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与你同行吕舒怀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若是与你同行吕舒怀

在小时候的记忆中,茅台酒只是摆在橱窗里面的观赏品。那时候,一般寻常百姓出入的副食店见不到它的踪影,它只会摆在依旧遗留着租界地意味的“英国菜市”高级橱窗里面,标价人民币4·8元一瓶。实际上光拿钱是买不到的,需要一种“高干证”,据说13级以上的国家干部才具有这样的特权。

头一次品尝到茅台酒是二十年后。

那时我在一家青年报社当记者,周末报社领导组织大家去泰山旅游。法制版编辑方菲许诺说,只要大伙不歇气地攀上泰山顶,我请你们喝好酒。谁不知道方菲她爸爸在外贸局工作,家中必然藏着许多名酒。酒的感召力,激励我们一鼓作气爬上山巅。晚上吃饭时,大家嚷着管方菲要酒。她故意掉大伙的胃口,非要明日凌晨观日出时才肯拿出来。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那夜不曾入眠,我们一边盼着日出,一边想着酒。

夜格外晴朗,仿佛透明的蓝玻璃,但却显得十分漫长,我们焦灼地等待。当夜色渐渐散开,东方天际微显一丝曦光。刹那间,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照亮远山近岭。我们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迎着旭日伸开双臂高呼。方菲从提包掏出一瓶酒,我看得很清楚,那是一瓶茅台酒,瓷瓶上还印着毛主席语录,足见其年代久远。方菲把酒一一分到人们旅行杯的盖子里,大家举“杯”邀朝阳开怀畅饮。只可惜酒少了点,每人不足两口,但茅台酒的浓香醇厚却留在记忆中。

顺便说句题外的话,方菲性格开朗,人长得也漂亮,报社未婚的男青年当中,暗慕她的不少,我也算其中一名候补。可是我们都知道,方菲有男朋友,前年去了深圳淘金,两地相隔万里,二人的关系若即若离。那些日子方菲变得寡言少语,心情很矛盾。为了爱情远去南方吧,又舍不得报社这份工作。其实我们几个暗中追求她的人也矛盾,多么希望方菲留下不走,就可以天天见到她灿烂的笑容和朗朗的笑声,又愿眼看着她痛苦和消瘦下去。真爱需要付出和牺牲,后来我们决定说服她辞职去深圳,去追求她的幸福。

方菲终于辞掉报社的工作,打点行囊准备远行。报社特地为她开了欢送会,会散后,我走到她面前,说,几个铁杆哥们儿打算送你件礼物留作纪念。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她回到的很干脆:我什么都不要,就想你们陪我喝顿离别酒。这还不容易吗?时间选在方菲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地点就在报社旁边一家小酒馆里,那是我们单独常约方菲去的地方。饭菜用不着费心思,她爱吃什么,想吃什么,我们如数家珍;酒呢?我提议喝瓶茅台吧。大家一致同意,凑钱买了瓶茅台。

饯行的傍晚,大家围坐在小酒馆现拼成的餐桌四周,故意装作兴高采烈的样子,怕勾起她的伤感。那天方菲表现得也很平静,开喝前,她只说了一句话,提醒你们呀,我喝酒可爱哭。谁都没当回事,以为她在说笑话。我打开茅台酒,平均分成五个玻璃杯里,每人一份,公平合理。我们轮番敬方菲,小口小口地呷着杯中的茅台。倒不是吝惜酒,而是为了拖延时间,只求和她多呆一会儿是一会儿。天下没有不散的席,最后,当大家共同起身跟方菲干杯的时候,她忽然双手捂着脸,“呜呜”哭起来。事发突然,我们傻愣在那儿,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想不出该用什么适当的语言劝慰她。

末了,她脸颊挂满泪珠地说,我舍不得你们,你们和我一起去南边多好!那怎么可能呢?尽管我们乐意与她同行,但缺乏信念和勇气。尽管我们不愿和她分离,但分离的必然的,唯一能做到的是对她的美好祝福。

方菲走了,孤身一人去了深圳。大约一年后的某个深夜,我意外接到她的电话,听筒传来她熟悉的笑声。她说今夜她成了新娘,还说,她总梦见饯行那顿酒,还把喝空的酒瓶子带在身边,当做友谊的纪念。

如今茅台酒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每当端杯品呷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这段并不久远的故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