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一路向东(五)
站在春雨中的官道上,黄巢的目光止不住的有些迷离。
也曾有过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也曾有过君临天下,目空一切。可是如今的他,就是一条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虽然回家的路就在跟前,可他现在也担心起来,他真的还能顺利回到自己的家么?
黄巢是一个骄傲的人,他曾经什么都不怕,但当他偷偷的看到兖州城外被炸药撕碎的兵士时,他第一次感到了什么是惶恐。因此,这大半年以来,他一直远远的绕开那个恶魔。
可是,这该死的唐朝廷的官员们,似乎知道了他的心事,想方设法的在把他往彭剑锋的地盘上赶。
“一群没卵用的东西,不敢和老子正面对敌,就只有赶着老子和姓彭的硬拼么。”黄巢对着昏黄的天空,忍不住啐骂一声。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犹记起,十几年前,他第五次科举不第之后,愤而在离开长安时写下的诗篇。
“这群目眼无珠的东西,有一天,老子有一天一定要让你们知道老子的厉害。”哪怕是看到最后一行,都没能发现自己的名字,黄巢恨恨地说道。
他还真的实现了这一步,他不只让无数的‘有眼无珠’的读书人死于他的屠刀之下,他甚至还贵为天下第一个,虽然是自封的,也曾经成为皇帝,享受万民的瞻仰和膜拜。
只是,幸福的事情总是这么短暂,他甚至连屁股还没有坐稳,就被赶出了长安,这一年多以来四处流窜,狼狈不己。可想起他坐在龙椅之上,高高在上享受群臣三呼万岁的时候,就仿如昨天一般。
黄巢已经过六十岁了,人生种种都算是经历过,而且,还当了近一年的皇帝,人生如此,本来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
黄巢的同龄人,大多已经不在人世,他这个年民,按理说就应该颐养天年,弄儿饴孙,其实也很美满,可是,一想到自己曾经错失过的和曾经拥有过的,他仍暗恨不己。
他首先仇恨的是长安的那些考官,若不是他们目中无人,居然无视他黄巢的满腹诗书才华。这个时候的黄巢至少应该是某州刺史,或者某地节度使吧了。
想想自己牧守一方时,可以为所欲为的大施自己的拳脚,将那些看自己不惯的统统踩在脚底下的一幕,黄巢甚至情不自禁的笑出了声音。
当然,黄巢也想到做几件功德圆满的善事,让万为也替他送上万民伞,立下功德碑,想着自己被后人所传颂英明神武,直追史上最清正廉明的官员的时候,黄巢的脸上难得的浮起了笑容。
“都怪这群狗官,都怪这群不学无术,还自以为是的狗官,居然把老子的名字都给刷了下来。这里面一定有阴谋,一定是一个巨大的阴谋,”黄巢转而又暗恨起来。
其至,当他几乎屠尽了长安城里的读书人之后,他仍觉得不能解恨。
想起长安城里的儒生人,他转而又恨起那些长安城的老百姓们来。他明明是想替天下的穷人争取权利的,为什么这些普通老百姓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让他一气之下,甚至把长安城里的所有男丁都一杀而光了。
若是彭剑锋在这里,一定会指着他的鼻子问他:“你是为天下穷苦百姓?你的脸呢?你把人家当粮食吃掉,就是为人家好?”
接着,他又想起了和他一起事的王仙芝来。他根本不会想起,若是没有王仙芝的带领,以他黄巢的胆量,根本不可能带动这么多人发动起义来的。
他恨王仙芝的是,正当他们的起义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王仙芝居然接受了朝廷的招安,选择了成为朝廷的爪牙,二人不得不分道扬镳,令他们伟大的起义大军遭到了重创。
恨完了王仙芝,他又恨起唐朝的朝廷来,他黄巢明明是起义军的二把手,可他们封官的时候,却只记得给王仙芝封赏大官了,居然就只随便扔给黄巢一个芝麻小官,这是对黄巢的满腹才华赤果果的无视,这是对黄巢人格莫大的侮辱,于是,他选择了坚决的拒绝,坚决走上了二次起义的道路。
黄巢还恨起毕师铎、朱温这群起义军将领来,他自忖对这些将领们不错,可是他们却一再的离开了他,令起义队伍遭到一再的削弱。
他突然想到攻陷广州时一位道士的偈语:不可杀儒人,要不然,必遭祸害。那时候,黄巢是根本不信的,他只相信自己的拳头,和他手下的兵士。
可是,一想到自己这一年来的遭遇,他又不禁感到阵阵发凉。
一年前,他曾经在陈州遇到了生平的第一块硬骨头,他硬生生啃了三个月之久,都没能将陈州啃下来,只得悻悻的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