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孝心天涯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遗憾的孝心天涯

父亲是极爱酒的。

据他自己说,15岁那年,他喝下了人生第一杯酒。大冬天,父母双亡的父亲,在师傅家学木工手艺。师母看他冷得实在受不了,就偷偷倒了一小杯师傅喝的黄酒递给他,说喝了就会暖和。父亲接过,仰头一口灌下肚去,结果因喝得太急,呛得他满脸通红,这一咳,倒是驱散了不少寒意。

不知道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父亲喜欢上了这杯中物。自从我有记忆起,父亲不抽烟,就爱喝点酒。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条件都很差,由于父亲吃的是手艺饭,当时他在县城的一个建筑公司工作,经常跟着建筑队到处造房子,一个月回农村的家一次。这一大帮年轻的建筑工人在一起,工作之余,大家就凑在一起打打纸牌,喝点劣质的酒,解解乏。父亲的酒量在日积月累中变得越来越好。

等到九十年代,这酒的品种多了起来,条件也比过去好了,父亲自然也喝得更欢了。黄酒、啤酒、白酒。有什么酒喝什么酒,每餐多少都要喝一杯。但好酒是喝不起的,比如茅台。很多次听父亲说,这茅台酒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喝,他说这是很高级的领导才能喝,普通老百姓哪能喝?虽然他心里很渴望,常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对茅台酒的向往。

父亲对酒的感情,我和两个妹妹是不了解的。甚至我们还跟母亲一起,对父亲的这个爱好颇有微词。因为每次父亲喝了酒,话就变得特别多,而那些话偏又是我们最不爱听的。可父亲说,他这辈子没其他爱好,就喝点酒,如果连酒都不能喝,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见父亲把喝酒上升到活着的意义这个高度,我们自然也就不好再反对。更何况,父亲虽爱喝酒,但每次喝的量并不多。

后来,我到成都去打工,每年回家,总不忘给父亲带上两瓶白酒,但不是茅台。不是没想过给父亲买茅台,可总觉得价格有点高,认为都是白酒,应该味道差不多吧。

记得有一次,父亲在喝我带来的四川产白酒时,突然说,他尝过茅台酒的味道,他在一个局长家里做装修时,人家请他喝的。

我好奇地问,这茅台酒到底是啥味道?

父亲说,茅台酒是酱香型的,喝了不会上头,不刺激,口感很好。然后他指了指桌上的小酒杯,说我买来的是浓香型的白酒,味倒是浓的,就是感觉有点冲,没有茅台好喝。

我吐了吐舌头,没有说话。心想,那当然,要不这茅台也不会成为国酒,价格也不会这么高,总是有理由的嘛。

父亲想归想,自己是不会掏钱去买茅台喝的,他很节约。而我虽有想给他买瓶茅台喝喝的孝心,可一直没有行动,总觉得以后有的是机会,等有钱了一定给他买。

没想到,去年父亲病了,上医院一查,肾脏和肝脏都出了问题。动了手术后,医生警告父亲,从今以后再也不能喝酒了,再喝下去,等于在喝毒药。

已经喝了四十多年酒的父亲,就这样突然断了与酒的缘分。这其中的痛苦,恐怕也只有父亲才清楚。

当医生告诉我们父亲的病情后,我从来都没有这样后悔过,后悔没有在父亲身体健康时候,给他买一瓶茅台酒好好品尝。

我想给父亲买一瓶茅台,这个念头疯狂地缠着我,可我又怕,怕这酒会害了父亲,加速他的病情发展。因为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如果我给父亲买了茅台酒,他一定会偷偷地把那瓶酒喝完。对他来说,喝一瓶正宗的茅台酒,似乎已成为一个情结。

忍不住,在私底下与母亲和妹妹们商量,结果遭到她们的一致反对,因为父亲的肝和肾已变得非常脆弱,不能再受酒精的刺激了。无奈,我只好在心里对父亲说一声对不起。

前几天,参加一个饭局。

席间,我惊讶地发现,主人招待我们的居然是53度的飞天茅台酒。瓶体是我非常熟悉的白玉色,防伪瓶盖上挂着细细的红绶带。白底红色的中国贵州茅台酒几个字很有气势地贴在瓶体中间。

来一杯,来一杯。主人握着酒瓶,给大家斟上了门前杯。

我是不喝白酒的,可这杯茅台酒无论如何我也要把它喝下去。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这杯酒我是替不能再喝酒的父亲喝的。

来,为我们的健康干杯!

举起晶莹的酒杯,我听到玻璃与玻璃的清脆声,穿过绵长幽香的酒液,直抵我情感的心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