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酒·国威·国魂刘永飞
我军某部七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新兵下连队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参观连里的荣誉室。七连是个英雄的连队,他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多次战役中战功显赫。在荣誉室众多的实物中,有一瓶“茅台酒”总会令新战士们长时间驻足,几乎每次都会有新兵问问这瓶酒的来历。既然把一瓶酒放在一个英雄连队的荣誉室里,这背后一定会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要说起这个不平凡的故事还要从1985年的老山前线说起。
1985年春节刚过,贵州茅台酒厂组织去老山前线慰问,时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兼厂长邹开良一行人,除带足其它慰问品外,还特意带上了国酒茅台。用国酒去慰问前线的英雄,这酒就不单纯是酒了,它某种程度上承载的是国人期盼——那就是希望人民子弟兵们早日凯旋。
而这瓶茅台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七连的。能在作战条件恶劣的前线喝上国酒,是战士们万万也没有想到的,这让他们格外兴奋。但当时连长金琼德和政治指导员吴健龙商量后却宣布:立功后再喝这瓶酒!此时,战士们当然理解领导们的苦心,你想啊,要是在立功后戴着军功章再饮此酒,那意义自然非同凡“想”了。
同年七月,金琼德、吴健龙分别调上级机关任职,消息传开,七连的官兵既高兴又依依不舍,新上任的连长、政治指导员一起琢磨:“老连长、老指导员带领我们出生入死,情同手足,如今他们要离开了,这瓶茅台酒他俩不喝谁有资格喝呢?”
当老连长、老指导员听到这个消息,当即就急了,他们语重心长地对徐竹良和陈尧兴说:“每当看到这瓶酒,它就让我们想起当年和我们并肩战斗、为国捐躯的战友们,可以说是他们的牺牲才让我们健康地活着,才使我们国家的领土免遭损失,这瓶酒存在着就更能激励我们活着的同志,为国家、民族多作贡献、多建新功,所以这瓶酒我们不能喝,就让它时刻激励全连官兵吧!”最终,这瓶茅台酒被保留下来。
后来,曾在七连当过连长、后被提为副参谋长的唐建国,1986年要转业下地方。临行前他来到七连告别。官兵们想到从此将与老领导天各一方,有人便主张用这瓶茅台酒为老连长饯行,再把金琼德、吴健龙一同请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唐建国知道后,诚挚地对七连官兵说:“今天我是来向我的老连队——“神炮连”告别的,不是来喝茅台酒的,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今天高兴,喝其它酒都可以,唯独这瓶茅台酒不能喝。”于是这瓶茅台酒又没喝成。
1989年6月6日,是七连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神炮连”四周年的好日子,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经过连队领导充分讨论,决定打开这瓶茅台酒,以示对这个节日的隆重庆贺。
正当官兵们沉浸在欢乐中,七连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七连立即执行一项紧急任务。大家一致说,等完成任务后再喝吧。于是这瓶茅台又被放下了。后来七连的全体官兵经过努力,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可是最终还是没喝这瓶茅台酒。他们决定把它永远保存下来,作为连队传统教育的实物,以激励全连官兵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为此,有个心灵手巧的战士还为这瓶茅台酒做了一个精美的盒子,镶上玻璃,把这瓶小心翼翼存放在里面,盒子上还书写着:“牢记人民关怀,不负党的重托”十二个字。就这样,这瓶茅台酒一直保存至今。
如今,这瓶茅台酒在英雄的连队里静静地躺了23年,而这23年也正是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从发端向繁荣富强阔步迈进。回首往昔,这并不是在一个特殊时期一瓶酒与一个英雄连队的一个简单的佳话,更多的是承载了一段厚重的历史,她时刻提醒我们要建设一个强大的祖国需要什么,那就是需要一个像七连这样能打出军威,炼出国魂的人民军队,只有这样的人民军队才能保护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成果。
今天,如果你有幸来到七连的荣誉室参观到这瓶酒,甚至再有幸喝上我们的国酒茅台,相信你心底的那种国酒与民族自豪感的完美结合而传达出的意味会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