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初次相见 - 伐唐 - 本色农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伐唐 >

第313章初次相见

听说别的主角出场之时,都会有主角光环,令得天下的英雄们趋之若骛,不惜千里奔波也要来投。

可彭剑锋来到这个世界都四年了,也没有看到有谁来投奔的。自己起家的第一笔力量,算起来还是牺牲自己的——色相,才换来的李康的支持,从而让自己拥有了起家之资的。

虽然政治联姻很不让人喜欢,但却不得不说,在关键的时候,它还是能起到不少的作用。就比如他和李康之间,若不是李娇起到的纽带作用,他们也不能互相之间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与此类似的,还有他和黄吉诚家,齐克让家,周宝家,钱缪家,当然,最紧密的关系还是朱瑾和李克用家。

他不过是无意中收下的两个丫环,出于不能收下人家的补偿,将人家认作了义妹,却不想这两个妹子对自己死心塌地的,将这两个大人物牢牢的绑上了自己的战车。

虽然后院的夫人们多了之后,自己有些累得直不起腰,但相比别人打打杀杀,随时都可能把小命丢掉的结局,他的失去还是挺值得的。

如今,他已经是家有娇妻十一个了,王处存居然又很有眼色的送来自己的宝贝幼女,不止让自己成功的凑足了十二金钗,更是让自己成功的在这片燕云大地上占稳了脚跟。

当然,在这个时代,别的人家未必就没有收到过别人的家的女儿。在漫长的历史中,女儿都是拿来当作家族利益交换的,能给自己的家族换来利益,牺牲个把女儿的幸福算得了什么。甚至一代英雄曹操,为了笼络一下汉献帝,自己家的三个女儿都愿意送给人家了。

不过彭剑锋有一点比这些历史人物强,他只要接收了人家的馈赠,就会认账,还会负责,不象有的人,吃干抹净就不认账了。所以,他在半推半就的接收了人家王英姑娘之后,不但将自己未来将要建设的作坊的三成股相让,还承担了王处存的保护伞。

李娇的理解是,他吃了大亏了。可他不这样以为。虽然名义上给出去的是股份,可他也只是动个嘴皮子而己。真要真金白银投入的,自己并不多。话说,杨行密的降兵替自己义务干点什么活,也只是管个饭而己。

而充当王处存的保护者的角色,他更加不吃亏。他在将王处存送往东海县的船只之后,成功的将王处存的一万府兵纳入了旗下。他现在终于没有兵源的困扰了。至于说杨行密的降兵,他确实有些信不过。他们的家乡,自古以来就是人多地少的地方,自然有许多的小毛病。不过,深究起来,还是彭剑锋自己前世的情节作邃。都隔了千余年,后世的人的习性,怎么能同现在的人相比?

从王处存的来投,彭剑锋第一次感到了自己身上的王霸之气。他甚至想到,莫非是老天爷把自己扔到这里之后,终于想起还有自己这么个人了么,要不然,他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孤军奋战,还真的是十分的艰难。

他在三岔河才不到三个月,终于迎来了他在这个时代第一位向他表示愿意投效的有名的文人,他在小学课本里就听说过的唐代诗人韦庄。

不过,他对于韦庄的认识,却是源于他在这个时代所听到的韦庄的诗篇,一首《秦妇吟》道尽了天下无辜百姓的凄楚,但凡有点良心的人,哪个不会闻之落泪。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前年又出扬震关,举头云际见荆山。如从地府到人间,顿觉时清天地闲。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唯守城。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犬声。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唯独行。”

“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狄中。问翁本是何乡曲?底事寒天霜露宿?老翁暂起欲陈辞,却坐支颐仰天哭。乡园本贯是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岁种良田二厘,年输户税三千万。”

“小姑惯织褐絁袍,中妇能炊红黍饭。千间仓兮万丝箱,黄巢过后犹残半。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卷土。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一身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朝饥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妾闻此老伤心语,竟日阑干泪如雨。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

“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野宿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自从大寇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诛锄窃盗右神助,惠爱生灵如赤子。城壕固护效金汤,赋税如云送军垒。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愿君举悼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

“野宿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百姓何辜,苍生何罪呵,诸般群魔乱舞,竟让这天下黎民涂炭,百姓遭殃,先生此言,可谓道尽了百姓艰苦,奈何,奈何,”吟罢韦庄此诗,彭剑锋也不禁有些意兴阑珊,感叹不己。

“不过是有感而发,想不到王爷也知道老夫此诗作,倒是让老夫惶恐不己。”韦庄愧然道。

别的老头子,到这个年纪,大概就等着死了,不过韦庄虽然年过半百,却是精神抖擞,神采弈弈。他仿佛记得,这家伙后来还辅佐了王建建立成汉,对于治理川蜀民生,也算是立下了累累功勋。只是不知道阴差阳错,他怎会来到了燕云。

“老夫我活了大半辈子,走南闯北,也算是阅尽了大江南北的风土人情,唯独在彭城,老夫大吃了一惊。在老夫看来,彭城的百姓过得才象人过的日子,不对,在东海县,那里的百姓,只怕是天堂的日子过得也只是这样,”韦庄晒然一笑道,“古人常把何不食肉糜当作一个笑话,却不想,在东海县,还真的有百姓们吃不完的肉食随处乱扔,丢了去喂猪狗,老夫初时不信,可亲眼见过之后,不由得老夫不信。”

彭剑锋一脸得意,没想到东海县的百姓们,将那些在海上没有晒干变质了的鱼干扔了去喂猪狗的事情,都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他是该为此开心呢,还是该为此得意?

“不知先生走过了哪些地方?”彭剑锋恭身一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