。约翰先是一愣,继而爽朗地大笑。原来白天胡总书记与霍克总理举行会谈时,由于双方参加人员较多,而会议室略小。陈主任作为记录员,一时没有合适的座位。约翰发现后将陈主任安排在靠近胡总书记的后排位子坐下,使得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约翰喝了数杯茅台后,已脸色红润,渐入酒喝微醺的佳境。而满座皆是欢声笑语,茅台酒香在大厅里洋溢,散发出友谊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