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后 - 清穿之颠倒 - j112233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颠倒 >

☆、游园后

作者有话要说:前章小修一下~

即便车厢里暖意融融,可把宁西送回武家后,四爷当即就找了武察泰过来。

会有今日荷园前的闹剧,归根究底,不就是因为武宁洛仗著嫡房支持,才对宁西养出了这种不管不顾的蛮劲,不该说的话都敢说了。虽说四爷大可以当场打人几个板子驱逐,可打完之后,一个皇阿哥为福晋打罚福晋堂妹,传出去只会对宁西名声不利;武宁洛也还是能在武家隔应人,事情并无法彻底解决。

四爷更爱釜底抽薪。抽了武宁洛与方少源的背后支持,这对小夫妻能翻身到哪里去?因此便直接找了武察泰过来敲打。

“一条河上两艘船,即便慢一些,人肯定挑稳妥的搭,是也不是?”

不知缘由的武察泰首先应了声是,却是心底琢磨半天。两艘船?是指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另一个势力也与四爷接触了么?

要知道,武察泰接下恭迎圣驾的差事后,目前为止得了康熙不少称赞。各处办的热闹喜庆不说,当中也有各种势力冒了出头。面上让武家看起来并无心独揽接驾之权,然而场面却又被控制得很好,没有任何势力敢跳出来抢武家锋头,让情势失控。

这背后,肯定有个更高位的人压著。康熙看得久了,怎会看不出门道。武家背后之人,该就是他的四儿子了吧。

而四爷这样做,与先前曹李两家自为招待,就拼著与康熙的私人情分,做法不同。毕竟曹李两家要拼情分并无大碍,他们本来就与康熙渊源颇深,众人要推,他们不会轻易地倒。但要放四爷身上,武家若想著拼情分,就容易成了四爷拉拢外戚的罪过。

所以这里倒了个个儿,干脆先画下规矩,让武家分权出去。四爷在这当中的角色,就成了隐于背后的镇压,实际上确实也算帮了武家一把。可要攀扯说四爷在康熙面前拉拢外戚,却是还构不上边的。

所以康熙心底是满意的。满意于老四的手段圆滑,也满意他的办实事不显名的态度。若要扶个第三势力,何尝要挑那些脑子容易发热的?选个脑子冷静手段俐落的,才是真正的威胁不是?

当然康熙冷酷的帝王心术没有人能知道,但武察泰绝对知道这次武家接驾的功劳,半数可以算在四爷身上。而四爷这般的帮,武察泰原先也就以为四爷是愿意给武家当背靠的。

可现在却莫名其妙说了这句话。……两艘船?

武察泰左思右想,还摸不著脑袋。一回到府里,韩氏让武察泰跑一趟大院,寒声把荷园前的争执说上一遍。于是想也不用想,这下武察泰就什么都清楚了。

别说,为了回报武宁洛,宁西回家后也给安氏撒了一次娇,半真半假告上一状。

“额娘,洛妹妹与少源表哥到底怎么回事?洛妹妹今天还在爷面前说了,我就是嫉妒她能嫁想嫁的人而我不行,说我骗了旁人。但我这不忘光了么,唉,爷问我怎么回事儿,都答不出了。”

宁西自己虽然对于这些流言斐语,无关痛痒,可他总得为担忧他的安氏著想。安氏要是跟个总爱提醒她往日旧事的堂侄女处一起,让她动不动就张嘴给安氏堵心,今日这事儿就不算解决。

所以与四爷脑波重合之下,四爷去找武察泰施压,而宁西这个状,告到了安氏这边,安氏气极再告韩氏,一路传到了武察泰耳边。武察泰自是什么都懂了。

两艘船?意思就是说自己若要维护武察富家里的、不是一条心,那么四爷干脆去扶有官身的武察安一房岂不是更稳更亲近?何需还把资源放武察泰身上了?

即便武察泰目前官职最高,扶著最快捷,但武察安、武宁海都是有官身的人,慢慢的爬,多年以后能怎么发展,不、是四爷肯定会扶著发展,到时成了气候,肯定也就没武察泰什么事了。

如此想通之后,武察泰额头都冒了汗。心底终于是确定,在四爷那边,绝对是先有福晋、后头才跟著武家,而不是眼看著武家、才抬了福晋。

加上武宁洛说的这混帐话,打著要人夫妻离心的心思,也当真够狠心了。便是方少源竟也有脸在四爷面前这么说话,若不严加责罚,日后捅出更大的蒌子,谁来替他们收?!

于是武察泰听完,气愤拍桌。

“混帐东西!若是不知什么话该说不说,那就不用说了!去告诉方家人,方少源一介秀才附生,浪费颇多,我们武家贡不起,快让人来赶紧领回去。连同洛丫头也是!十年让她好好学学,学好了怎么说话,武家再看认不认的这闺女!”

而这个决定一下,等同抽走方少源目前最重要的经济支援与人脉!他多年在淮安府上的学,一路私塾到县学,行走间用的全是武家面子。武家这般与他断了,等于断了他多年经营与名声;虽说大半也不是他努力得来的,自此以后,甚至是比乡下来的穷秀才还不如了!

所以武宁洛隔天就跪在武家面前恳求著。是再不敢嚷嚷跟皇子福晋有关的事了,但这般不管不顾的模样,也算狠狠损了武家脸面。

便是韩氏瞧著心都有些冷。给武宁洛的罚,是韩氏这个亲祖母也同意的。就是想断了这十年,好平了四阿哥的气,十年后什么事儿都够远了,那时把武宁洛认回来也就能继续照顾了。

但瞧瞧武宁洛作态,这般的求,把武家丑事给摊在大门前,是想让人来问、让人来好奇,藉此给家里压力好收回这个责罚么?可这个蠢笨的,怎就不想想,这事儿已不是怕不怕传的问题,而是看武家态度了。

“请个嬷嬷过去照顾吧。洛丫头被靥得病了,什么时候好了,再放人出来。”

***

武家这事儿还在进行当中,四爷这边也不是没有状况。就是与宁西玩回来之后,八阿哥就在康熙面前给四爷上眼药了。

老九气愤地跑来跟四爷打报告,“四哥你知不知道,八哥那家伙,竟跑去跟皇阿玛说,他邀同三哥约集了江南文人,打算在荷园办个诗会,届时想邀皇阿玛一同赏诗赏荷。还说这荷园是四哥给的灵感!”

而这诗会要办就算了,选的荷园,不就是顺便踩四爷一脚?刺他净顾福晋也没想过尽孝了。

四爷一顿,“皇阿玛可是准了?”

“自然是准了,否则八哥哪还能跟弟弟得瑟。八哥能绕过武察泰在淮安办的这事,想必是安郡王府那一挂帮的了吧。”

前安亲王岳乐其中一子蕴瑞,去年就因不行走于公事,被康熙革了爵。但在文人之间,蕴瑞却是因其人无视民族阶级差异,广泛结纳东南名士,资助贫困汉族文人,得了不少名声。要说这诗会老八没让蕴瑞使力,老九是不信的。

瞧著老九忿忿不平的,四爷好笑之馀,也就多提点他一句。“无碍。荷园便荷园吧。就是老八怎会与三哥一起了。”

后一句话的时候,四爷是直直看著老九的。老九一愣,摸摸脑袋,“不就是三哥与文人间也混的熟么?八哥想办诗会,还能绕开三哥了?”

四爷用一种“把话想清楚再说”的严厉眼神,刨了老九一眼。

这路上,老九也享受到了以往十四的待遇。要答话不得四爷满意,对于兄弟四爷虽是会教,可没什么耐性的。莫怪十四小时候想反著四爷,要他遇上了,很容易也会想的吧……不过现在不是神游的时候,顶著四爷的关注,老九赶紧把这段时间发生的大小事,认真想过一轮,稍后才不太确定的说。

“……莫不是八哥想与大哥求和,便争取在皇阿玛面前办上这个诗会,好拿出些成绩出来。三哥素与太子亲近,肯定不让八哥专美于前,怎么都要参上一脚?”

“老八明知绕不过,却依旧办了?”

“呃,但至少两个人办,两人都有功劳,那便是稳的。八哥不怕?”

“恩,继续。”

还继续?

“……这么想来,八哥当初就打算与三哥一起。反正这事儿成了对三哥来说,没让太.子.党掉队。对大哥来说八哥也是主导,那就是双赢了。”

“能双赢,最高兴的是谁?”

“自然是皇阿--”老九说到这一顿,又皱起了脸。这样,倒像是八哥并不专为了大哥而已?

其实有种人,能力也许优异,但天生就是幕僚个性。你让他待在一个团体里,他会表现得很好,会很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上头交办的事儿,也能办得又快又好。可若要他处在一个主动或下决定的位置,就会陷入犹豫,会举步维艰。

因此老九说到这就很痛苦了,“所以答案呢?四哥,弟弟方才说的可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