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暗涛汹涌(二) - 芭蕉雨 - 辞舣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芭蕉雨 >

☆、【章三】暗涛汹涌(二)

张百忍看着窗外的一池莲花,幽幽道:“敖广,朕和你也算是万年的朋友了。有些话,朕也想与你说说。杨戬与李靖一文一武,原本文官掌印,朕是再放心不过,然而杨戬调兵遣将的才能,甚至高于李靖。朕这心里,真是不舒服啊。”

敖广摇了摇头:“陛下多虑了。虽然杨戬有将才,但他并无与陛下争夺三界之野心。当初陛下将虎符之一交于他手,他也从未擅自动过一兵一卒。倒是李靖,他的忠心,实在令人生疑。”

“无怪你如此看待李靖,他当初便是从纣王阵营,转投文王的。”张百忍道,“现在杨戬没有法力,朕忧心李靖功高盖主;但杨戬若是恢复法力,朕……”

高处不胜寒,身处高位,难免要防着身旁的每个人,只为了这个君临天下的位子。

“陛下还是无法忘记当年的恩怨吧,”敖广谨慎地衡量着自己的说辞,生怕因为说错了一个字而被张百忍记恨,“陛下是身不由己,杨戬也是本能所趋。其实当年的事,互有牵连,却无人得利,所以并没有谁对谁错。陛下为何仍然困惑于此,画地为牢呢?”

话音落下,却是一片默然。敖广低眉立在原地,这压抑而可怕的沉默中,他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咚咚作响。不知不觉中,冷汗已经渗透背脊,额上亦落下汗水来。

半晌,张百忍终于冷笑着接下了敖广的话:“历数天上人间,也只有你敖广敢这样对朕说话了。不错,你说的都对。但是,朕恐怕就要在这个牢里困死了……”

敖广松了一口气,还想说些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了。伴君如伴虎,朋友算什么?他们之间更多的还是君臣关系。张百忍的阴晴不定,敖广知之甚久,但他天生为人坦白,忠君为民,为官万年不改初衷,这也正是张百忍欣赏他,不会轻易对他动手的原因。

黑狗伏在张百忍脚下,顺从地轻摇着尾巴,人事无知。

如果能像它一样,什么都忘了,那也好了。张百忍拍了拍它的头,起身道:“敖广,陪朕去看看杨戬。”

……

孙悟空一行人将那些法宝往包袱里一裹,便腾云驾雾回到了杨府。哪吒心中有惑却无以问出,吃过饭便走了,借口说要迎李靖战胜归来。孙悟空则趁人不注意,偷偷去了杨戬所在的落英庭,将断云戟交给杨戬。忽而看见窗台上立着一只雄鹰,忙问:“杨小圣,这可是你家养的那只逆天鹰?”

杨戬端详着断云戟,还未回答,逆天鹰便有些紧张地长鸣了一声。孙悟空抚掌大笑:“你以为不说话,俺老孙就不认得你?你可不就是当年那只想方设法要吃我师父的逆天鹰么?!”

逆天鹰闻言,也不装了,愠道:“当年是谁大闹天宫,害得杨戬在灌江口都住不安稳的?”

“你这老鹰,好不讲理,当年俺老孙是不懂事,闹了天宫,但去请杨小圣来帮忙的是玉帝老儿,可不是俺老孙呀!你怎好意思把这事往俺身上推?”虽然此事早就计较过三番五次,现在再次提起,孙悟空却还是气不打一处来,“再说,取经时俺老孙已经和杨小圣做了好兄弟了,你那时候才来算大闹天宫的旧账,也未免太无耻了吧!”

逆天鹰顿时扇着翅膀叫道:“你说谁无耻?本座放走唐僧,是看杨戬的面子,你若不服,我们再分一次胜负!”

这两人好似天生的冤家对头一样,见了面就喊打喊杀,甚至比孙悟空和杨戬还要不对盘,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杨戬见怪不怪,却把这些话都听在耳里,此时眼看着他们就要大打出手,终于出声阻止道:“逆天鹰,你去探探附近有没有玉帝的眼线。”

逆天鹰无奈,主人之命不敢不从,只得忿忿不平地飞离。孙悟空则得意洋洋,往旁边椅子上一跳,半坐半躺、舒舒服服地喝起茶来。

被孙悟空随意扔在桌上的断云戟,乍看之下似乎与凡铁无异。它曾是鸿钧老祖用于封印妖魔之物,后来妖魔身死,断云戟便自封印脱离,流落凡间,却不想竟然被那黄牛精夺去。如今,断云戟刀刃仍然未开,故看来平凡,实则寒气逼人,戟上龙纹如活物一般灵动,“断云戟”三字字字鲜红,仿佛渗着献血。如此神兵,一旦开锋,必然天地色变,鬼哭神嚎,三界都要历经一番新旧更替。

片刻后,逆天鹰便回到房中,说道:“四处无人,也没有耳目,是安全的。”

杨戬神色凛然,他已经知道文曲星君来过,隐约能猜到玉帝这样做法的原因。但对他而言,危机仍然存在。

张百忍不是个能够信守诺言的人,他今天把断云戟交给杨戬,明天又可能会后悔,而且他应该是最为忌惮杨戬的人,却不从中阻挠,其中的原因还不得而知。无论如何,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将三首蛟自卧龙潭中救出,这将是他取回法力的第一步。

“凭三首蛟的法力,究竟是谁将三首蛟封印在卧龙潭底?莫非是……”逆天鹰自言自语着,看了一眼杨戬,沉吟道,“莫非他是心甘情愿被封印的?”

……

“这傻鸟,”张百忍靠着椅背,对一旁的敖广笑道,“三界之中,能封印得了三首蛟的大有人在,但他被封印时如此平静,甚至可说神不知鬼不觉,这般人物,可不是只有一个杨戬么?”

敖广频频称是。镜中的杨戬并未回答逆天鹰,只是命他将断云戟藏起来,又提笔蘸墨,似乎想要书写,可他的手却仿佛拿起了千斤重物一般,颤抖得厉害。敖广心生疑惑,这到底是怎么了?虽然没了法力,杨戬毕竟还是肉身成圣,怎可能连笔都拿不稳?正猜测时,白纸上已经落下了几滴墨水。逆天鹰忙把弄脏的纸叼走,这时杨戬这才勉强控制住了毛笔的走向,在纸上画出了一张符咒。

孙悟空也觉得好奇,凑上前一看,皱眉道:“这什么鬼画符,俺老孙怎么看不懂?”

杨戬放下了笔,右手却还有些不受控制地发着抖:“麻烦大圣帮杨戬将这符咒交给观音菩萨,请他为之开光。”

天庭之上,敖广虽然心有疑窦,却不敢言,只盯着镜中画面看。张百忍却问道:“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敖广吃了一惊,忙拘礼道:“老臣确实不明白杨戬画的是什么东西。”

真是聪明啊,敖广,永远不会对不该知道的东西好奇。张百忍一时居然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哀,唯叹道:“那是一种阐教禁术,当初杨戬正是以这种禁术将三首蛟封印于卧龙潭。如今他没了法力,自然只能找阐教的人帮忙开光,才能配合断云戟破封印,释放三首蛟。呵……想来他当年也是没有料到自己居然会法力尽失吧。”

敖广怔了怔,道:“陛下英明。”观音菩萨出身阐教,天界自然无人不晓。

张百忍却没再看他一眼,只盯着镜中的杨戬,自语一般叹道:“看看他,那眉眼,和瑶姬有多像,和朕年轻时又有多像。如果朕的四子还活着,也会和他相似吧。”

敖广不敢应声,又不能当没听见,只能低着头,一声不响地听着。

“敖广,”张百忍道,“你觉得杨戬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个什么样的人?敖广大骇,虽然早知玉帝和杨戬不和,但从方才玉帝的话来看,他对自己与杨戬之间的那份血缘关系似乎根本难以割舍。他该说杨戬的不好么,还是适当说些杨戬的好处?但玉帝向来讨厌两面逢迎的人,敖广心里清楚得很。幸而他还未开口,张百忍便又说道:“你看他,像个有福之人么?”

敖广下意识地看了看杨戬,道:“老臣以为……杨戬和陛下不像。陛下洪福齐天,但杨戬……恕老臣冒昧,光看面相,杨戬生来福薄啊。”

“生来福薄……说得好,”张百忍道,“是朕改了他的命。若不是朕,他也不会到如今这个地步。世人皆说朕毁了杨家,但朕却觉得,朕真正毁了的,只是一个杨戬。朕也不是冷血之人,将断云戟让给杨戬,乃是给他一条活路,让他能够回到天庭来,助朕一臂之力。”他说着,忽而笑了,看向身边低眉顺目的敖广,“如果他做得好,朕自然会让他再见瑶姬一面。”

“……陛下……陛下是说,长公主她……”敖广脸色发白,一时连话都说不清了。张百忍含笑点了点头,往他肩上拍了两下,低声道:“朕希望,你能让杨戬知道朕的这番心意。”

敖广正不知所措时,天奴传报说李靖得胜归来。片刻,李靖大步走进宝殿,下跪交出虎符,又禀报战况。自从杨戬失势,李靖奉旨出征,捷报频传,天庭终于再没有人能压得住李靖的威望。东西天庭的矛盾向来存在,激化后也与人间的处理方式无甚区别,只不过伤亡更大而已。李靖这名武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终于崭露头角。杨戬带兵以狡诈著名,而李靖则以刚硬拔萃。天兵天将私下风传,如果杨戬与李靖开战,杨戬就算得胜,那也必定是胜之不武,李靖如今之人心所向可见一斑。

张百忍命敖广退下,随后却不问李靖具体的战况,只说道:“你在数百年前就与朕提过,此前又曾上书,要以断云戟对抗三首蛟,用以钳制杨戬。近日朕听到消息,说断云戟已被一头黄牛精夺去了……”

李靖听说有断云戟的消息,自然激动,忙道:“一头黄牛精罢了,在小神看来不足为患。小神这便下凡将他擒来,夺回断云戟。”

“慢着,……李靖,你何必这么着急呢?你立了大功,朕还要好好犒赏你。”

立功领赏,这本是最寻常不过的,李靖却偏偏从这话里听出了一丝若隐若现的寒意。他吸了口冷气,推辞道:“陛下过奖了,小神不要奖赏,只愿为陛下分忧。”

张百忍死盯着他那诚惶诚恐的模样,心中疑窦未消,肃杀之意却渐渐收敛:“哦?李将军能如此为朕着想,朕心甚慰。如今你已官居二品,历来从未有武将能获此等殊荣,朕也不好破这个先例。朕便奖赏你一些金银珠宝,俗是俗了些,但还望李将军千万不要嫌弃。”

李靖哪里敢说半个字不满,忙磕头谢恩,随后又问起黄牛精的所在,毕竟这是他彻底压制杨戬的捷径,一旦错过,将来三首蛟重现三界,不需要等到杨戬东山再起,有三首蛟在身边的杨戬就已经够可怕了。张百忍的态度终于没了之前的暧昧,将事情大致说了一遍,并且告知杨戬所在。李靖得到消息,经过玉帝允许,即刻带了一百人下凡,先一步寻到杨府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