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了有好酒”徐站夫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朋友来了有好酒”徐站夫

看了题目,人们就知道这是电影《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中的一句歌词,但却未必都知道这更是两位伟人深厚情谊的生动写照。

“朋友”是指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好酒”是指中国的国酒“茅台”。

金日成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朋友。在毛泽东与金日成这两位伟人的跨国情谊中,飘逸着国酒“茅台”的芬芳。

金日成一生到底来中国多少次,普通人不得而知。据记载,金日成以国家元首身份公开的正式的访华,首次发生在1953年11月,最后一次在1991年10月。这期间,公开的,秘密的,金日成频繁来华,一说多达38次,长时间里都是一年一次,有时甚至是一年两次,就像走亲戚一样,报纸上、广播中、新闻电影记录片中,还记载着这些史实,民间也流传着他的许多访华逸闻。而这些记载、逸闻中,不少的都跟茅台酒有关。甚至有那喜喝国酒而不得之徒,竟妄猜金日成访华本无什么大事,多半是为喝茅台而来的。金日成喜欢喝茅台酒,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朋友来了有好酒”。毛泽东在世时,那么多次宴请金日成,无论是国宴、便宴,茅台酒自然是少不了的。遥想当年,老朋友相聚,宾主频频举杯,品茅台名酒,叙同志友谊,抒革命情怀,情景是何等美妙。

毛泽东在他早期的革命生涯中,就对茅台酒的美妙之处有所领略。1935年,毛泽东带领红军长征到贵州,四渡赤水,无论是亲口品尝茅台的醇美,还是亲眼看到受伤战士用茅台酒擦洗腿脚患处的神奇功效,都会令他对国酒印象深刻。而今,畅叙用保家卫国的血与火铸就的战友情谊,只有喝醇厚馥郁的国酒茅台,才是相宜的。以中朝两党两国人民以及毛、金两位老朋友的情谊,以毛泽东的诗人气质、浪漫情怀,席间提起抗美援朝战争,提到电影《上甘岭》,甚至哼唱几句《我的祖国》,特别是讲到“朋友来了有好酒”这句话,都不是不可能的。

除了宴请时上茅台,毛泽东还曾赠送过茅台。在这两位老朋友的交往中,金日成是很实在的,不避讳对茅台酒的喜爱。1973年10月,金日成又一次访华,开口向毛泽东提起过茅台。毛泽东心领神会,毫不吝啬,打电话给中央军委,动用飞机,从茅台酒厂调三箱茅台酒到北京,两箱送金日成,一箱留中央。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三十五年。当年毛泽东已经八十岁,金日成也六十一岁了。两国元首会面,最高统帅下令,千里之外调酒,空运首都北京。擦去政治色彩和历史陈迹,可看作两国外交史上的一个花絮,两位伟人交往的一段佳话。

“朋友来了有好酒”。当年毛泽东下令调酒,指定要的是1952年生产的茅台酒。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952年,举行了全国第一次评酒会,茅台酒一举夺魁,名列全国八大名酒之首。毛泽东指定要这一年生产的金牌美酒,可见烈士暮年,朋友情重,国酒情深。

有两幅照片,形象地记录着毛泽东和金日成碰杯时的情景。这两幅照片都拍摄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而拍摄的角度正好相反。金日成面露笑意,对毛泽东敬重而虔试的神情清晰可见。毛泽东沉稳睿智的目光停留在杯上,却又分明是在感受着金日成注视和问候的眼神。毛泽东的大手,轻握斟满茅台酒的高脚玻璃杯,对着金日成热情伸过来的酒杯,自然微举。就在这时,照相机的快门按下了,这段历史就这么定格下来。时代情怀、战友情谊,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如今,这幅照片,还珍藏在茅台酒厂集团公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