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一】大势已去(二)
……
后来杨戬才知道,那天金龙回天之后,他和杨婵两人是被梅山六圣匆忙送回府上的,并未让任何人看见。但当时的异象仍然惊动了穆庭正,好在他只是差人来问了问状况,自己并未出面。而第二天皇后照常早朝,一切都平静得仿佛什么也未发生。
但就是从这平静之中,穆庭正察觉了异常。他知道赵元升向来是个尊崇道教的人,夜里那般异象他绝不可能毫不知觉。而在上朝时,他竟然平静如斯,连半句也未提及昨夜之事。当穆庭正试探去问时,他不但未有半分激动兴奋,反急于转移话题。但穆庭正尽管心存疑窦,却不敢贸然试探,又亲自到杨戬府上来探病。杨婵和逆天鹰当时伤势沉重,又怕引起怀疑,便索性闭门不出,就当没这两人,最终还是梅山老三老四在家中主持大局,说是旧疾复发,勉强把穆庭正瞒过了。临走前,穆庭正特地眉眼含笑地拉着燕菲菲说了些话,众人猜测,他多半是在嘱咐她继续监视杨戬。
服下太上老君送来的灵药后,杨戬三天后便能下床走动,甚至“秘密”和穆庭正见了一面。穆庭正将闻新流放之事告诉杨戬,意在试探他的态度。但杨戬显然不会被他抓住把柄,只轻飘飘一点头便带过去了。穆庭正再问时,他便反问是否要派人将闻新诛杀在流放路上。
此问甚得他心。杨戬看穿他心底所想,便叫来家仆,叫他快马加鞭去雇个江湖杀手过来。
“便仍然挑那一个吧。”穆庭正似是很满意,微笑着说,“代号是零三么?”
他说的“那一个”,旁人可能不知,杨戬和他却心知肚明,就是杀死太子的那一个。他说罢了,家仆偷偷瞅一眼杨戬,见他未有表态,便当作默认,沉默地躬身退下了。
穆庭正便又询问起杨戬的身体来,做出岳父关切女婿的模样,又送上了他珍藏的一株人参,说是给他补补气血。两人随口说了些家长里短的话,倒也有些像一家人。
两人说话间,天色渐渐晚了。穆庭正一捋胡子,两眼精光乍现,道:“你有否感觉到,现在这个皇帝,似有异常?”
杨戬心下一沉,故作紧张道:“有何异常?”
“异常之处,便是……他似是对飞升成仙一事,全然不感兴趣了。”穆庭正道,“他以前每天心心念念想的,不就是飞升?而半个多月前,皇宫出了那么大的事,他竟然毫无感觉,一次也未主动提起……”
他说到此处,看着杨戬的脸色,突然神情一松,便笑了起来,一拍杨戬的手背道:“你别紧张,我还没确定这皇帝是真是假。如果是假的,这就是个绝好的机会。届时宫中大乱,闻新又死,便无人能阻挡我了。”
杨戬凝视着他的笑容,慢慢地跟着他笑了。他气色惨淡却不显颓败,形容虚弱却毫不萎靡,此刻这一笑也丝毫不减容色。
美人在骨不在皮,这话的确是有道理的。
这念头无端从穆庭正脑海中一掠而过,很快便消失了。他对杨戬道:“这几天你就先好好在家里养病,我会为你想办法找来最好的大夫。但是该做的事情,你还是得帮我留意着。”
他特别强调的,就是杀闻新的事。杨戬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叫来逆天鹰将穆庭正送了出去。
……
伤势完全痊愈的时候,约莫是夏至时分。不久后连续下了三五天的下雨,直到小暑当日雨势突然增大,最终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收尾。
酷暑就这样隆重地来临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前线捷报,说是打了胜仗,生擒了一个贵族。虽然这场拉锯战历时数月,中途波折颇多,有几次甚至犯下幼稚错误,险些叫敌军破城而入,死伤者甚多,更有粮草不济之危,但最终奇迹般的胜利,还是令不少士兵对那位新来的年轻将领生出好奇和仰慕之心。但奇怪的是此人不仅相貌丑陋,而且所有人对他的来历讳莫如深,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
但这个消息对穆庭正来说,并不算什么大新闻。因为一场更加激烈的暴风雨就要开始了。
穆庭正在宫中眼线广布,一日意外从御书房外经过,却看见了十分古怪的一幕。子时已过,御书房里只亮着一点微弱的灯光,两条影子扭曲地投在窗上。但男女有别,何况宫中二主的衣着极有辨识度,那宫女一看便知是皇帝与皇后正在书房内秉烛夜谈。但那两条影子的模样十分古怪,她起初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事后回想,猛然间寒毛直竖,生生出了一身冷汗。
――自古以来,皇帝再怎么宠爱皇后,都不可能让皇后坐在主位,而自己十分谦卑地站在一旁,低头弓腰替她研墨。
这是绝不应该发生的事。她想通这一切后,立即将消息告诉了穆庭正。此事入耳的瞬间,穆庭正眼前一黑,脸色顿时转为青白,崩溃般瘫坐在了地上,仿佛刹那间经历了生死。
他的寿辰刚刚过去不久。他记得当时皇帝有多么重视,给了他多少特许,杨戬又送了多重的寿礼;他也记得皇帝以炼丹为由,拒绝了他的多次求见,并放话让他负责一切事务。他要拨款“赈灾”,皇帝看也不看一眼便给他批了,哪怕闻焕公然和他叫板,质疑他刻意夸大灾情,意在从中牟利;他利用职位之便杀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家属上报京官以求公道,闻焕将此事禀报皇帝,但皇帝硬生生帮他压了下去,又叫太监传口谕过来,嘱咐他忠君之事,切莫辜负他的一片苦心。
从这些行事风格来看,这个皇帝分明还与从前那个赵元升一模一样。但是,他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掉包的?是杨戬得知他怀疑皇帝之前,还是之后?
如果皇后知道皇上已经不是赵元升,那么闻焕不可能不知道。也就是说,过去的一切都只是一场计谋,而他竟然沉浸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彻底消除了对皇帝的疑心。
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构不成他质疑杨戬的理由。何况他并不相信,杨戬竟有能力将皇帝调包――他几乎没有和皇帝独处的机会,即便是数月前皇帝中风那一次,也有他亲自守在外面。除非杨戬有通天彻地之术,否则就是痴人说梦。
但皇帝仍然已经换了人,就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但穆庭正有种诡异的感觉,那就是杨戬是知道的,他应该一早就知道。他心底突然对“杨戬”这两个字生出一种极大的恐惧感,原来杨戬平日里那事不关己的冷傲态度,并不是刻意装出来的清高;他只是自始至终都站在局外,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他们局内人的生死,在他看来,或许只是一场戏而已?
穆庭正几乎在园中徘徊了一整夜,脑海中一片混乱。皇帝从外表看来还是那个皇帝,他也没有证据向他人证明已经换人。而在这背后,必定藏着阴谋,矛头指向的八成就是他自己。为今之计,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找出真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二是杀了这个假皇帝。但是要杀皇帝谈何容易,若不举兵造反,几乎不可能成功。而一旦造反,便意味着以命相搏。
何况,事已至此,真正的赵元升很可能已经死了。而他唯一的优势,便是还未有任何人知道,他已经意识到赵元升不在了。
他只有先下手为强。
……
历年来,皇帝寿辰祭天,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正巧赵元升热衷修仙,因此每年都对祭天一事重视非常。今年的“赵元升”在皇后、闻焕等人的提醒下,自然也不例外,八月初五的诞辰,他从四月中旬就差人准备。穆庭正为了讨好他,特地派人从西域买了一只头上长角的骆驼来,说是天神下凡,意在指引迷途。但此一时彼一时,康安裕哪里会受他蛊惑,前脚还对着骆驼啧啧称赞,后脚一到杨戬面前,就极为不屑地皱眉道:“我跟着二爷,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没见过,一头骆驼也敢拿给我看,真不知好歹。”
他说这话的时候,杨戬还重伤未愈,天气又是乍暖还寒的暮春时节,杨婵不让他出门吹风,整天就把他关在屋子里,点着炉子,只有远离床铺的另一头的雕花小窗开着一丝丝缝隙。杨戬披着一张厚而软的狐皮大氅靠在床头,唇色苍白甚至有些干裂的痕迹,但脸色却不算太差。他手里也不知道正玩着些什么,将那东西来回捏了一圈,悠然道:“送你骆驼还不好……起码是有心的。不过他既然肯为你找来长角的骆驼,何不叫他再送一些更值钱的?”
康安裕一听杨戬这口气就浑身发毛。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现在张百忍受了重伤还在垂死挣扎,定然不会再阻挠他,于是他的对手就只剩下穆庭正一个人。而对穆庭正,他已经占尽优势,只是穆庭正现在还不知道而已。再加上现在他在家里养伤,整天闲得发慌,若不动脑筋折腾对手,他可能就真的要无事可做了。
“……那二爷觉得我该怎么做?”康安裕很识相,“再问他要点什么?是希世奇珍,或神器法宝?”
但这些东西杨戬是不会稀罕的。他想也没想便答道:“你去叫他抓只会说话的猴子来。”
“……”会说话的猴子,普天之下只有四只,最有名的那只便是孙悟空了。以杨戬和孙悟空的关系……偶尔给他使个绊子,也无可厚非。康安裕非常单纯地想道,然后极其实诚地答应下来,接着又说了些宫中的琐事。说到半途,杨婵推门进来,向康安裕盈盈一笑,便问杨戬冷不冷、累不累。看见杨戬手里那东西,又问是哪个姑娘给他的红豆,她如今身在何方等等,似乎完全忘了杨戬已是有了家室的人了。
两人闲聊了几句,又说到穆庭正送的那只骆驼。杨婵一听便笑得非常开心,直言活了三千年还未见过骆驼,有机会要到皇宫里去见上一见。康安裕还在犹豫,杨婵没有法力该如何带她进宫,却听杨戬道:“若老大不肯,二哥亲自带你去。”
杨婵笑道:“那可是抗旨。二哥你敢去,我可不敢去。”
康安裕一时插不上话。他已经不记得这兄妹俩上一次这样毫无间隙地说话,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杨婵在房里只逗留了一阵,大约是看康安裕在,尽快离开了。于是康安裕勉强回了神,想到一件要紧事,郑重道:“曲衡处可有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