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王师范儿
倒塌的牌坊,砸烂的石凳石椅,还有那些被火烧过的窗棂,以及空气中淡淡的血腥,让彭剑锋有种似相识的感觉。
就算孔门的人真的有罪,某些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可是,这些石头凳子椅子又是何辜?某些人越是色厉内茬,就越说明他们的心虚不堪吧。
好吧,就说这些石头椅子石头桌子,曾经为那些酸书生们坐过,沾了孔夫子的酸腐之气,可那些树长在那里都几百年了,莫说那些狗东西也以为树也沾了孔夫子家的妖气,非要除之而后快?
孔光嗣进入曲阜城后,除了开始大哭了三声之后,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秦宗权离开这里都二十多天了,自然把这里已经破坏得不能再破坏了。彭剑锋他们进城的时候,这里俨然是死城一座了。
彭剑锋这时才知道,孔光嗣居然是这一代的家主。只是,因为朝廷无瑕,没有把他孔家的文宣公的爵位赋予他而己。
身为家了,他就必须承担一些他必须承担的东西。如果想要杀孔家的人,是那些异族的皇族倒也罢了,大不了弯下腰下来下跪一下,说不定也能成为人家的顺臣。
可是秦宗权这是一群人渣,他们要吃人的时候,可不会管他是哪是不是读书人。
曲阜城经过这样一次洗劫之后,除了还剩下几块砖块和烧得黑漆漆的木头之外,便不再有任何有用的东西了。
哭过、痛过之后,尽管才三十出头,孔光嗣终于坚强的站了起来。
“大人,给我一个人吧,我把他们找回来,我相信,有大人的资助,我孔家还能站起来。教化万民,传承先人的忠义诚信,我孔家义不容辞。”孔光嗣坚定地说。
前文都说过,彭剑锋对孔家谈不上好感,也绝对没有什么恶感。
一个家族,传承了几十代,当然会出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当然,出来几个人间败类,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诋毁他们或是吹捧他们,都是不正当的行为。他们就是一群有血有肉,食人间烟火的普通凡人。既不是高高在上的菩萨,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
孔夫子离世都已经离今都已经千多年了,后代子孙还能知道自己祖宗是谁已经了不起了,还能禀持多少先人的遗志的,不太相信。
但孔光嗣说的这些话,却不由得不让彭剑锋肃然起敬。若说禀承忠孝仁义的话,全天下除孔家之外,恐怕再无其它家族能传承千年了。当然,蒙元满清还没有面世,他们还没有对外族屈膝过。
彭剑锋甚至想想,若是自己能努力一把,让孔门的人分清一下华夷之辩,不要见到皇帝就弯腰下拜,那孔子思想可就说更完善了。
忠孝仁义的思想,如果去除统治阶级夹除在其中的私货,就算是一副副心灵鸡汤,彭剑锋也觉得这样的鸡汤对民族有益无害。因为他可是从那个不识这些鸡汤的时代过来的人。
他可是亲眼见到,没有了忠孝仁义的人类,一旦无耻起来,是怎样的没有底限。
“行,大力,你带上一伙兄弟,陪孔先生把城里的人劝回来。告诉他们,姓秦的已经跑了,但是建设自己的家园,还得靠他们自己来。”
好在,因为孔光嗣的催促,那只余一千五百的淮南兵还没有送到狗子的手上,跟着陈永福的新兵,也来到了曲阜。
曲阜城外的树林,甚至都遭过了一遍火灾,不过这样也好,在这冬天里都成了枯枝,正好砍下来当柴火。反正那些柳树,估计来年又能重新发芽长新枝。
三千多个,浩浩荡荡,就着那些断塌的城砖,开始烧火做饭。若是没人回来,倒也罢了,若是孔家还剩下些人回来,彭剑锋可不能真的不管他们了。孔家,毕竟在天下人心中还是有很高的地位的,他就算不喜他们,也不能和天下人作对。
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天空已经飘起了雪花,再接着,雪花越飘越大。哪怕是躲在墙后,冷风都直往脖子里钻,真不知道,若是有人躲在山里的话,他们怎么能熬过来这个冬天。
淮南兵们一脸羡慕的看着彭城兵们吃着香喷喷的米饭,饭碗上还堆着盖满了整个碗的干鱼。还有胆大的淮南兵眼馋的问道:“兄弟,你们天天都能吃上这样的饭菜么?”
“这算啥,这还是在外行军,大家憋着一口气来杀坏人呢,吃得太寒酸了。咱们在营地的时候,天天可不都是大鱼大肉的伺候着。别急,兄弟,好好干,你们的饭菜就快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