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奉命投降,骄兵冒进
第109章奉命投降,骄兵冒进
4月21日,凌晨3点半。
几艘硕大的齐柏林飞艇,从匈牙利盆地的米哈洛夫采附近,飞越喀尔巴阡山,悄咪咪摸黑来到山脉北侧的普热梅希尔要塞上空。
要塞里的一片空地上,有规律地点着许多篝火,为飞艇提供空投指示。
而要塞外围数公里的围城营地上,整整16个师的露沙围城部队,都没注意到这些篝火,更没注意到从高空安静摸黑掠过的飞艇。
“已经抵达预定空投点上空,开始投掷药箱!”
随着飞艇指挥官一声令下,几十口装着磺胺药的大箱子开始往下丢,下面的守军军医也眼巴巴看着这些空投,只等收了药后尽快拿去给受伤的袍泽治疗感染。
但这次的情况却有些不同,在丢下一堆绑在降落伞上的药箱串后,最后居然还飘下来一个军官,使用降落伞的技术也同样娴熟,他甚至接受过专门的翼伞滑行训练——
鲁路修当初刚建设空降部队的时候,就同时造了一大批带导流孔的圆形降落伞,还有长方形的翼伞。
只是2月份夺取敦刻尔克要塞那场战斗中,翼伞兵因为训练时长不够,没有真正投入实战。
但是对翼伞的使用操练,一直有在坚持,部队闲下来就会训练。
还有一部分飞行员、飞艇和热气球观察员,也可以自行申请训练新式降落伞。而凯塞林就属于对跳伞特别感兴趣的那一类人,他自己申请参加了训练,几个月下来还训练得挺熟,可以精确控制降落地点。
地面上接收物资的后勤兵和军医们,看到天上降下一个大活人,当然要去通知。
很快就有维持军纪的巡查军官过来盘问,不过态度还算礼貌。因为都猜得出这肯定是飞艇上飘下来的,是后方派来的自己人。
凯塞林也不墨迹,直接自我介绍:“我是南方集团军的一名少校参谋,但我现在不能透露更多。我要见要塞司令库斯马内克.冯.布格诺伊施塔特中将!我有林辛根大将给库斯马内克中将的最新密令、必须当面交给他!”
凯塞林只是出示了一下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随后一概先不多说,让负责军纪的巡查军官逐级上报、带他去见要塞守备司令。
下面的人倒也不敢怠慢,很快就把凯塞林带到了要塞司令部。
库斯马内克中将年近六旬,头发都已全白,眼窝深陷。持续半年的围城战,让他看起来非常虚弱憔悴,但眼神中偶尔还能看到一丝坚定闪过。
凯塞林少校看到对方的那一刻,内心莫名便有一股钦佩感油然而生。
“听说你带了林辛根大将的命令给我?事到如今,还能有什么命令,难道还指望我们再组织一次突围?战马都被我们宰杀吃了一多半了,重炮也无法牵引部署,我们拿什么突围!”库斯马内克中将语气中带着不甘、倔强和对友军的失望。
凯塞林见状,也忍不住为他的友军辩解:“围城战已经打了半年了!这半年里,奥国在喀尔巴阡战场总计损失了40万人,露沙军也损失了20万。
虽然不能说损失的那40万都是为了救援普热梅希尔要塞才损失的,但至少也是围绕着这处主战场、像绞肉机一样损失掉的!中将阁下,我不认为你的友军没有尽力救援你们。
实在是喀尔巴阡山脉天险,匈牙利盆地的军队要北上翻山救援,被露沙军堵住杜克拉山口以逸待劳,损失太惨重了。”
库斯马内克中将原本只是忿忿不平,听凯塞林说了友军的难处后,倒也能理解,情绪没那么激动了。他缓了好一会儿,才不甘地说道:“我知道这是事实!但既然如此,事到如今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了,林辛根大将还能要求我们做什么!”
凯塞林:“这就是我今天来这里的原因,林辛根大将希望你们一切听从鲁普雷希特元帅的命令,有序地投降!”
饶是库斯马内克中将见惯了大风大浪,生死里都走过几遭了,遇到再大的事情都不会沉不住气。
但听了凯塞林转述的话语后,他还是自然而然大吃了一惊:“有序地投降?”
凯塞林递给对方两封密令,一封是林辛根大将的,让他一切听鲁普雷希特元帅及其特使的,另一封正是鲁普雷希特元帅的。
“帝国需要你们有序地投降,麻痹敌人,把敌人放过喀尔巴阡山再战好了,你们已经尽力了。你们再坚守5天,这5天里需要做以下一些事情:
第一,把所有还没有宰杀的骡马和其他一切牲畜、全部宰杀吃掉,不要留下资敌。 第二,把所有弹药全部销毁,而且销毁之前,最好让工兵部队勘测一下要塞结构,重点在要塞各火力支撑点和要害节点引爆,尽量自毁要塞的一切防御设施。
第三,我需要要塞军医院的账目,确认所有药品使用情况,把所有伤药都给伤病士兵用完。
第四,武器可以交给敌人,但必须把敌我炮弹通用的那部分火炮爆破掉。只有那些只能使用我军制式口径弹药、敌人拿去后没法直接用的重炮,可以留下来,迟滞敌人。
第五,即日起,利用所有之前打扫战场缴获的敌军武器,争取让尽可能多的我军士兵,掌握露沙武器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敌我武器用法的不同之处。
第六,组织工作队,由我带领,对士兵们宣讲帝国的友军为了救援要塞付出的努力,宣讲其他凝聚士兵爱国热心的内容,让他们进入战俘营后,至少别拿起武器对付曾经的同胞……”
凯塞林洋洋洒洒有条有理地说了一大堆待办事项,其中有至少两点都是库斯马内克中将自己根本想不到的。
中将听后也不由频频点头若有所思,不得不承认后方司令部的有些参谋想事情确实细致。最终,他也只是对第五点提出了一些质疑:
“让我们的士兵熟悉敌人武器的操作,这是打算干什么?难道还指望被俘后,被押回敌人国内,再设法逃脱游斗?”
凯塞林:“上面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露沙地广人稀,万一将来去了鲜卑利亚,没什么人看管,有机会逃脱呢?能掌握敌人武器的用法,至少也多点逃生的机会,我们这是对士兵负责。”
中将想了想也有道理,就接受了这一点,随后就吩咐各部开始按命令行事,做完这一切,也差不多需要三五天时间。
不得不说,德玛尼亚族的军官管理秩序还是很严谨的,原本地球历史上,普热梅希尔要塞投降前的准备工作,就做得非常充分。
最后是交出了部分弹药不通用的武器,避免激怒敌人报复战俘,但也避免了立刻资敌。而弹药则全部销毁,弹药通用的武器也销毁了。
地球历史上,要塞里一共有1050门火炮,最后交给敌人900门,都是口径不一样,敌人拿到后暂时打不了,需要再缴获德奥制口径炮弹才能用。露沙军缴获之后,也想着后续靠战场缴获能让这些武器运转起来,便没急着后运。后来马肯森的军队反攻夺回要塞时,这900门大炮基本上都夺回来了。
由此可以看出德玛尼亚族军官做事的严谨。
因此,本位面凯塞林转述的鲁路修的投降计划,也被执行得非常严谨扎实。
要塞的防御工事全部在投降前被爆破,甚至这些军官也不知道“友军将来会在较短时间内反攻”这个消息,他们纯粹就是出于要塞设施不能资敌的考量,把防御力强的点位全部自己炸了。
而磺胺药的管理,也非常严谨,因为药物本来就不多,是不允许给士兵配药的。都是在军医院里统一管理,军医发现有伤病员需要服药,就直接让护士给伤病员当面吃掉,士兵是藏不了药的,都不让士兵过手,军医院的账目也就很清晰。
最近几天不用再考虑“药还能用多久”的问题了,就集中给伤病员最好的治疗条件。原本因为缺医少药、轻伤员或者生小病的人,都让自己扛着,现在全部能治就治,该吃药吃药,该涂酒精换纱布的全部涂换,药品全部吃光用光。
在库斯马内克中将的严谨管理下,也在凯塞林少校的反复宣传贯彻下,士兵们虽然即将投降,精神状态却维持得非常好,士气也比之前反而回升了一些。
眼看五天的时间即将到了,最后一批原本保留着打算用于突围的骡马也都杀光吃光了,药也用完,弹药也爆破光,要塞防御工事也自行炸塌了,库斯马内克中将终于决定带着13万人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