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往前走,别站在远远的地方观望 -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 张笑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7章往前走,别站在远远的地方观望

第27章往前走,别站在远远的地方观望  被称为世界上最具激励效应的畅销书作家奥格曼狄诺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幻想毫无价值,我的计划渺如尘埃,我的目标不可能达到。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他认为,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律、宝典、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意义。要想克服恐惧,必须毫不犹豫,起而行动,唯其如此,心中的慌乱方得以平定。

我们经常在迈出第一步之前,犹豫不决。但是越看似不可能的事,越胆怯,它就会变得越不可能实现。只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以后的路才会走得轻松自如,才会越走越宽。

2008年,《越狱》火遍全球,男主角文特沃斯·米勒也因此成为闪耀的明星。从那时起,我就经常听到有人在背后叫他“米帅”。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是自己十年如一日地执着前行。

1995年,23岁的米勒从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但是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华尔街的精英世界,而是转身投入了好莱坞。当时几乎所有的朋友们都觉得他疯了,甚至他的父母也十分想不通,一个堂堂普林斯顿的毕业生,为什么要去好莱坞跑龙套?

他说:“我在普林斯顿的同学都有万人之上的工作,可我却选择了好莱坞。我知道我注定要走一条和别人都不一样的路,我喜欢自己走出这样的路。”他就是不想和大家一样每月定时定点领工资,过衣食无忧的日子,他不想那么活。

然而在好莱坞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最初的10年的时间里他过得相当不容易。有时钱包里一分钱都没有,炎热的夏天还要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到饭店打杂,遭人蔑视,500次试镜,无数个“你不行”……他在这10年里经历了太多太多。

但是即便在好莱坞混了10年未果的情况下,他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一直坚持了下来,最终,《越狱》让他大获成功。他说:“我不相信除了我之外,谁还会主导我的生活。”正是因为敢于迈出与众不同的那一步,他才实现了完美的蜕变。

做事,最难的就是迈出第一步,有的人因为害怕失败,怕担风险,所以踌躇不前。一开始总是有千头万绪,总是有诸多阻挠,不要害怕,一副强硬的肩膀可以帮你跨过难关。

著名女作家安意如患有先天性的脑瘫,小脑运动神经失调。小时候的她根本不想拄着拐杖上街,而且有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认为妈妈扶着自己,不拄拐杖,别人就看不出她是残疾人。但她的妈妈不可能做到女儿到哪里都跟着,于是妈妈对她说:“你自己想清楚,你是愿意自己拄着拐杖上街,还是永远不上街。”

终于,她选择了勇敢面对。当她拄着拐杖上街时,几乎所有行人都把眼光投向她,那种目光就像一把刀子刺痛了安意如的心。在一次访谈中,她说道:“那是一个很煎熬的过程,你要适应自己的状态,勇敢地走在众人面前,过了那个阶段,迈出第一步后,就好得多了。”

不要心存恐惧,如果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或许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艰难和复杂!太怕失败,反而就会失败。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肯定自己的能力,这样,艰难的第一步就不会那么让你犹豫不决。

刘延林从打工仔起步,经过12年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拥有数亿资产的集团企业总裁,人们称他是“28岁的亿万富翁”。

从小就有人说他胆子大,谁也不敢干的事情他敢干。刚刚15岁,他就敢身无分文地带着徒弟到河南谋生;17岁贷款经商;18岁当工头;21岁开砖厂,欠债当老板……

一次他准备去重庆投资时,好多朋友都劝他说重庆处于内地,人们的观念旧,政策太紧,经济流通慢……总之,去不得。但他看中了重庆水陆交通发达、全国著名的工业生产基地、新兴的城市的发展优势。不由分说便把3000万元押了上去。

“只有敢做别人不敢的事,才能把握住更多发展的机会。”凭着这种敢想敢干的劲头,最终他成为了年轻的亿万富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吴维库博士曾说,情商高的人能够帮助人利用好机会,而敢于行动正是情商的一种。他还说“敢做”比“会做”更重要,因为情商对成功的贡献率高达80%,其地位远高于智商。

任何事情都是从难到易的过程,第一步不迈出去,你就永远也不可能突破心中的那道防线,永远也突破不了困境。任凭你怎么想象情景,给自己鼓励,都是没有用的。

决定命运的是选择,决定选择的是底气。成功有时不在于你会不会这一行,而在于你有没有勇气进入。冒险与收获常常是结伴而行的,我们需要魄力,才能把握险中之夷,危中之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