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恩,不染。 - 争命 - 长安有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争命 >

记恩,不染。

记恩,不染。

“她不能不杀人。”

“朝花夕拾阵”,结束在了李记恩认母的那一刻。

现实中的南吉街,虽仍旧荒凉,却不必再恐惧鬼气的侵扰。

李记恩怔怔地跪坐李珍娘身边,他习惯性地伸出手,想稍稍安抚一下她无法自控地癫狂,可是在即将碰触的那一刻,却五指微缩,停滞不前。

他神色复杂地望着她,心中悲切到只剩空无:生错时,长错地,孝错母,恨错人,错事错做,错恩错报。

他这一生,何其可悲,又何其可笑。

他再也无法……做李记恩了。

他收回手,紧紧握在另一只掌心中,淡淡说道:“自她醒来,每十年便会有个中年男人来寻她。又一次我躲在她的供案下,看到了她递给男人一颗红色的珠子。她称呼那个男人做——主人。”

在自尽之前,李记恩……不。应该称他做李不染。

“此前种种,言悔或不悔已没有意义。唯剩贱命一条偿还孽债。愿吾来生,不染杂尘,平凡度日。”

血色染墙,李不染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湘江边上,有一块聚集着许多无家可归、无名无姓之人的坟地群。巫轻云嘱咐哥哥,将李不染葬在了那里。

东方晨光渐起,碎成一片片晶莹剔透地珠子,洒落在了湘水之上。

“李不染之墓”,便是他来过这世上一遭,最后的证明。

“哥哥。”

在继续行往巫族遗地的路上,巫轻云几人围坐在一起,细细讲起了“朝花夕拾”里,那个姓相里的中年男人。

巫轻云一边回忆着那个男人布下“子母怨”时的束式,一边照葫芦画瓢地演示给众人看,“你们看,这其中一部分,同御书阁里残缺的古籍记载没什么不同。”

楚煦摸了摸脑袋,说道:“咱也没去过几回御书阁……诶呦!峭岐你又捶我!”

“谁叫你话多!”峭岐毫不留情地按住了他的脑袋,对两位上司干笑道:“公主您继续,不用搭理这不爱读书的小子。”

巫轻云微微一笑道:“没关系的。我只是想知道,连御书阁都没有记载完全的古籍,那个中年男人,又是如何得知的呢?”巫轻云转而凝视着兄长:“哥哥,还有他口中的相里淮。我们必须搞清楚,他究竟是凑了巧……还是鬼族借着那相里家,早早隐匿在南疆了。”

司十一亦有此想法:“放心,上船前我便派人去查了,咱们等消息便是。”

……

两日后。

顺着湘江向西,穿越过众多的河谷,游走在翠郁高山之中。行船三百里,在侗河即将汇入汪洋之前,巫轻云即将踏上母亲的故土。

“沿着这条路笔直向前,有一片不甚茂密的矮树林。穿过那里,便是巫族遗地了。”

在渡口处的一座小村落里,几圈篱笆围着矮房,零星地坐落在村中,任凭花色斑驳的老母鸡带着子女进进出出。

巫轻云一人行道过此地时,那单脚独立在茅屋顶的红冠大公鸡转过脖子,警惕地扫视着他们。

这时,一双瘦小却粗糙的手抱住了它,。

“阿红咱们回家啦。”女童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下这群陌生人,转身跑掉了

村庄前方的路直通矮树林,穿过林子,便到了一处岔路口。

一条路光秃秃地,虽泥泞却足迹颇多,看得出时常有人行走于此;而另一条,丛生的杂草厚厚地压在了路面之上。

巫轻云他们要走的,便是这一条:年久无人会走的路了。

不长,也不远。

大概小半日的功夫,车马便停在了一处枯草丛的旁边。一块饱经风霜的大石板从草里探出了头。

巫轻云上前扒拉了几下,露出了石板的本来全貌。

一个大大的“巫”字,深可穿石。

就快要到了。巫轻云望着矗立在不远处的群山,心中慨然:不知阿娘,可曾魂归故土。

“走吧。”司十一走到妹妹身边,轻声道。

巫轻云微微颔首:“好。”

他们踏着疯长的杂草,将“巫”字石碑远远地抛在了身后,走上了去往巫族的最后一段路。

杂草慢慢少了,雾却渐渐浓了。

拐过两处山脚后,视野豁然开朗。

滑腻光秃的庞大山体之下,一大片依山傍水的……充斥着森冷气息的枯木林子,赫然映入众人眼帘。

这里,便是昔日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福禄圣域——巫族族地。

山还是那几座山,从外面看时,依旧是翠郁葱葱,向阳而繁;可当他们站在这里时,却只能看到荒芜峭壁,山石欲坠,仿若山崩之势。

“一面生,一面死。”身后不知是谁,低喃道。

巫轻云蹲下身,轻轻拨动着冰凉刺骨的河水,竟感受不到一丝水的包容。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在无形之中拒绝外来人的脚步。

它们似乎,正怒极……生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