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文书到手 - 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 - 东小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0章 文书到手

顾杏娘蓦地看向女儿,可能是想到沈官家不在家,沈家哥儿也是不在的,只有大曾氏母女,又迅速转过了头,道:“既是能走,咱就走。反正手里有银子,慢慢寻找宅子也行,先离了那烂心肠的萧家胡家要紧。方郎,只是我这心里仍是不畅快。”

沐二郎轻拍娘子香肩:“别多想,也别怯,咱做自己就行。”

沐淳心道大曾氏不让他们去花果庄自己的地盘,是让娘略微不自在,她也不自在。但是眼下文书要让沈林想办法,而曾家又有变故,大曾氏又说这做法只是暂时的,一切都说得通。

“娘,不怕,我们就当是走人家做客。沈家不把咱当外人,咱也得拿出态度。”其实沐淳是想说,好好看看大曾氏要做什么。

张婆圆宝圆喜,还有沐二郎的长随鲍叔一家都要一并带上,若是住不下就在外面给他们赁宅子。事实上沐淳小觑了沈家,再多十个下人沈家大宅也装得下。

今日沐家的午膳用得极晚,用完饭把大家伙召集起来开完会,天都快黑了。

好在邱神针那边以及各产业里的管事先前都得沐淳打过招呼,要不然又有得忙。沐家已经准备好,就等大曾氏来消息了。

尹志全和曾氏没什么好归置的,就算有,也是帮沐二郎家料理产业。曾氏至从收到了大姐曾宝的消息,就没露过笑脸,顾杏娘想开解也不知如何开解,因为都不知道她曾姐姐在想什么呢。

沐老爹和沐老娘这心理准备都存了好些年,只是二儿子一家一直没走成,原想跟着一起去的,又故土难移。乡下吃什么菜蔬都是新鲜水嫩,哪是城里搁了几个时辰的能比,离土超过两个时辰的菜味儿就不对,没有那股子翠香气儿。

何况二老刚到五十,老骨头闲着怕闲坏。思来想去,仍是决定不去,还是乡下自在,去哪都是熟人。县里都过不惯,更别说那人山人海的州城。

沐淳本是建议他们到县里来,跟着大姑沐兰娘住进梧桐巷的宅子,有个知冷知热的女儿方便照应。沐老爹听后笑得眼不见眼,说他生得有儿子还跟女儿一起住,会惹大女婿家笑话,沐家不做那丢人的事。

沐老爹又摸着大孙女的头,嘴里直说乖孩子真是孝顺,没白疼,至多两年就要嫁人了,好好侍奉夫君把日子过舒坦,他和老伴就安心了。

沐淳禁不住想起了前世的姥爷,老人操完儿子的心又操孙辈的心,到死都牵挂着,眼睛微微发胀。顾杏娘在一旁歪嘴巴,还翻了个白眼。显见,她还记着往日老两口偏心的仇,哪容易释怀。

谁料沐老爹把三姐弟挨个摸过,又去寻她说话,道沐家能娶到她当儿媳是福气,感谢她养出了三个孝顺懂事的孩子。

沐老爹这是拿沐旺姐三兄妹比吧?沐秋儿嘴甜性子烂漫,沐冬才感情丰富心思细腻,俩熊孩子不愁吃穿蜜罐里长大,怎会不讨老人喜欢。听到此处,顾杏娘这头顺毛驴刹时就红了眼,心说我的付出您老终于看在眼里了啊,行,还不晚。顾杏娘是真纯稚,别人怎么说她就怎么信。

沐二郎要爹娘多留几天,老两口虽放心不下家里养的牲口,还是应了。没住几日就急匆匆吵着要回,闲着是浑身不得劲。沐老娘道:“二娃,娘知道你们不差钱,可娘还是得劝你少寄些银子,留着我两个老家伙走动不了好买人服侍。”

顾杏娘鼻子一酸,她到现在才认清这婆婆,真就跟她自己是一样的性子,倔犟。老迈了宁可买人服侍也不说让她侍候的话。知道合不来,就不上赶着去讨嫌。

“娘,您老放心,待安定了我跟二郎定回去看您。二郎说,将来我俩保不齐也会回大苑村养老呢。”

沐老娘让二儿媳的反常吓了一跳,这细声细语情意绵绵的话是二媳妇说出来的?回过神后,忙不迭地点头:“好,好……”

感动完又想起了要紧事,严肃道:“你俩还皮实健壮着,哪就想到养老的事了,趁年轻多多赚银子,人这一世有两样东西不怕多,一是儿子二是银子,越多越好。这一去,好好的商量着过日子,遇着过不去的坎就回来,我跟你爹都在。”

顾杏娘也答:“好好……”

送走爹娘,沐二郎感慨万端,人还没走,就开始思乡了。但是离不开乡土的商人跟离不开奶的娃有什么区别,大丈夫就应该志在四方。

往后的时间里,沐二郎隔几天就去衙门“报道”,把他该做的事做得好好的。

一趟趟的下来,何明昭最初的漆黑包公脸,犹如受了潮的肖像画,渐渐退了色,半个月后,差不多是张素描了。约摸再等几日,素描也会没了,会换成正常的人脸。这一切的背后,少不了州城方面的影响和压力。

古代的邮政服务亦是天地之别,官方的加急公文一个字:快。好马强兵日夜不息。按沐淳心里的类别分就是顺丰快递;官方普通公文是普通快递,再不济也是一个韵达,比顺丰慢个一倍吧;民间的信件自然便是邮政小包裹了,还是以前没有提速笼断了市场一家独大的邮政小包裹。一个运气不好,给亲戚寄件孕服装,兴许娃都叽哇乱哭了还没收到呢。

碧水老百姓丢失信件的事情早已是常态。

沈林仍是人在肃州,一切都是他通过信件摇控指挥,大曾氏在榕州官太太界好歹是能被叫得出名姓的妇人,夫妻俩应该卖了大力在使。如果说尹子禾的母亲小曾氏是个厉害的贤能妇人,那大曾氏就是她的进阶版,出家的曾宝恐怕是豪华至尊版了。

以前不觉得,现在结合起来看,这三姐妹的家教恐怕不简单。

冬至节前的这一天,何明昭终于把盖了五六个官印香喷喷的迁籍令交到了沐二郎手上。

“沐老板呀,连前任知县周大人都来信予你说情,本官不放,怕是不敢在碧水任官了。”

沐二郎一愣,多话不敢说,谢过接下令文揣进怀里,一拱手走了。

何明昭冷哼一声,心怒口未言。

*

“周世冲怎知道咱家这事?”顾杏娘万分好奇。

沐二郎和沐淳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猜测他们家的迁籍令一定是“牵连甚广”了。

“管他呢,世人都无利不起早,遇着机会还他情便是。”

沐淳并不认同爹爹的话,若是何明昭不说,沐家根本不知道周世冲尽了力,哪有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不过有一样爹爹说对了,管他呢,能离开就成。

城里的人都知道沐家是真要离开本县了,去往更广阔的天地。

香胰子作坊和酒坊是大头,佣工合起来三百多。沐二郎包下庆源坊最大的酒楼,摆了一天流水席,每个佣工都进去吃了一顿离别饭喝了一杯送行酒。

说他重情重义也罢,说他是在笼络人心也罢,沐东家今日花出去的都是真金百银,他愿意做到这一步,想酸他的人也无处下嘴。多多少少都佩服他会做人做事,但是不敢跟着学,不短工钱就是好东家了,谁舍得白花那冤枉钱。

沐淳认为小至家族大至国家,拴住人心靠的是归属感,大康不知道,在碧水,沐家产业里的管事和佣工是最有归属感的,好比一堵坚实的壁垒。

萧家,萧老太院子的正堂。

萧大老爷萧二老爷相对而坐,萧家在碧水的郎君们无论嫡庶全到,儿媳孙媳却没在,萧老太端坐上方,观不出神色喜怒。

西北角的那尊西洋坐钟,无力地晃荡着钟摆,一声一声敲得堂上众人昏昏欲睡。

萧大老爷用力睁着好像永远也没精神的昏眼珠子问萧老太:“母亲,您倒是给个话呀,胡大郎那厮是不是早知道曾家的事?知道还撺掇我们朝沐家下手,其心可诛!”

萧二老爷道:“大哥,现在是究根此事的时候吗?是不是又有何妨!咱们上头还有娘娘和宁王,岂会怕那刚从泥地里爬出来的曾家!何况胡大今日已经上前告知了我等,想来他也是刚刚知晓。这个时候我们切莫互相生疑自相残杀。”

萧大气道:“你说得倒是轻巧,没听三郎说吗?人沐家是留着一手,顾着我百年世家的脸面。如今人家也有靠山了,我们又凑上去结了仇,得亏人家要走,若是真留在碧水下死手,萧家所有铺子全部等着关门!哼,我打听过了,外面就我们与沐家结亲的事编出了好些故事,都道我萧家有图谋不轨之心。你不嫌丢人,我还怕呢!”

萧老太听到这里眉头猛地一皱:总说不小看沐家,她终是小看了。黄四郎转世的故事都编得出,还有什么不会编。这沐家,果真是城府极深之辈。

作者有话要说:(^^)抵达100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