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只要适合这个时代,大舰巨炮也没什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浙东匹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2章只要适合这个时代,大舰巨炮也没什

第102章只要适合这个时代,大舰巨炮也没什么不好

听说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元帅也在波茨坦宫觐见皇帝,而且鲁路修有能量跟对方搭上线,古斯塔夫立刻眼巴巴地赶来。

他的司机把车开得飞快,二十公里的路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到了。

古斯塔夫当然不能直接在皇宫里跟鲁路修谈事,但波茨坦宫附近有的是高端会务场所,古斯塔夫直接包了个场子,订了一个午宴。

一会儿海军大臣阁下聊完事,皇帝应该是不会留饭的。大臣阁下的午餐,就交给他古斯塔夫接待好了,这也是他的荣幸。

订好场子后,提尔皮茨元帅还没觐见完,古斯塔夫就先单独约鲁路修喝喝茶,一边闲聊一边等。

鲁路修刚好有三相电弧炉钢的业务要跟古斯塔夫聊,就趁这个时间窗口先处理了。

“古斯塔夫先生,我让家姐带给你的三相电弧炉钢样品,以及指标报告,你都看过了吧?”

古斯塔夫:“都看过了,你能以1500马克每吨的价格向我克虏伯出售三相电弧炉钢材,我们对这个价格很满意了。

新的钢材质量确实不错,我们可以用于炮管钢、制造高端火炮。哪怕每吨成本是传统平炉钢的2.3~2.4倍,相信军部也会为更好的性能买单的。”

鲁路修给古斯塔夫报出的三相电弧炉钢批发价,是1500马克每吨。

这个价格是从铁矿石炼铁开始、全生产流程的总成本,没有赚钱。

不过鲁路修自己有沉船废钢来源,不需要进货生产原料,只需要一些预处理成本,那就能节约400-500马克每吨的生产成本,最后造出来的钢材质量反而还能更好一点点。

这部分是鲁路修自己的独门成本优势,跟克虏伯没关系,所以对外卖还是卖1500。

相比于之前毫无市场竞争力的单相电弧炉钢4000马克每吨的成本,现在的1500已经是很划算了。任何东西好不好使都不能单独拿出来看,要跟原先的上一代产品对照着看。

以后如果鲁路修有能力慢慢改良生产技术,进一步压低成本,他就能赚更多。

如果能造出质量更好的钢材,他也有底气再加价。

一门大炮的主要成本,在于加工技术,钢材本身只占到了一小部分。哪怕炮管钢价涨到2.4倍,全炮售价最多也就涨三成,不会太夸张的。

古斯塔夫认可了鲁路修的报价后,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目前这种优质钢的需求量和应用场景,还是有点少。

我们就算接受了这个采购单价,但买不了太多量。目前我想到最适合用新式高价钢的场景,就只是高倍径、大射程的150毫米加农炮炮管。

这些反炮兵火炮,炮钢越好,耐受膛压越高,射程就越高,这是能给战斗力带来质变的。

其他重型榴弹炮,射程和精度都没那么重要,也就没必要上电炉钢了,太贵,用平炉钢也一样的。”

古斯塔夫很坦诚,丝毫不讳言自己的预期采购规模很小。

好在鲁路修也早就预料到这一点了,所以并不介意。

任何新事物刚诞生的时候,旧时代的应用者总是想不到太多应用场景,或是低估新事物能够做的事情。

既然如此,鲁路修帮客户多想几个应用场景就是了:

“古斯塔夫先生,你为什么没考虑在海军舰炮领域,寻找一些三相电弧炉钢的应用场景呢。

陆军的反炮兵加农炮才多大体量?海军有那么多大管子,这一块如果能提升性能和质量,哪怕每艘战列舰多花几百万马克成本,海军都是有可能买单的。”

但古斯塔夫显然也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乍一听并没有被忽悠到,反而立刻反驳道:

“让海军用你的炮钢?海军的轻巡舰炮/战列副炮,都不需要太在乎自身重量,也不需要太追求极限射程吧?

至于战列舰的主炮,倒是需要高膛压,大射程,可是你们造得了吗?战列舰炮钢,至少需要确保每一层炮管所需的钢材,由同一炉钢水浇成。

你们的电弧炉单缸容量能有几吨?巴里亚级战列舰,单根炮管成品70吨重,锻造切削之前的原料钢坯至少150吨以上。

就算考虑到炮管的三层套管结构,最长的内管成品也要20吨,原料钢要40多吨。之前的电弧炉每炉只能出10吨钢水吧……嘶不对!你们现在搞的是三相炉!难道可以直接把单炉产量提升到30吨?”

鲁路修这才笑了:“果然懂行,而且,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优化,现在不仅仅能做到单炉出钢30吨,而是单炉50吨了!给我们多点时间,未来还可以做到单炉70吨、80吨!”

古斯塔夫的呼吸终于略微粗重了一些,他显然也看到了一块更大的市场。

“要是能让战列舰主炮都用上更好的钢,对于帝国海军的战力肯定能有相当提升,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只可惜,光换炮钢本身,不调整设计,有点太浪费了。好的炮钢能承受更高的发射药膛压,驱动更重的炮弹。    但那也需要调整设计,加大药室容积,至少增加一个装药包的空间,才能让这一切发挥出来。

加大了药室,炮尾变重,炮管倍径估计也要稍微延长两三倍。这事儿没小半年估计搞不定……”

古斯塔夫越说越是惋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时没意识到解决之道就在眼前。

按照他的估计,仅仅是微调设计,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是根据新的炮钢从头研发一门新炮,那就更慢了,一两年都有可能。

好在一旁的鲁路修始终非常清醒,他恰到好处地拍了拍古斯塔夫的肩膀,把他拉回现实:

“这有何难?我们今天来见提尔皮茨阁下,不是刚好能聊聊这事么?有更好的设计,该改就改嘛。反正巴里亚级战列舰只有前两艘下水了,后面三艘连船壳都还没造好。

已经下水的船,也还需要一年左右的施工时间,炮塔是可以后期吊装的,只要不影响电路和军舰整体的重心配重,拖半年后再吊装也来得及——半年还不够你们实验、调整、测试、生产么?”

“对啊,还是你敢想……”古斯塔夫也终于不再纠结,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大的震撼,“你……你居然有把握说服提尔皮茨阁下接受变更设计和追加预算?”

“不试试怎么知道——呐,提尔皮茨阁下不是来了,正好我们三方坐下来,好好聊一聊舰炮的事情。”

鲁路修说着,刚好看到提尔皮茨部长已经来了,他也连忙第一个起身迎了上去。

古斯塔夫也赶紧跟在鲁路修后面迎了上去,他非常好奇,鲁路修先生到底怎么搭上海军部长这条线的,甚至能让对方承他的情。

“提尔皮茨部长,很荣幸您能拨冗接见我们。”鲁路修率先开口打招呼。

提尔皮茨元帅点了点头,跟他握了下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