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酒中第一樽杜鹃啼唱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此是酒中第一樽杜鹃啼唱

缘份从来都是出人意料的,不知不觉中,就与之从相识到相知了。

这要从我的童年某个春节说起。

年夜饭已经上桌。大哥故弄玄虚问我“猜猜!我带什么回来了?”从他很神秘的表情,可以知道这答案非同一般,但我还是很努力地想,非要说出个别出心裁的答案。新裙子、新书包、新玩具都被否定了,所有想要的,都猜了个遍,还是被亮了红灯。最后,大哥拿出一杯茅台酒。原来,这是周总理国宴上接待外宾的那种酒。其酒中之贵就可想而知了。它产自贵州。外形,没什么特别印象,可是,当瓶盖一开,我就闻到了一股奇香,比花香浓郁,比香水厚实,还不失其优雅。不禁脱口而出“好香!”

结果,我落下了不会喝酒,会闻酒香的话柄。

哪曾料到,这茅台酒的产地,竟在十几年后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嫁到仁怀,我知道了茅台酒产自贵州仁怀茅台镇。酒厂规模宏大,原料是玉米、高梁,酱香型,是西南三省能与云南“红塔山”齐名的“酱门娇子”。

我的酒素养就这么多,充其量也只是一知半解。

直到今年,通读《贵州商业古镇茅台》、《国酒笔记》、《人物》、《仁怀历代诗抄》,又初涉酒坛,恶补了一把酒文化,才终于对茅台酒有了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

茅台酒,不仅有其悠久的历史氛围,厚重的文化底蕴,不同寻常的文化渊源,还与人们的生活环环相连,息息相关。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酒已经深深渗透到中国文化里。酒在很多场合都必不可少。

佳节吉日、学业有成、春风得意、喜结良缘、久逢知已、金榜题名、早生贵子、青云直上、游子归乡,酒就是表达喜悦,互相祝福的好媒介;亲友远行、几经挫折、临别相送、生离死别,酒就是排忧解愁、互相抚慰、依依昔别、表达哀伤的寄托;酒在有求于人又不便直言时,就又成了开路的先锋;在两者之间分歧或矛盾必须解决时,酒又成了解决死结的中介;酒还可以是结识新友捷径;更是开启人与人之间那道心门的钥匙。在这些时刻,茅台酒就成了人们首选的佳品。

由于茅台酒闻名中外,它成了仁怀第一支柱产业,给仁怀带来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其它产业的鲜活;大约四分之一的仁怀人都从事着茅台酒一系列产销的前后期工作,所以它又养育了仁怀人。

要谈到茅台酒的商标、酒瓶的种类,酒杯的变化,成酒的各道工序,仁怀商业史中的“茅酒人”,酒的奇闻趣事,酒令、酒诗的情趣,几天几夜都说不完,道不尽。酒桌上,也有独特的讲究,先得“东道主”满场走一圈,中间有“队队见面”“擂台叫阵”,结尾还得“民族大团结”不喝个慨而慷,是不会散场的!

这就不难明白,那些文人雅士们之所以认为,英雄当配美酒、宝剑、美女,人生才算十全十美的原因了。

难怪,那些“酒圣”“酒仙”“酒鬼”们,要“呼儿将出换美酒”了。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茅台酒会成为人们首选的座上宾呢?

只说品茅台酒,就可以见分晓。

品茅台酒,共分四个步骤。首先看其形。要先看其商标,是麦穗则为最初的商标,其产酒年份可能更早;是飞仙则为稍其后的外销酒,年份可能稍后;再看其有没有产酒的年份,再看其酒的度数。不过,这要先懂得茅台酒历史,才能看得出。其次闻其香。这种香型,优雅中又不失醇厚,香而不浮,稳中还不失轻盈;接着,观其色。色泽晶莹剔透,无杂质杂色,在杯中纯净如水还有光感;然后,品其味。略带甘味,不刺激,口感细腻,柔软中还不失洒脱,后劲很足,饮后,有一股暖流在腹中游走,这叫后发制人。真是其味无穷!

旅游者俗成“黄山归来不看山,西湖归来不看水。”至于品酒,我却要说“茅台归来不酌酒”。

不信?那就请小试牛刀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