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为了沙皇,直扑布达佩斯!(七千字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浙东匹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1章为了沙皇,直扑布达佩斯!(七千字

第111章为了沙皇,直扑布达佩斯!(七千字大章)

4月30日,晨,位于普热梅希尔要塞正西方55公里的热舒夫火车站。

好几个师的露沙军队,从东边的要塞区转运经过这里,又转向南边,前往小镇克罗斯诺。

从东边进入热舒夫火车站的铁路,平时会被分成两股,一股朝着正西方通往克拉科夫,是大路、主干线。一股朝向正南方通往克罗斯诺,是非常不起眼的小支线,也是一条断头路。

因为克罗斯诺再往南,就是险峻的喀尔巴阡山区,这个时代的铁路根本没法再延伸。除非是后世那些能够挖穿山隧道的高级铁路,才做得到翻越如此天险。

但如今,热舒夫火车站的所有铁路道岔,都被扳到了朝南转弯的支线小路上。因为再往东,一直到克拉科夫地区,都被奥军占领着,露沙军反正也进取无力,当然不需要让自己控制区的铁路跟敌人的铁路网相连。

还不如全部转向南边的克罗斯诺,让翻越喀尔巴阡山的军队和物资能多走一公里铁路,就尽量多走一公里铁路。

相同里程数的铁路运输成本,只有山区骡马队的几十分之一,人力驮运队的百分之一。

士兵们在克罗斯诺到站后,就全部下车,背着枪械和随身子弹、干粮,徒步跋涉翻越杜克拉山口,大约要走两天的山路,全程40多公里,到喀尔巴阡山南麓的斯维德尼克,才能再看到火车站,然后坐南坡的火车继续南下——

当然,前提是露沙军能够在喀尔巴阡山南麓攻下更多铁路沿线的城市。

至少从今年年初开始、到最近几天之前,露沙军在喀尔巴阡山南麓就只控制了斯维德尼克这一个桥头堡,再往南的其他据点此前都在奥军手中。

因为当时普热梅希尔要塞还在奥军手中,露沙军从利沃夫来的火车,根本开不到普热梅希尔要塞更西边的位置,得在距离要塞东边15公里的地方就停车卸货下人,然后全程徒步。

当时,露沙军抵达斯维德尼克镇的徒步总距离,达到了惊人的120公里(运气好也能搭80公里驴车/马车,最后40公里马车都走不了,只能徒步翻山),所以从3月初到4月底,露沙军最远也就进攻到斯维德尼克,再想往南补给实在跟不上了。

如今,普热梅希尔要塞终于易手,露沙军火车能一直开到山北最后一个火车站,后勤堵点打通了一大截,也没有了腹背受敌的风险,终于能大展拳脚、全力猛攻!

昨天的时候,露沙军的南下部队,就夺取了斯维德尼克南边又25公里的拉斯拉维采。

如今上面又命令,必须在5月5号之前,再沿着铁路线前进20公里,抵达下一个火车站所在地、普雷绍夫城。

5月15日之前,则要从普雷绍夫再往南突进40公里,抵达科希策。

到了科希策之后,基本上就可以杀出喀尔巴阡山区了,再往南将是一马平川的匈牙利平原,直线200公里可以抵达最终目标布达佩斯。而且科希策应该是抵达布达佩斯之前最大的城市了,也是匈牙利喀尔巴阡省的省城,那里有大量的物资,打下科希策就能得到补给,以战养战继续推进。

东南欧的黑土地大平原区域,春季凌汛泥泞导致的翻浆期,也就在3到5月份。

其中3月份后半段才开始严重、整个4月份都是最严重的时候。进入5月后,前半段依然严重,可后半段就渐渐好转了。

露沙最高统帅部想得很好:就算不在山北地区的翻浆期好转之前打到布达佩斯,那至少也要在翻浆期好转之前拿下科希策,确保离开山区进入匈牙利平原。

只要确保打进了平原区,就不用再那么孤注一掷了,可以少花一些部队主攻、多分一些部队来防守后路,防止山北地区的敌军万一反攻。而山南战场,到时候甚至可以交给哥萨克骑兵部队去四处劫掠破坏。

只要进入了平原,在地广人稀的战场上,骑兵是很容易找到薄弱点迂回绕过去烧杀掳掠的。

……

“快点走!跑步前进!尽量翻过杜克拉山口再过夜,否则你们今晚就得在山道最狭窄的地方睡觉了!”

克罗斯诺火车站上,露沙军官们一个个吹着哨子,逼迫士兵尽量快跑前进,避免耽误路程、导致最后在山上多过一夜时间。

别看从克罗斯诺到斯维德尼克只有40多公里路程,但这些路可是喀尔巴阡山上险路,整整两天能走完40几公里就已经算很不错了,不能耽误。

士兵们但凡走得拖拖拉拉一点,督战的军官立刻就是一鞭子抽过去,挨了打的士兵也只能硬着头皮加快速度,丝毫不敢反抗。

而比这些露沙士兵更艰苦的,则是前几天才刚刚从普热梅希尔要塞投降过来的匈牙利族战俘(马扎尔族)。

普热梅希尔要塞的13万俘虏,经过这四五天的分拣,大致被分成了三群。

那些捷克人有一部分被拉去修路了。剩下的则和大多数德玛尼亚族战俘一样,运回稍微后方一点的利沃夫,找个战俘营安置一阵子,再拉回更后方,去鲜卑利亚种土豆。

而将近三四万的匈牙利人,都被皮鞭逼着来杜克拉山口附近修缮道路、以及背物资翻山。

露沙军用破麻布做了很多背篼,每个背篼可以装6枚75毫米野战炮弹,或是2枚122毫米炮弹,这两类货物,总重都超过了100磅。

所以每名匈牙利战俘,都得背着100多磅重的物资爬山,两天翻40多公里山路,从山北最后一座火车站、运到山南第一座火车站,再装上火车。他们背负的也不一定是炮弹,也可以是等重的其他军需物资。

而在山南的拉斯拉维采,一名匈牙利士兵背了两天背过来的122炮弹,一门122炮只要打两发就用完了,而匈牙利士兵回城还要轻装走两天路。

平均算下来,一名背货苦力每天才能运一枚半75炮弹或是半枚122炮弹到前线。

炮弹如此难运,要想快速打开山南战场的局面,也就只能靠人海冲锋,拿人命填了。

露沙军队投入了一批又一批的师,轮番发动昼夜猛攻,冲得奥国守军的防线摇摇欲坠,似乎胜利就在眼前了。

4月30日当天,在拉斯拉维采和普雷绍夫之间的防线上,露沙人又毫不留手地猛攻了一整天。虽然丢下了数千具尸体,但也又往前突了好几公里,那些奥军就是逊呐。

血战一直打到后半夜,历史的车轮,也转入了1915年的5月。

5月1日凌晨4点,进攻还没停歇。但拉斯拉维采的前线指挥部里,电话却被后方来的呼叫打爆了。

“叮铃铃”

刺耳的铃声,让刚刚睡下没多久的露沙西南方面军司令、尼古拉.尤多维奇.伊万诺夫上将被不甘地吵醒。

“谁?是进攻不顺利吗?那就加大投入!”尤多维奇.伊万诺夫上将心情很不好,都没弄清来电人的身份,就大声呵斥。

结果这个电话并不是前线将领打来的,而是后方留守山北战区的露沙第8集团军司令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上将打来的。

两人的军衔都是上将,但实际上还是有级别差异的。

尤多维奇上将是西南方面军司令,西南方面军下辖露第3、第8、第11集等三个满编集团军,外加一些零散部队。

而布鲁西洛夫上将只是他的手下,指挥了其中一个集团军、第8集团军。

考虑到两人军衔一样,布鲁西洛夫还是挺敢开口劝谏的,只听他苦苦陈情道:“方面军司令阁下,听说您今天又把第11集的一个军也调度南下了?这样是不是太冒进了一些?

我们的部队在山南补给困难,一下子投入的人数太多,反而每天吃喝固定消耗也多很多,如果少派出一些人手,军粮运输的压力就小得多,富余出来的运力多运点炮弹,集中火力猛攻,虽然打得比现在稍微慢一点,可是也更加稳健,还能珍惜士兵的生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