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茅台酒的故事刘绍泉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我与茅台酒的故事刘绍泉

第一次听到茅台酒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听父辈们说茅台酒是中国最好的酒,但我从没见过,更没喝过。学会喝酒还是到部队以后。那时因为工作需要,要经常陪首长下部队考核干部,考核领导班子。下边招待少不了酒,不喝是不行的,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去喝。多年来各种白酒没少喝,但却一直没喝过茅台。在我心里,茅台是国酒,是国家名牌产品,不是谁都能喝到的。所以,能品尝一下茅台的醇香滋味,一直是我的期望,甚至是奢望。有缘的是,我的这种“奢望”还真的实现了。那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喝茅台酒,每每想起来还会异常兴奋。那是在我提干六年后的1990年,当时我还在师干部科负责全师的干部档案管理、干部统计、薪金调整、班子考核等几项工作。这一年,在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上级首长的高度赞扬。统计工作获得了集团军综合评比第一名,档案管理获军区评比第二名,我个人被军区评为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了军区的通报表彰,荣立了二等功。辛苦了一年,又获得了这么多荣誉,大家就想庆贺一下。恰好,那天同事龙老兄请我们到他家去喝茅台酒。于是我们准时赴约。龙老兄准备了两种酒,一是茅台,二是泸州老窖。先喝的是茅台,这是他珍藏了十几年的唯一的一瓶茅台酒。在我们的印象中,茅台是很神圣的,只有在国宴上外宾和国家领导人才有资格喝。而现在,我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战士也能喝上茅台酒了,那种兴奋与荣耀真是无法形容。我们同去的有五个人,要分享一瓶茅台酒,可见“狼多肉少”是无法满足要求的。于是,我们不分大小,平均分配,连平素不喝酒的,也不愿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一瓶酒,我们一人一杯,轮流坐庄。说几句话,抿一口酒,气氛融洽而热烈。轮到我时,出于对茅台酒的喜爱与珍惜,我总是一点一点地把酒倒在舌头上,再细细地品咂那种浓郁的酱香味,生怕一口喝掉,连味道都没有品尝出来而把“茅台”两个字都辜负了。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才把这瓶茅台喝光,不是喝得太慢,而是实在舍不得喝。龙老兄说:“这酒是好,就是太少了!先让弟兄们高兴高兴,以后有机会再喝。”大家也纷纷地说:“挺好的,能喝到这么好的酒,已经很荣幸啦!还别说,喝茅台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一杯下肚,感觉很柔和、耐品、不刺喉、不口干,不上头,酱香明显,协调醇和、回味无穷,真好!”那一天,大家喝完茅台后就没再喝泸州老窖,为的是让茅台酒的香味能在口中多保持一段时间。

从此以后,我对茅台酒又有了感性认识,喝过茅台酒也成了我引以为骄傲的资本。每每谈论起来,我都会自豪地说,我喝过茅台,那种自豪感丝毫也不亚于考试得了一百分,买彩票中了头奖。只是可惜的是,直到现在我却再也没喝过茅台,那段在部队时喝茅台酒的经历也便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迄今,茅台酒一直是中国国宴上的精品佳酿。至于我们普通人家,如果招待客人的餐桌能摆上一瓶茅台,那招待的规格一定是提高了很多。至今我仍然记得一句描写茅台酒的诗句:“风来隔壁千家醉,雨过天晴十里香。”这形象是那么贴切,这赞叹是那么传神,难怪茅台在人们的心中已经神化了。这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茅台酒本身的魅力使它香飘万里,醉暖千家的。

茅台,我愿续写与你不离不弃相亲相爱的故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