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一回醉刘松泰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人生难得一回醉刘松泰

我第一次认识茅台酒,是在1973年的冬天,然而,喝醉茅台酒,却是在二十年后的一个春天。

1973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这一年我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富竹山村务农。

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晚上,几个从省城下放到我们村务农的知识青年,相聚在村子的知青屋里,为一个叫张建国的知青庆祝生日。当张建国将那瓶珍藏的茅台酒瓶打开的时候,一股奇异的酒香,顿时溢满了知青小屋。我们都睁大眼睛好奇而惊讶地望着这瓶神秘的酒。因为我们知道“茅台”这个名字曾与中国的一段历史有关,与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有关,与毛主席有关……这一切都足以让我们这一群年轻人惊心动魄的,它竟然神气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出现在这个寒冷的知青小屋里,而且香气是那么的迷人……可以想象当初我们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喝这瓶酒的,哪知酒的香味从知青屋飘到鱼塘另一端的村子里,被大队的政治辅导员闻到了,他竟然以敏锐的嗅觉,循着酒香来到了知青屋,发现我们一群年轻人竟然在饮酒作乐——喝的还是他闻所未见的茅台酒!

第二天一大早,挂在村前芒果树上的高音喇叭响了,通知群众这天要开批斗大会。吓得群众赶紧赶往会场,政治辅导员在会上宣布要批斗知青张建国,其罪状是,张建国出身资本家,平日不好好劳动,昨晚竟然聚众饮酒作乐,此人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接着就把一个白色陶瓷酒瓶拿出来给大家看,群众争先恐后地去看酒瓶上写着的字,原来酒瓶上印着“飞仙牌贵州省茅台酒”的字样。

群众当场一番感叹,一番惊讶。

接着副队长、队会计员、老贫农代表、妇女代表都被一一点名上台发言,批判张建国的资产阶级思想。最后政治辅导员质问张建国是从哪里弄来的这瓶茅台酒。张建国解释说是他在香港的一个亲戚送给他的。张建国这么一讲可不得了了,这瓶酒竟然与海外有关系、跟崇洋媚外联系上了。一时间批判会由一个高潮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一大堆很吓人的帽子都扣到了张建国的头上。张建国感到很委屈,申辩说:“这是外销的国产酒,是咱们中国产的酒……”话音未落,立即就有人大声训斥说:“是从香港那边来的,决不是什么好东西,就应该批判!”听了这话,张建国就傻了,想了半天,他很幽默地说:“这酒可历史悠久着呢,想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战士们在途中饮茅台酒解乏治病;开国大典庆祝宴会上,毛主席带领众将军大饮特饮茅台酒;毛主席赴苏联时送的礼品就是这茅台酒;外国友人访问我国饮的也是茅台酒。昨天晚上我们庆祝生日饮了一瓶茅台酒就有罪啦?按你们的意思,国家领导人也有罪啦?”一席话说的台下鸦雀无声。政治辅导员自然也尴尬地东张西望,批判会一哄而散。

此事过后不久,张建国偷渡去了香港。

虽然那一次使我真正认识了茅台酒,可是张建国被批斗的阴影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中。二十年来,我做过农民,当过教师、机关干部,迎来送往,喜庆宴席参加不少,但始终滴酒不沾。在我工作的镇上我不饮酒是出了名的。

1993年的春天,在一个招商会上,我突然见到阔别了20年的张建国,他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久别重逢,一番意味深长的感叹之后,张建国对当年他插队的村子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惊叹不已,却对当年因为喝茅台酒招致批斗的事没有半点怨言。我们一个要投资,一个要招商,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当晚的招待晚宴上,我们竟然不约而同地回忆起二十年前饮茅台酒的那一幕,都觉得非常可笑和不可思议。张建国说,自从那次事件之后,他再没饮过酒了。但当服务员问今晚饮什么酒时,张建国用挚热而幽默的目光望着我,我和张建国不约而同地说——饮茅台酒!今天,我们俩破戒一回,不醉不归。

那一夜,我们都醉了。

茅台酒那摄魂夺魄的香气,使我们彻底打开了心扉,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中国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张建国举起酒杯深情地说:“20年前,我们偷偷地饮茅台酒,今天我们要堂堂正正地饮茅台酒,尽情地饮,自由地饮,为我们合作成功,饮!为我们国家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痛饮!”

醉了,我们真的醉了。

此时,我突然心血来潮,吟诵了一首前人的诗:“茅台香酿酽如酒,三五呼朋买小舟。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

这前后两次饮茅台酒的经历,实在令我终生难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