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一】大势已去(一)
直到多年后,是夜皇宫天穹所现异象仍为人惊艳,关于它的各色离奇的传说故事亦是数不胜数。据称,当时原本平静的夜空骤然被强烈的光芒照亮,几乎将整个皇宫都染成了无比澄澈的青碧色。转瞬间一片祥云自宫中迅速升腾而起,云上隐有层叠起伏的山峦河川的轮廓,烈风中似是夹杂着兵刃的铮然鸣声。一时间居住在皇宫外围的人们纷纷从睡梦中惊醒,翘首仰望这从天而降的异象。
但是这异象并未持续太久。几乎还未到半盏茶的时间,那青碧色光芒便渐渐熄灭,祥云也在倏忽间如急坠而下的雪堆一样,彻底崩裂、消散了。
一时间,暗黑的天穹沉静如初,仿佛什么也未发生过。人群中隐隐传来了惊叹之声,窃窃低语渐渐变成哗然一片。
凡人并不会知道这天夜里究竟发生了何等大事――这一战甚至惊动了远在九十九重天的女娲娘娘。她掐指一算,大惊之下急忙腾云下到九重天庭。此时天庭已乱作一团,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人连道袍都穿得歪歪扭扭,一脚深一脚浅争先恐后地跑进南天门来。见女娲来了,太上老君一甩拂尘,全然顾不上自己平日里那仙风道骨的形象,连声道:“娘娘,麻烦速到瑶池!玉皇大帝已经化出龙形,恐怕性命不保!”
“……你将还魂仙丹赠予他,便可救他性命。”女娲语气淡淡,“但他身为三界之主,竟做出此等事来,私心不可谓不重,品性不可谓不恶!若非杨戬事先将山河社稷图置于西王母梦境中,令他中了圈套,也许他的下一步计划就是打上九十九重天,取我而代之!”
“……这,老朽也不知他是如何打算啊!”老君懊恼道,“不过好在娘娘当初将山河社稷图与宝莲灯赐予杨戬杨婵两兄妹,否则今天……哎!”
女娲摇头道:“我并未料到今日……”更不知道这两兄妹竟然会拼了命去保护西王母。毁了两件神器倒是小事,从张百忍手底下保住了西王母的精元才是大功一件。
“老君,大约还要劳烦你去一趟凡间,”女娲将袖中圣药递给他,“此药有起死回生之效,能起死人、肉白骨。给杨戬、杨婵二人用足矣。”
太上老君一边答应,一边想这回张百忍得罪女娲可不浅,虽有圣药却宁愿给杨家那两个小辈,也不肯给张百忍用半颗。不过这也是张百忍自作孽不可活,怪不得别人。
……
杨戬骤然停住了脚步,身后一对兄妹闷头闷脑接连撞在他腿上,摸着脑袋坐在地上,却一点声音也未发出。待他看清楚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再回身去看时,他们已经牵着手走远了,脸上似是带着笑意的。
这里四处都充斥着诡异的岑寂。没有声音,也没有第三种色彩。杨戬顺着脚下的小路走了两步,也未听见自己的脚步声。
周围似乎有风。杨戬一路向前,越走越感到这里似曾相识。直到眼前出现了一间木屋,就在篱笆圈起的小院里,那熟悉的身影推门而出,对杨戬温和地笑了:“二郎,你回来了。”
她是瑶姬。
那一瞬杨戬的脑海中是一片可怖的空白。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他没能开口回应,怔怔地愣了半晌,竟然在门外徘徊起来。
他这样子倒是极少见的。瑶姬噗嗤笑了出来:“你只身闯进南天门、凌霄宝殿时,可有过片刻犹豫?怎么家里这小木屋,你反而不敢进来?”
杨戬闻言,硬生生强迫自己迈进了“家门”。屋内陈设十分简单朴素,瑶姬给他沏了一杯热茶,拢衣与他面对面坐了下来。
“茶叶都是些碎末,小户人家,你也别嫌弃,”瑶姬见杨戬接了茶杯不吭声,便含笑道,“怎么了,你不怕天不怕地,却怕娘亲?你能说服女娲娘娘与你合作改天条,在娘亲面前却如此拘谨,我这个娘做得真有些失败……”说到此处,她轻轻地叹了口气,“但我的确是个不负责任的母亲。你们兄妹俩这么多年走下来,全靠相互扶持,而我从来也未帮助过你们半分。早年我对你亦有成见,这让三娘多年来对你不够认同,害你几次险些殒命。现在看来,是我大错特错了……”
“我不是想听你说这些,都过去了,”杨戬低声道,“我只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他的话生生被打断了。瑶姬那冰凉的手掌覆上了他的脸颊,仿佛极轻微地颤抖着:“娘知道你是不习惯和娘相处。没关系,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无论你说什么,娘都给你保密。就算你还像小时候那样任性闯祸,娘也不会告诉你爹或三娘的。”
她原本是想缓解杨戬的情绪,可她说完,自己的眼眶却红了。杨戬将她的手握在掌心,在她手背上轻轻地拍着:“……娘,你别太难过了。你和爹生活在这里?”
说起丈夫,瑶姬抹去眼角的泪珠,强笑道:“他早已投胎转世不知多少回了。这里只有我一个人。方才你看到的那对兄妹,是我照着你和三娘的样子,变出来陪我的。而这个虚空世界,也是由我捏造出来的。”
原来此处并非地狱。杨戬问道:“那我又怎么会在这里?娘亲可看见三妹了?”
“她已回去了,”瑶姬轻声道,“我想单独见见你,所以叫她先走了。此处虽是由我捏造,但可保你性命。你在这里等到得救那日,便可回去。到时娘亲绝不会多留你半刻。”
在这个无声的寂静世界里,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几乎无法察觉任何流逝的迹象。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没有风起云动之变,四处仿佛写满了“寂寞”二字。这里比无边无际的天庭更显寂寥,天庭至少能看到风云变幻,能听见更漏那断续的声音;但这里,什么也没有。
瑶姬告诉杨戬,她在这里多数时候无事可做,三千年来已将门口那株梅树上的梅花数了无数遍,连每一朵梅花的花瓣都记得清清楚楚了。
她甚至也知道屋前的篱笆有几片叶子,家中的屋顶有几条木纹。度日如年的她却从未想过轻易离去,因为她不愿就此与她的一双儿女永诀。
她告诉杨戬,其实她并不是“完整”的瑶姬。她只是瑶姬当初作为天眼主人时,留下的一缕神识;而真正的瑶姬早已烟消云散,不可能再回到三界中来。
她询问杨戬有关她的丈夫和大儿子的事,问他们的每一世是否安好。杨戬面沉如水,不为所动道,起初几世他亲自去关照过,至于现在活得怎么样,他已经不知道了。
仙凡毕竟疏远,如此做法也无可厚非。瑶姬又问他将来作何打算。杨戬却一时无从作答,思索片刻方答道:“张百忍伤势不轻,对王母不会再有威胁。将来只需等太子继位,我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说出“功成身退”四字时,他还略有犹疑。此前他很少会考虑自己的结局,反而极端看重事情的结果。这大约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实力有非常明确的认知,也对自己的生死不甚关心。
“若是三娘不回来,你是不是怀了与张百忍同归于尽的念头?”
见杨戬默然不答,瑶姬便已猜到了他的心思,叹道:“你这般懂事,我很高兴。若西王母死了,这三界失去平衡,迟早覆亡,到时不仅是凡人,即便是神鬼都将魂飞魄散。张百忍不顾天道,强行挑衅,一旦让他成功,后果不堪设想……”她说罢,看向儿子那清俊的侧脸,微微笑道,“但是你也别忘了多想想你自己……还有你妹妹。她若没了你的庇护,要如何应对张百忍?他们一家都在你的羽翼之下。”
这些道理,杨戬从来心知肚明,也从未忘怀。他活着,是为了杨家,为了妹妹,为了外甥……也可以是为了三界。但从来也不是为了自己。
他答应下来,眼中毫无波澜,显然也未觉出哪里不对。瑶姬脸上却掠过了一丝悲意,几次欲言又止,最终红了眼眶,独自回了屋子里去。
杨戬只当她站累了,也未想着要陪她进去。他本来就不知如何面对母亲,他已经三千多岁了,但是“母亲”这个角色在他的生命中只存在了几年,要论感情多深,恐怕是难于开口的;联系他们的与其说是“亲情”,倒不如说是“血缘”。
放眼望去是一片惨淡的麦田,死气沉沉的看不出一丝生机。当他独自伫立在梅树下,他脑海中掠过的便是那般看似冷血的念头。而这个念头在他心中也不过是停留了一瞬,他的心思便到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去,诸如杨婵和逆天鹰的伤势,三首蛟或许已经来信,而皇后身边有闻焕照应,大约不会出意外……相对而言,他反而更担心穆庭正的行动。
时光一寸一寸走得毫无踪迹,不知过去多久,灰暗的天空突然由远及近,传来阵阵龙吟,声音断断续续,听来十分萎靡不振。瑶姬闻声而来,遥望着天际,又看向杨戬,道:“……你该走了。”
这龙吟仿佛一片利刃,转瞬间将这片虚空的死寂撕成了两半,也将杨戬与瑶姬的距离生生拉得更远。杨戬还未来得及细想,身体已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淡。瑶姬望着他渐渐消失的身影,突然情绪失控一般伸手去拉他――而同一时刻,杨戬也伸出了手,想要握住瑶姬的。但最终,他们也未能互相触碰到半片衣角。
“你是我生的,也是我救的――”最后一瞬,他只看见瑶姬眼角晶莹的泪水,只听她高声道,“你的命是我的,我要你好好地活下去!”
这一刻,杨戬恍惚地明白过来,原来瑶姬此来并不只是为了救他一命;更是为了救他这一生。
明亮的阳光投进房内,昔日熟悉的桌椅橱柜都被镀上了一层微亮的金色。
时间应该是傍晚了。“吱呀”一声,蓝衣女子推门而入,看身形仿佛清减了不少。她大约也未有什么心思打扮自己,一个有夫之妇,竟然连发髻都未梳好,长发松松垮垮地落在腰间,仿佛回到了她待字闺中的时候。
她关了门,转身看向杨戬。随即眼神一亮,脸上笑了,泪水却滑落下来:“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