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见到容芷,李德全躬身…… - 清穿大福晋的那些五彩缤纷的日常 - 桃花仙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0章见到容芷,李德全躬身……

第110章见到容芷,李德全躬身……

见到容芷,李德全躬身行礼,脸上堆满了和煦又带着点神秘的笑容:“奴才给大福晋请安!扰了福晋清净,奴才该死。实在是万岁爷有口谕,需奴才亲口传达给福晋您。”

容芷定了定神:“李谙达请讲。”

李德全清了清嗓子,学着康熙那中气已足、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腔调,朗声道:“万岁爷口谕:直亲王福晋容氏,此次南巡,着你与老四、老七、老十家的福晋随驾伺候。另,”

他顿了顿,脸上的笑容加深,带着明显的喜气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弘昱、塔娜,朕的两个小皇孙、小皇孙女,聪慧可人,朕心甚慰。此去江南,路途虽遥,然风光甚好,正宜开眼界、长见识。着他二人,务必随行!好生看顾着!”

口谕宣完,李德全又恢复了那副笑眯眯的恭敬模样:“大福晋,您听真着了?万岁爷可是亲口点了两位小主子的名儿!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和体面啊!”

容芷整个人都懵了,脑子里嗡嗡的,只剩下“弘昱、塔娜务必随行”这几个字在反复回响。

她想过胤禔会去,想过自己作为亲王福晋很可能也要随行伺候(毕竟其他几位阿哥福晋也点了名),但她万万没想到,康熙会点名要带上两个才五岁多点的孩子!还是唯二的皇孙皇孙女!

这……这路上舟车劳顿,规矩森严,万一磕着碰着,或者水土不服……容芷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这可跟自己之前带着他们去江南游玩不一样,在康熙面前可是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的。

“李谙达……这……孩子们年幼,路途遥远……”容芷下意识地想婉拒。

“哎哟我的好福晋!”

李德全连忙摆手,压低声音,脸上带着“您可别不识擡举”的劝解,“万岁爷金口玉言,那是真真儿喜欢两位小主子!您是没见着,万岁爷提起小阿哥翻书认字那股子认真劲儿,提起小格格那活泼可爱的模样,龙颜大悦啊!说了,有嬷嬷乳母跟着,有太医随行,定会妥妥当当的。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这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

话说到这份上,容芷还能说什么?只能赶紧谢恩,又塞了个沉甸甸的荷包给李德全:“多谢谙达跑这一趟,辛苦了。”

送走了宫里的人,容芷站在前厅,还有点回不过神。胤禔下朝回来,正好撞见她这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怎么了?宫里来人了?”胤禔脱下朝冠递给下人。

容芷把口谕内容一说,末了叹口气:“……皇阿玛怎么想起带他俩了?这一路上,可怎么是好?”

胤禔听完,也是愣了一瞬,随即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无奈、好笑和一丝隐秘骄傲的复杂表情。他揉了揉眉心,叹道:“皇阿玛这是……嫌路上不够热闹啊!我听说上次咱们出门,皇阿玛每天都能收到暗报,据说很感兴趣,想必这次也是想起上回的事了。”

他想起康熙近来对弘昱那股子较真劲儿和塔娜天真烂漫的喜爱,又觉得这旨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罢了罢了,既是皇阿玛的意思,带上就带上吧。多带些得力的人手,仔细些便是。正好,也让他们出去见见世面。”

夫妻俩正说着话,后院就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和哒哒哒的跑步声!

“下江南!塔娜要下江南啦!”

只见塔娜像一颗发射出来的小炮弹,穿着一身嫩粉色的夹袄,小脸兴奋得通红,头上两个小揪揪随着她的奔跑一颠一颠,像两只雀跃的小鸟。

她像阵小旋风似的冲进前厅,一头扑进容芷怀里,抱着她的腿又蹦又跳,“额娘额娘!塔娜要坐大船!买花衣裳!买好多好多甜甜的点心!”显然,小丫头已经从兴奋过度的嬷嬷那里听到了消息。

紧随其后的是弘昱。他倒没有跑,但脚步明显比平时快了许多,小胸脯微微起伏,显然也听到了消息。

他努力维持着镇定,走到胤禔和容芷面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阿玛,额娘。”然后,他那双黑葡萄似的眼睛亮得惊人,努力压着兴奋,小脸绷着,用一种故作老成的口吻说。

“皇玛法圣明。江南乃人文荟萃、鱼米丰饶之地,此行正可开阔眼界,印证书中地理风物。儿臣方才已命人取来《水经注》及《舆地纪胜》,需提前研习水道舆情,以备不虞。”说着,他还从身后拿出一本厚厚的、显然不是他这个年纪该看的线装书,封面上赫然是《水经注》三个大字。

容芷:“……”

胤禔:“……”

夫妻俩看着眼前这对反差巨大的龙凤胎——一个兴奋得恨不得原地起飞,一个已经开始研究《水经注》做“行前攻略”——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心头那点担忧也被这活宝儿女冲淡了不少。

南巡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整个直亲王府都忙碌起来。主子们随驾,需要准备的东西海了去了。容芷更是忙得脚不沾地。除了她和胤禔的行李,两个孩子的吃穿用度、随行伺候的嬷嬷乳母丫鬟太监的安置、路上可能用到的药材、应急物品……桩桩件件都要她亲自过目安排。

这日,隔壁的四福晋乌拉那拉氏过来串门,名义上是商量南巡路上女眷们相互照应的事宜,实则也是找个由头说说话,缓解一下首次随驾远行的紧张。

两人坐在暖阁里,丫鬟奉上热茶和几碟新做的点心。四福晋看着容芷案头堆积如山的清单,感叹道:“还是嫂子这里周全。我们爷那边就一句‘轻车简从’,可这上有皇阿玛、皇太后,中有宜妃娘娘,下有随行那么多人,哪能真简得了?光我们爷要带的书,就装了三大箱!”

容芷深有同感地点头:“谁说不是呢。我们家这位倒没带书,可带了半箱子的舆图和火器图样,说是路上有空琢磨。”

她喝了口茶,想起那位爽利的宜妃,压低声音笑道,“不过啊,有宜母妃在,我倒觉得这路上肯定闷不着。你是不知道,昨儿个宜母妃宫里的小太监还偷偷跑来问我,说娘娘惦记着江南的各式点心,问我有没有什么好铺子的门路呢。”

四福晋闻言也忍不住笑了,凑近了些,声音更轻:“嫂子你说,以宜妃娘娘那个性子,还有她对点心的那股子痴迷劲儿……这趟南巡,她会不会直接把人家江南的点心铺子给搬空了?到时候咱们的船,怕不是要变成‘点心号’?”

容芷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宜妃指挥着太监宫女大包小包往御船上搬点心的场景,也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还真有可能!到时候咱们跟着,说不定还能沾光尝个新鲜。”

两人笑了一阵,又说起孩子。四福晋嫁进来时间短,尚未有孕,看着容芷这一双儿女,满眼都是羡慕:“还是嫂子福气好,弘昱阿哥稳重聪慧,塔娜格格活泼可爱,难怪皇阿玛如此喜爱,点名要带上。这一路上有他们在,定能添不少乐趣。”

正说着,容芷想起要紧事,起身道:“你先坐会儿,我去小厨房看看。给王爷路上预备的干粮,还有给孩子们路上解馋的零嘴儿,今日得赶着做出来。”

小厨房里,又是熟悉的烟火升腾。这次除了耐存放的椒盐酥饼,容芷还指挥着厨娘们炸起了小巧玲珑的蜂蜜小麻花。

面粉、鸡蛋、蜂蜜、熟芝麻和好面,切成小条,扭成麻花状,下油锅炸至金黄酥脆,捞起沥油后再裹上一层薄薄的糖浆和熟芝麻。小小的麻花金黄诱人,散发着蜂蜜的甜香和芝麻的焦香,咬一口嘎嘣脆,甜而不腻,最适合给孩子当零嘴。

弘昱不知何时又溜达到了厨房门口,这次他没进去,就站在门边,小鼻子微微翕动,嗅着空气里的甜香,目光却落在旁边已经打包好的、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椒盐酥饼和麻花上。他小眉头蹙着,似乎在计算着什么。

容芷忙里偷闲瞥见儿子,招呼道:“弘昱,饿不饿?新炸的麻花,来一个?”

弘昱没动,反而一本正经地开口,声音带着孩童的清脆和一种不合时宜的严肃:“额娘,儿臣观此干粮储备,虽已颇为可观,然则南巡路途遥远,水路陆行交替,未知之数甚多。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又云:‘深挖洞,广积粮。’依儿臣之见,为策万全,干粮储备当按‘围城三月’之标准,方为稳妥。尤其塔娜,她食量……嗯,颇巨。”他含蓄地表达了对妹妹饭桶属性的担忧。

容芷正给刚出锅的麻花裹糖浆,闻言手一抖,糖浆差点滴到灶台上。她哭笑不得地回头,看着门口那个一脸“我是为全家安危着想”的小人儿,拿起一根还烫手的麻花,走过去,精准地塞进弘昱那张开合有度、引经据典的小嘴里。

“闭嘴,吃你的麻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