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华夏归汉!中华一统!大汉再兴!关平称帝!
关平在历经无数次浴血奋战、纵横捭阖之后,终于成功地统一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此时的他意气风发、志得意满,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开始投向那些尚未归附的各方势力。他心中早已燃起熊熊烈火,渴望着能够早日实现天下一统的宏伟目标。
于是,关平毫不犹豫地率先向西凉的马岱送去一封书信,信中的言辞异常强硬,毫不掩饰地展现出他统一天下的坚定决心以及无可匹敌的强大实力。他明确告知马岱,如今大势所趋,若不归顺,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没过多久,马岱的回信便送到了关平手中。只见信中写道:“吾愿臣服于将军麾下,以保一方安宁。”显然,马岱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顺应时势,向关平低头称臣。
与此同时,远在成都的诸葛瞻也收到了关平要求投降的信件。这位蜀汉忠臣在读完信后,顿时陷入了深深的踌躇之中。他自幼深受蜀汉先帝刘备及当今圣上刘𤩷的厚恩,一直以来都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二心。此刻要让他轻易放弃这份忠诚,实在是难上加难。
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无情。关平的军队兵强马壮,气势如虹,其强大的军事压力犹如泰山压卵一般,令诸葛瞻感到喘不过气来。同时关平也是诸葛瞻的儿女亲家,女儿诸葛果,是关樾的老婆。一方面是对主公的赤胆忠心,另一方面则是无法抵御的强敌,这使得诸葛瞻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痛苦不堪。
就在诸葛瞻犹豫不决之时,关平果断地派遣了刚刚归降的西凉猛将马岱,与其子关樾一同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挺进汉中,并迅速朝着蜀中的腹地逼近。一时间,战鼓雷鸣,旌旗蔽日,整个大地都被笼罩在一片紧张压抑的气氛之中。
随着关平大军的步步紧逼,形势变得愈发危急。诸葛瞻深知以目前蜀军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如果强行抵抗,只会给无辜的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和苦痛。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位仁厚的将领最终还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他下令解除城中守军的武装,打开城门,向关平投降。至此,蜀中之地尽归关平所有,天下统一之势已然初现端倪。
至此,经过无数次浴血奋战和艰难险阻,关平终于彻底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那漫长岁月里令人痛心疾首的分裂局面。他所建立的大汉帝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关平而这位英勇无畏、智谋过人的领袖,更是毅然决然地自立为太上皇帝,并尊号大汉法皇,展现出无比的威严与尊贵。
关平昭告天下:
“今日,朕要当着这满朝文武之面,郑重地册封吾父关羽,尊其为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同时,加封为武财神!此等殊荣,实乃当之无愧!
自吾父跟随先帝南征北战以来,其英勇无畏、义薄云天之名早已传遍天下。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威震华夏。其忠肝义胆更是成为后世楷模,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不顾身。
从今往后,每年都要隆重举行春秋大祭,以表对关圣帝君的尊崇与敬仰之情。祭祀之时,香烟缭绕,钟鼓齐鸣,万民同拜,场面恢宏壮观。
此外,朕还要在并州运城大兴土木,建立一座宏伟壮丽的关圣祖祠。这座祖祠将汇聚天下能工巧匠之力,精雕细琢,力求完美无缺。殿内供奉着关圣帝君的神像,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祖祠周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营造出一片祥和宁静的氛围。凡过往行人到此,无不顶礼膜拜,祈求关圣帝君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关圣帝君的威名必将永载史册,流芳百世!而他所代表的忠义精神也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支柱。
与此同时,关平的次子关超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品德,以及拥有刘备一脉血统,被册封为汉忠帝,成为这个新兴帝国未来的希望之星。
定都长安之后,关平深知自己肩负着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重任,于是迅速展开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举措。他首先将那些身经百战、忠心耿耿的重要将领们分别派遣到边疆地区镇守,以确保国家的安全无虞。这些将领们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地守护着大汉帝国的边境线,使得外敌不敢轻易侵犯。
不仅如此,为了让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关平还果断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裁撤部分军队。这一举措虽然看似冒险,但实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明智之举。
通过减少军队数量,节省下来的大量军费可以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工程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
此外,关平大力推行黄老之学的国策,倡导无为而治,让百姓能够安心从事农耕劳作,过上平静祥和的生活。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国家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复苏过来,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在长安,关平下令建造宏伟的未央宫。工程浩大,无数工匠和民夫投入其中。
清晨,阳光透过皇宫那雕梁画栋的窗户洒在了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关平身着一袭华丽的龙袍端坐在皇位上,其下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众多臣子。此时,众人正围绕着当前国情展开激烈的讨论。
“如今我大汉国家初定,百废待兴,当务之急乃是着重发展民生之事啊!”关平目光如炬,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他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一般,在宽敞的宫殿内回荡开来。
在座的大臣们闻听此言,皆纷纷点头称是,并齐声附和道:“陛下圣明!百姓们历经战乱之苦,渴望已久的太平日子终于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来临了。”一时间,朝堂之上赞誉之声此起彼伏。
关平微微颔首,继续说道:“边疆之地至关重要,关乎我大汉江山社稷之安危。诸位爱卿需传朕旨意,务必让镇守边疆的将领们时刻谨守职责,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之心。若有敌军来犯,定要将其拒之国门之外,保我大汉边境安宁。”
“陛下放心,臣等定会将您的旨意传达给各位将领。他们皆是忠勇之士,定当不辱使命,不负陛下重托!”一位老臣站出来拱手说道,其语气坚定且充满信心。
在关平的精心治理之下,大汉帝国犹如枯木逢春般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广袤无垠的农田里再次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微风吹过,掀起层层麦浪;各地的集市和商铺也日渐热闹起来,商业活动日益频繁,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街头巷尾、乡村田野之间,百姓们的脸上也渐渐地绽放出久违的笑容,那笑容中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尽管眼前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关平心里却十分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已。要想让大汉帝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永享太平盛世,前方还有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和前行。不过,关平始终坚信,只要自己能与满朝文武大臣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再加上天下百姓们的共同努力奋斗,那么大汉帝国必定能够迎来无比辉煌灿烂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