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孔门义务
这个世道,纷纷扰扰,各路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
大唐从三十六路烽火走出来,站上权力的最高巅,似乎,他又要将自己的皇权还给三十六路的诸侯之手上,而且,似乎还有青出于蓝的姿态。
因为这天下的诸路藩镇们,何止只有三十六路。唐朝廷所能掌控的地域,也不过狭小的关中而己。
在真龙天子面世之前,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那幸运的一个。黄巢已经试过了,证明他不是。秦宗权也试了,似乎效果不大。
但他们的失败,似乎并没有警觉其它的人。
毕竟高高在上的诱惑太大,许多有了一点势力的人,都不想错过,就比如,现在担任平卢节度使的王敬武。
王敬武觉得自己有些天不假年。明明他才不到四十岁,可是,自己的身体却每况愈下,瞅着仍未成年的儿子王师范,未免就有些放心不下。
王师范此时才刚过十四岁,这个年纪的男儿,最是让父母头痛的时候。
在父母的眼里,他们仍只是一个大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需要父母操心。
可在他们自己的眼里,他们已经俨然是一个个大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急切的想要做出一番事情,让父母认可他们的成长。至于父母的那些唠叨,让他们感到何其的可恶。
王师范,当然和其它同年龄的男儿毫无二样。昔年太宗十七岁就能倡义起兵,打打了大唐几百年的江山,他王师范也只小了两岁多一点,未尝就不能超越一下前人。
北方的人太彪悍,再说也没有什么利处。听说兖州这些年发展不错,还有其它地方的流民涌了过去,王师范不由就动了心思。
不管是十七岁,还是十四岁,其实都只是一个孩子。谁都要从那个年龄走过来的,等到了自己三四十岁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少时的可笑。
所以,就算是一个天才的儿童,十七或十四岁的少年,都不可能做出成人都做不出来的壮举。列位看到了笑笑就好,千万不要太当真了。须知,谎言被揭破了,也会让人家难堪的。
所以,王师范带领两千名下属,想要进入兖州掳掠一场的愿望,自然是落了空。
可是,狗子本人也只比人家大不了多少,不过兵荒马乱的他自己也记不清年龄了,他仿佛记得自己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
这一年多来,狗子独自在兖州支撑,他可谓是战战兢兢,一刻都不敢松懈。还好在齐克让的那些伙计们,那些还不打算跟着齐克让去养老的幕僚们,还算配合他的工作,让他勉强将兖州支撑了过来。
小狗子的大名,在兖州自然是无人敢叫了,也只有彭剑锋一个会如此称呼他。现在兖州人不是称他一声小彭大人,年纪大些的自然唤他一声彭力就行。
虽然彭力的想法,许多老油子们可以不在乎,但他们不能不在乎彭力背后的彭剑锋的赫赫威名。哪怕时隔年多,当年手刃黄巢的凌厉,仍让许多人不寒而栗。
黄巢可是转战过十几个省的大恶魔,能将黄巢这样的暴徒击毙于前,拥有怎样的势力,他们自己想想就能明白。
只是让他们有些不解的是,这位彭剑锋虽然能量不小,可似乎除了开荒种地,就是后院造人,也不见他继续征战四方了,莫非他没有染指最高权力的心情?
上位者的心思,他们想不清,但他们知道,好好的陪着彭力这样的年轻人治理好兖州,也绝对少不了自己的一个前程。彭力这么年轻就能独掌一州,若是没有过硬的交情,谁敢轻易的托付?
可是,王师范还太年轻,当然不知道这些关系,吃了一鼻子灰落荒而逃。他没有捞到好处,也把狗子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样一来,却不曾让秦宗权瞅了个空子,居然跑到曲阜将孔子家的后人几乎杀了个干净。
天色渐黑,陆续有人从山中走出来,不过半天时间,曲阜城里,竟又多了几千名原先的居民。
地上已经积起寸余厚的积雪,这些曲阜百姓们,从大山中走出来,没想到迎接他们的不仅有热粥,甚至许多的人的房屋似乎都收拾好了,至少不会有风钻进去了。
都只怪彭剑锋受某世的荼毒太深,在他看来,太平时期,当兵的不是应该替老百姓修路架桥,抢灾救险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