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逼得布列颠尼亚人卖头援露
第132章逼得布列颠尼亚人卖头援露
鲁路修是个说到做到的人,跟古斯塔夫克虏伯达成合作默契后,他很快就给鲁普雷希特公爵打了电话,向他申请要一批东线战俘,说是可以用于国内的重劳力基础建设。
当然,鲁路修不会跟公爵直接说“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牵头的”。
电话里他只会说“这个项目是克虏伯的古斯塔夫先生建议的,战俘事务部的巴登大公也觉得这样处理利国利民”。
反正总的原则,就是每到一个地方,都抬出其他合作者的名头扛在前面,鲁路修本人是一点不贪功,他也不需要这些虚名。
就像跟世界银行行长吃饭的时候,说自己是比尔盖茨的女婿。跟比尔盖茨吃饭的时候,说自己是世界银行的副行长。
那么最后两边的身份都有可能空手套白狼套到。
何况鲁路修还是真有实力,他并不是空手套白狼,只是给帮忙的人多提供一点情绪价值,让他们更有“决策参与感”。
鲁普雷希特公爵答应得很干脆:“既然战俘事务部的巴登部长都能批,我这里肯定没问题。这次抓获的70万俘虏,有好几万是罗马尼亚人。罗马尼亚现在已经改过自新了,俘虏也都放回去当兵了。
剩下的塞、露两国战俘,你要的话,我建议优先拨一部分塞国战俘参加劳役。之前你没问我要人,我已经临时安排塞国俘虏参加匈牙利地区的战损设施重建工作。
还按你之前建议的,让他们修一条从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通往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维也纳的输油管道,最后再从布拉格和国内管道连接。
你要的话,我可以先拨10万塞国战俘干活,将来等匈牙利这边战后设施修复差不多了,可以陆续再给你5到10万人,你看如何?”
鲁路修连忙表示感谢:“10万人已经很好了!克虏伯这边前期修新的炼钢厂、发电厂和铁路,也用不到10万劳工。不过,那些露沙战俘不拿来干活么?上面是不是另有安排。”
鲁普雷希特公爵:“这事儿我也正要和你说呢,前几天总参找到巴登部长,希望战俘事务部和战争部宣传局能够合力考虑一下露沙战俘的改造工作。
也怪你小子太厉害了,之前伊普尔战役结束时,就弄了一套抨击乱给后方加工资的自由市场资本家说辞,弄得好几万布国战俘都恨上他们国内的自由投机商,愿意投降我国了。
现在,大约组织了3个师的布系各国战俘,填到了波兰战区填线防守,跟露沙人消耗,效果还不错。上面最近还为此夸你呢。
所以总参和战争部占这种小便宜有点上瘾了,想看看帝国手上的累计100多万露沙战俘,除了干活以外,能不能拉到西线跟法兰克人填线——让这些家伙打进攻性的硬仗,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是战线稳固的填线作战,只防御现有阵地、挖掘堑壕工事,打工兵坑道战,这些露沙战俘应该还是可以一用的,只要配上武器更精良的帝国精锐作在二线督战。就是不知道,怎么让那些露沙人自愿为帝国服务。”
鲁路修想了想,这事儿倒也有办法,虽然成功率不高,但好在没成本,而且基数大。而且自己好像还是帝国战争部的宣传局副局长(分管对外宣传工作),帮助战俘事务部的同事招降纳叛,本来也是自己的本职之一。
“这个我倒是有点办法,回头我写一份详尽的劝降计划吧,不是一朝一夕的。我觉得,首先要把那些战俘甄别一下,看看他们是否仇恨沙皇。在露沙国内,反对暴君的人二十多年前就不少了,还在越来越多。
如果战俘甄别出来是反对沙皇的,那就单独关一批营地,慢慢告诉他们只要为帝国服务,去填线防御法兰克人,将来时机成熟,就放他们回露沙国内,反对暴君。
如果战俘甄别出来是支持沙皇的,那也单独关另一批营地,告诉他们只要为帝国填线防御法兰克人,这几年可以抽烟喝伏特加,将来帝国逼迫暴君停战后,也能放他们回去收拾烂摊子。
具体说辞肯定没那么简单,我会慢慢梳理的,也会跟外宣处的同事一起参详。但思路就是这么个思路。”
这世上肯定再也没有谁能和鲁路修那样,知道如何利用不同派系的露沙人、反暴君和支持暴君的,去各自完成合适的任务了。
毕竟眼下还没有第二个人,能预测到数年后暴君会被本国人毙了。
不过这事儿不好细说,鲁路修自己心里有数,将来慢慢形成劝降话术文件就好了。
他并不期待这种甄别和针对性劝说,能拉拢到多少人。不过考虑到露沙人生死看淡的性子,只要给他们一点及时行乐的好处,或是画一点干掉暴君的饼,合作概率应该还是比布国人大一点。
帝国已经抓了一百多万露沙战俘,光是这次战役南线就抓了三十万左右。哪怕只能甄别出两三成的人愿意帮忙填线,那也能省出德玛尼亚本族三十万条人命。
至于这些填线部队用的武器,就用之前缴获的露沙武器弹药就行了,还不用耗费德玛尼亚的物资去生产,两全其美。
剩下近百万人,如果最后不肯合作,该服苦役种田就种田,该修铁路造钢铁厂火电厂电机厂、就针对性调拨过去。实在不行就挖战壕、搞运输。
公爵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就放心把这差事交给他了。
鲁路修接下任务,只是随口苦笑一声:“年初的时候,招降布国人的活儿干得好,还有点盼头,现在这个活儿更大,但办好了也没什么盼头。上面都已经卡我年限履历了,还是太年轻,锋芒太露也招人嫉恨。”
公爵当然听得出他话里的意思,这摆明了是觉得自己才名义25周岁、被人卡年龄限制升迁,无论是军衔的上校,还是行政职务的副局长,暂时都碰到天花板了。
爵位虽然给了巴里亚王国的世袭骑士爵,但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动了。偏偏鲁路修立功速度太快,老是变着法儿立,做事再多都没法升了。
好在公爵对他绝对信任,也为他想了除了军衔、行政职级和爵位以外的第四条、第五条酬勋的路子:
“瞧你这点出息,就盯着军衔和官阶!有些时候,衔和阶都是虚的,权才是实的。你的本事我清楚,就算你只是个上校,在我们第6集团军内部,只要你表现好,我给你超配实权怎么了?
我最近刚好在琢磨一个事儿,之前利沃夫战役,你不是救回来8万多人的盟国战俘么?4万多德玛尼亚人,还有4万波西米亚和其他族人。后来干掉露西南方面军,我们又救回2万多匈牙利战俘,加起来、再扣除利沃夫战役伤亡的,仍然有近10万人。
你原先带领的那个空降团,也算是把这10万人救出来的大恩人。我不想把这些战俘还给奥国人,想直接扣下由我们指挥,考虑到我巴里亚和奥国的特殊关系,这事儿也能办得下来,毕竟都是在跟同一个敌国作战,奥国的军队本来也愿意接受我们指挥。
所以,我打算把这10万人,编为一个编外的独立军,名义上不受我第6集团军直接管辖,但实际上会一直配合我第6集团军作战,所需军资装备也都由巴里亚王国财政承担。这样帝国将来万一想要抽调第6集团军部分部队去别的战区,好歹这10万人是抽不走的。
新独立军的军长,就由原集团军第2军军长、卡尔.柳德波特中将担任。你曾经的老上司,李斯特少将,也会调过去独立军,担任波西米亚师的师长。
而考虑到未来空降作战的机会越来越少、敌人会越来越防着伞兵,你那个空降团以后也没什么表现机会了,还是渐渐改作别的部队吧。名义上,我可以给你一个‘教导空降师’的名头,但实际上人员只能有2个团,相当于别国的旅。
然后,把这个师划入独立军,作为那10万人部队的最初核心骨干。因为那10万战俘绝大多数都是救出来的,而且你也带着他们打过利沃夫,把你那个团编进这个独立军,才能更好地确保独立军的忠诚度。
另外,我已经跟被你救出来的库斯马内克中将谈过了,他也对奥国的陆军体系心灰意冷了,愿意跟着帝国一起战斗,毕竟他名字里也带冯,他也是德玛尼亚族的贵族。所以,我暂时打算让他先担任独立军的副军长。
我是相信他的能力和忠诚度的,但其他人未必相信。先让卡尔当几个月军长,到时候再调走,让库斯马内克继续当他的独立军军长好了。到时候,再把李斯特提拔上来当副军长,而你说不定到时候就能实打实统帅一个满编师了——只要你们在后续的秋季攻势中表现够好。”
鲁普雷希特公爵一番画饼,把鲁路修后续的军职前途描绘得非常灿烂。
军衔、职级、爵位确实不能提了,但实权是可以提的。哪怕他还是上校,只要在公爵手下做事,公爵想让他实际上带领一个旅就能带一个旅,想让他带一个师就能带一个师。
实权的增长,也远不如直接升军衔那么敏感,事急从权超配一两级也没什么问题。 鲁路修听了这番许诺,才愈发提起精神来,表示一定会好好干,绝对在后续战役中再接再厉。
其他非军务的工作,自己也一定上心。
……
此后十余日,鲁路修就忙着公爵交办的事情,以及配合古斯塔夫.克虏伯和巴登部长,在鲁尔区筹建大规模的低成本劣质钢厂和“大众”火车皮厂,还有新的火电站、电炉炼钢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