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海 - 清穿之颠倒 - j112233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颠倒 >

☆、武宁海

不过闻菊这天中午把补汤端回去之后,确实让李格格心定了不少。

她也是想,爷既然还记得赏自己补汤,就表示小方子这事儿该是没有爆开。都这么多天经过,她就当什么都不知道,直接报爷说小方子私逃便是了。

即便爷接著派人抓补,要真把人给抓了回来,她还能坚持是小方子污蔑,是自己贪赌才私逃的。就看小方子没经她同意,私自逗留宫外的这事,确实能把责任往小方子身上推。况且,以爷先前赏她的劲儿,只要自己认个错、求个情,这事总有办法揭过的。

如此想过一轮,李格格觉得这法子总比这些天吃不下、睡不著的心理煎熬,还要稳当的多,隔天,便使人给四爷报了这事。

只不过,报信的人回来,却说四爷听完,丁点意外的神色都没有,只平静地说知道了。李格格七上八下的那颗心重新被吊了起来。

“爷到底什么意思?”这下李格格连饭都吃不下了。

闻菊只能劝慰,“主子爷肯定只是不在意而已。私逃的奴才多了去,小方子也不算是格格跟前得用的人。这会儿逃了,主子爷不太在意也是可能的。”

李格格脸色却是极差,“不,爷是多重规矩的人,奴才出了这般差错,绝不可能连问都不问上一句。”

所以,他是知道了么?可为何半句也不对自己提?

“但主子爷也没有罚了格格不是么?还赏了汤!”闻菊想破了脑子安慰,“或许、或许主子爷心底是打算放过这事儿的?所以就当不知道了?格格先前这么受主子爷赏赐,主子爷额外开恩,也不是不可能啊。”

听了闻菊的话,李格格面上先是一亮,可只一会儿,就又变的苍白。她喃喃道,“不。要真是如此,爷该是会与我明说的。他现在这样……想想先前的福晋吧,她要做了错事,可不就是被爷冷著的?如今竟也轮到我来尝这滋味了。我、我真……”还没说完,两颗晶莹的泪珠儿便就滚落了眼眶。

闻菊一看急了,找了手巾递过,“别哭啊格格,还有孕著呢,会哭坏眼睛的。”

可李格格是真伤心了,兀自掉了一阵泪才止住。“先前我还暗笑福晋,空有一腔情意,却没看清爷心中规矩,老是挨罚。我也天真了不是?以为自己得了爷的青眼,赏多了,可一旦犯了错,便也是同样。”

李格格幽幽地说,“这哪是有情呢,这是管兵。”接著眼睛红红地看向深桂苑,突地轻笑,“便是那武格格,你看爷会不会让她过了度。不会的。她这般被捧久了,再摔下来,就又是另一个我了。”

四爷自是不知被李格格幽怨了一把。或者便是知道了,也是依旧。毕竟李格格报人私逃的这信,表示李格格又对他撒了一次谎。四爷也就懒得在李格格的人面前遮掩什么。

至于李格格的身体,这不还问了太医给补汤么。

三个房,情况都一样。四爷决定日后便都统一规格照顾了。

而三房之外的第四房,在邻近农历二月中的某天,四爷接了封帖子,速速看完后,便带著帖子去了后院找人。

四爷过来的时候,宁西正在量身子。快入春了,天气也即将回暖,身上衣装又要换过一轮。宁西才换穿了件去年的春装上身,就觉得有些紧。

青络与英嬷嬷细细一看,这才发现宁西是有些长高了。呃,该鼓的两团似乎也更鼓了。过了年,跨过十六到了十七,发育终于赶上。可让宁西忧伤的是,身高没高多少,却好像都长到了前面啊。配上这张还带婴儿肥的脸蛋,不就一童颜巨X了?!

英嬷嬷却挺开心,笑眯眯地道,“小主子折腾的古怪运动当真有效呢。瞧瞧,这身段是越长越标致了。”

青络也红著脸看了看,“嬷嬷,今年的春装,要不给格格做的大些。我看格格还能长呢。主子爷前次赏的衣料都是好的,这要只穿个一年,那多可惜。”

英嬷嬷可不赞同,“你个傻的。衣装不合身,那还能看么。这些衣料好归好,以后当是有更好的,可别舍不得这些。”

宁西一听赶紧曲线救国,“不不不,我就喜欢宽松点的衣服。做大点好,省钱也好!”大点就看不出自己的这两团了吧?

才说完,就听门后的四爷接了句,“省什么钱?又谁缺钱?”

青络与英嬷嬷先前没听见外头的跪礼声,一见主子爷进来,福了礼本当就要退下。四爷拦住英嬷嬷多问了句,怕是宁西不愿意跟他直说。

英嬷嬷呵呵直笑,她早看出四爷背地里的宠人劲儿了。“小主子近来长了些,心疼主子爷先前赏的那些布呢。正说要把衣袍做的大些,好多穿几年。”

四爷视线于是把宁西上下扫了扫。宁西莫名就觉得这色.狼目光似乎在自己紧绷的胸前流连了一下,立刻侧了身。

“还用问。”四爷一本正经移开眼,“挑合身的做,衣料没了报来,爷再赏。”

英嬷嬷高兴应了。宁西趁机咳了声,“我先进去换身衣服。”

才想溜,却被四爷拉住小手拦住。“急什么?”瞧见桌上还摆著本花样图册,是给挑衣服上的绣图的,四爷随意翻了几页,说道,“那日素锻穿著好看。爷多送几匹,这次绣样素雅些。”

英嬷嬷一听赶紧应了声。宁西这才想起,四爷可是审美能力公认很高的皇帝,跟他儿子乾隆比起来,简直两个世界。一个走简练隽永风,一个酷爱花团锦簇。自己先前穿的难道还被嫌俗气了?

见宁西透著怀疑的模样,四爷便笑,“绣样多,看著年轻。可你掌家了,稳妥大气的挂子还是得作几身。”顿了顿,“要不都做吧。你模样好,穿什么爷都爱看。”

宁西见四爷视线方向又不对了,赶紧又转了身。四爷见状,交代几句便先让英嬷嬷他们退下。

等人都走了,四爷忍不住逗人,“躲什么。爷哪处没瞧过。”

宁西瞪,“很不像瞧过的样子好吧。”

四爷竟低笑出声,“这不长大了。爷开心。”

宁西脸上一热。混蛋,论调*戏他总是输!不禁咬牙,“四爷来,可是有事?”

四爷也不追究这语气,只把怀里的帖子拿出来,轻轻巧巧就丢了颗□□出来。

“前阵子爷太忙,竟给忘了这事。先前你损了心神,不是曾想过回乡瞧瞧么?年前我书信一封到山阳去,说了此事,看能不能有亲人过来看望你。路途遥远,拖到年后,总算来了。这次来的是你同母嫡兄,递了帖子明天进宫。你也一起见见。”

宁西心头一跳,不由有些忐忑。“嫡兄么?可我恐怕不认得了,我怕他失望。”

四爷和缓笑道,“你连爷都不认得,这是自然。你的病况我已与他明说了,他是知晓的。你就出来见见面,认认人,你嫡兄自是只有关心你的。”

闻言宁西也只有点头应了。不过这时才想起他还真不知这武宁溪的身家背景,趁这机会,便向四爷多问了几句。

四爷说的自然是比青络更详细许多。

原来武宁溪出身的山阳武家,是当年随皇太极入关的吴苏哈里氏。入关后多改汉字姓为武氏、乌氏、吴氏与苏氏等。当时一批旗人,被派往南边掌管河道,后来分属满州镶蓝旗的武氏便是其中一支。

直到现在,武宁溪的大伯也还任职河营护军参领。族里还有族兄弟任职山阳县同知,武宁溪的父亲任职山阳知县,算是家族里最小的一个官儿了。

也因此,山阳武家凭藉著掌管河道的地利之便,经营河运,几代下来财富累积颇丰,于是也才能在康熙南巡时,成为除了曹家以外,襄赞南巡的几个家族之一。

而四爷给武家写这封信的当时,背后目的其实是为了确认武家有没有古怪。毕竟四爷知道了宁西的命格后,回头再看武家这般跳过大选、比照拴婚把宁西指给自己的操作,怎么都禁不住多想。想武家是不是也知道这些?若是知道,指给自己又是什么意思?

不过到了现在,四爷却不这么好奇了,也不打算问。他心中想法已定,无论武家如何,都不会再动摇他的决定。至于武家态度,时候到了,他便会知道的。

因此武家这次有人过来,他倒是为宁西高兴更多。想自己幸好还写了这封信,能让小格格也见见家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