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先从茅台开始吧”白雪林
有趣的是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一句话:“成全万事全靠酒”,真耐人寻味。凡夫俗子如此,就是那些名垂青史的人们也是难逃美酒的诱惑。
酒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机智和柔中带刚的性格。你想了解中国人的性格吗?只要喝几杯茅台酒就妥,差不多马上搞定了。
在1969年秋天中苏两个大国之间进行的冗长沉闷的边界谈判中……这次谈判长达十年没有结果……茅台酒就在这枯燥乏味的外交场合发挥了神奇的作用。茅台酒成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中苏两国外交家们中间的磨合剂。
1969年春夏两季,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的小岛上接连不断地发生的零星武装冲突,造成了双方的一些伤亡。1969年4月和8月,处于中亚地区的中苏边界又发生了冲突。8月13日的战斗达到了最高峰,造成了双方的较大伤亡。中苏两国的紧张状态达到了如此的地步以致到了8月23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声明,宣布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
中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
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苏联总理柯西金给北京打电话,要求同毛主席紧急通话。我方女话务员得知对方身份后,骂了他一通,说:你这个“苏修”头子,不配和我们的伟大领袖通话!柯西金又说:那能否请周恩来总理接电话?这位话务员称:我们的周总理那么忙,哪有时间跟你说话。然后,她就把电话挂断了。毛主席获悉后批评说,电话是打给我的,怎么不报告就拒绝了。周总理还指示,应对那位话务员进行批评教育。
能够想象,苏联总理柯西金被中国女话务员抢白训斥后的恼怒,没有办法,大人物也有被小人物捉弄的时候。
在苏联领导人中,柯西金与我领导人交往很多,而且他的态度相对温和,让人比较容易接受,他和周恩来总理私人之间的感情也很深,他钦佩周恩来。
1969年9月11日,柯西金总理从河内参加越南胡志明主席葬礼后回国途中,在北京机场候机楼西侧的贵宾室里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了会晤。会谈持续了三个小时,两国总理着重讨论了缓和两国边境地区局势问题,并达成一些共识。双方同意,中苏之间的原则争论不应该妨碍两国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两国不应为边界问题打仗,应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解决前,应该首先签订关于维持边界现状、防止武装冲突的临时措施协议。双方还赞同恢复互派大使,重新发展双边贸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国总理谅解”。
这次会见是应苏联方面倡议而举行的,称之为“机场会见”。
于是,中苏之间的谈判开始了。
乔冠华、韩念龙、余湛副外长先后担任中方边界谈判代表团团长。他们都是经验丰富、才华出众的老一辈外交家,也是令对方敬畏的谈判高手。苏方代表团团长先由第一副外长库兹涅佐夫担任,他是一位资深职业外交官,曾任驻华大使,后因病改由伊利切夫副外长任团长。
昂尼德·伊利切夫在赫鲁晓夫时期曾任苏共中央书记,主管意识形态工作,是哲学博士,讲起话来头头是道、颇有哲理,但喜欢咬文嚼字、长篇大论。会谈中,他总是眯着眼睛,悉心捕捉中方每一句话后面的含意。有时他脸涨得通红,耸耸肩膀,摊开双手,做无奈状。回应中方的观点时,他立场强硬,用词尖刻,惯于指责中方“拖延”、“封杀”谈判;爱说这是“聋子对话”,应该“相向而行”;偶尔也冒出句俏皮话,如说中方是“车拉马”(意为本末倒置),讽刺中方所提的新建议像是“大山生出了一只小耗子”(意为雷声大雨点小)。由于谈判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双方就经常停滞在打口水仗状态。
中方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和苏方代表团团长伊利切夫此时可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了。二人都是哲学博士出身,都喜欢饮茅台酒。二人之间在谈判桌上是观点立场的对手,谈判休息时就是拼酒的对手。
乔冠华平生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不拘小节,酒量很大,很难醉倒。1970年5月,他为毛泽东起草《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的“五·二○声明”,就是铺开稿纸,摆上茅台酒,一手握笔,一手端杯,开始写作的,一斤茅台喝光了,几千字的文章写完了。毛主席对他的文章很满意,稍做润色发表了。那伊利切夫喜欢茅台,这不是正撞在了乔冠华的枪口上了。
中国代表团的方针是,保持苏联人对谈判的兴趣,让谈判持续下去,或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让莫斯科发现谈判无所进展,从而找到中断谈判和发动军事进攻的借口。中国人是在走钢丝,在寻求一种国际平衡,毛泽东此时在想为了对付苏联,该和美国、日本改善关系。
因此整个谈判过程,双方都处于僵持状态。
谈判的马拉松架势已经显露出来,每次的会谈时间都很长,从早晨八点半开始,中午十二点结束,中间需要休息一次。双方利用休息时间研究一下谈判对策,顺便用些点心,也能缓和缓和气氛。谈判多数是紧张的,双方在很多问题上争论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但是,中国人非常聪明,决不能在谈判桌上和苏联人闹翻。中方的招待很丰盛,有各种小吃、葡萄酒,当然少不了中国的国酒茅台。
只要一休息,伊利切夫的眼睛里就闪露出了快活的光芒,眼神瞄上了桌子上的茅台酒。他的精神状态放松下来,抻抻衣服,叭哒叭哒嘴,环顾左右地说:“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从哪里开始呢?”
乔冠华每次都到苏联代表团的休息室来看看,调剂一下情绪。此时,他当然知道伊利切夫的心理,却故意和他开着轻松的玩笑:“副外长先生,春卷是中国的美食,你不想尝尝吗?”
伊利切夫马上摇摇头:“不,春卷等会儿再尝,咱们还是先从茅台酒开始吧!我喝了它胃口大开。”
乔冠华故作惊讶地说:“为啥咱俩每天都一样呢?那就只能我委屈自己尊重你的习惯了。”
伊利切夫开心地笑了,他能从乔冠华的身上领略到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魅力,当然他更喜欢那浓香扑鼻的茅台酒,就迫不及待地端起了杯子。乔冠华也优雅地端起了杯子,二人同时一饮而尽,伊利切夫满足地长出一口气,赞美道:“美酒,世上少有的美酒。”
乔冠华故意逗他:“一般,一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