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曹魏征东将军,诸葛诞反叛司马昭!
当司马昭弑君的消息传来时,仿佛一道惊雷划破夜空,整个天下都为之震动。而此时,现代大学生所附身的关平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这一事件必将引发一场巨大的动荡。
在淮南,毌丘俭这位投降蜀汉,曾经对曹魏忠心耿耿的将领,得知这个令人痛心的消息后,悲愤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无法抑制。他那原本坚定的眼神变得黯淡无光,泪水模糊了视线,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愤怒。
毌丘俭向着许昌的方向,庄重地三跪九叩,表达着他对曹魏皇帝的忠诚与敬意。然而,尽管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但他也清楚地知道,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自己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无法改变这残酷的现实。
且说那镇守汝南的诸葛诞,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丰之后,是诸葛亮和诸葛瑾这对亲哥俩的族弟。由于魏国的诸葛诞(官至征东大将军、司空),吴国的诸葛瑾(东吴大将军,领豫州牧),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亮。后人称之诸葛家族三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如今,他正镇守着汝南,此地与蜀汉刚刚收复的淮南相邻。
司马昭亲信,贾充来到淮南,问诸葛诞:“京城的文武大臣,都支持司马氏取代曹魏,不知您什么意见?”诸葛诞正色道:“你难道不是贾豫州(贾逵,曹魏重臣)的儿子吗?我们世受魏恩,怎能把魏国江山让给别人?若发生篡权之事,我宁愿去死!”
诸葛诞见其好友夏侯玄、邓飏等人也陆续被杀,于是惶惶不可终日。这次他更加相信,自己是凶多吉少。于是他一方面在汝南(今河南驻马店)笼络人心,一方面又蓄养死士以作自保。
由于诸葛诞在汝南一带深得民心,而私下又对司马家族不满;为了司马氏夺权时免遭诸葛诞领兵反抗,有人建议司马昭征召他入朝任高官。司马昭于是让皇帝曹奂下诏升诸葛诞为司空,并入朝任职,这实际是通过剥夺其兵权来事实上架空他,明升暗降。虽说官衔大了,但是远没有领兵在外如同“国中之国”的地方大员实权大。
诸葛诞,同样内心愤懑难平。他对司马昭的暴行以及架空自己的行为,感到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那愤怒的声音仿佛能穿透云霄。
关平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一个有可能削弱曹魏实力的契机。再拿下汝南的大好时机。他当机立断,让已经归降自己的毌丘俭修书一封,致予诸葛诞,劝其起义谋反。
毌丘俭坐在案前,烛光摇曳,映照出他凝重的面容。他提起笔,思绪万千,笔尖在纸上缓缓游走。
“诸葛诞兄弟,见字如面。今司马昭弑君,此等恶行,前所未闻,天人共愤。我毌丘俭虽身处蜀汉淮南,却心忧曹魏。想我等深受曹魏之恩,怎能坐视这乱臣贼子篡权夺位。兄在汝南,手握重兵,若能与我一同举义,必能为曹魏除去奸佞,重振朝纲。吾深知此路艰险,但为了忠义,死亦何惧……”
诸葛诞收到这封来信时,正站在汝南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山峦。他展开信纸,毌丘俭那刚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往昔曹魏的辉煌景象如幻灯片般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而如今司马昭的所作所为,让他痛心疾首。
经过数个日夜的深思熟虑,诸葛诞终于下定决心。他召集了亲信将领,在密室中商议起义之事。
诸葛诞起兵反叛是在当时司马家族加速推进谋权篡位的背景下,他的一帮故旧、亲朋先后被司马昭肃清,大清洗,兔死狐悲。当诸葛诞感觉自己的根本权力和利益也受到威胁的时候,只有奋起一搏!从根本上说他不是为了忠于曹魏,但是从斗争策略上他还是打出“尽忠王事、攘除奸凶”的道义旗帜!
“诸位,司马昭弑君,天理难容。毌丘俭来信劝我起兵,我意已决,与那司马昭抗争到底,不知诸位意下如何?”诸葛诞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众将纷纷表示愿追随诸葛诞,共举义旗。
于是,诸葛诞开始秘密筹备起义事宜。他一方面整顿兵马,加强训练,另一方面派人四处囤积粮草,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诸葛诞,派吴纲领儿子诸葛靓和牙门子弟到荆州,向关平请求援兵,并臣服。
关平决定亲率荆州大军,经淮南,向汝南。救援诸葛诞。
在淮南,毌丘俭也积极行动起来。他派出亲信与诸葛诞互通消息,协调行动。两人遥相呼应,互为策应。
然而,诸葛诞的行动还是引起了司马昭的警觉。司马昭深知,若不及时镇压,必将酿成大祸。他立刻调兵遣将,集结了大批精锐部队,准备一举扑灭这场即将燃起的叛乱之火。
战争的阴云迅速笼罩了这片大地。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