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新皇当场吓尿! - 家师方孝孺,开局就被诛十族? - 神秘墨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1章新皇当场吓尿!

他不再上朝,甚至连暖阁的门,都很少再踏出。

他不再批阅奏疏,也不再过问任何军国大事。

他只是躺在那张宽大的病榻上,每日里,唯一愿意做的,就是听朱瞻基,为他念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民生报告。

“皇爷爷,浙江布政司来报,新政推行后,今年新垦荒田三十七万亩,比去年多了近一倍。张恒大人说,按六成税率的老法子,百姓根本不愿开荒,如今改成三成,大家伙的劲头都足了。”

“皇爷爷,河南大工的河堤,已经完工了。兰阳县的李知县上报,说今年黄河水虽然还是大,但再没听说有决口淹人的事了。百姓们都说,是您和父王,救了他们的命。”

朱棣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他又让李子城,将户部最新的税收总册,拿来给他看。

看着那上面,国库的存粮与白银,在短短一年之内,不增反减的趋势,终于被遏制住,甚至开始有了缓慢的回升。

他陷入了更长久的沉默。

他回想自己这一生,南征北战,开疆拓土,自认功盖千古,可到头来,留下的,却是一个国库空虚,民生疲敝的摊子。

而他那个自己一直看不上眼,觉得过于“仁懦”的儿子,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让这个庞大而沉重的帝国,重新开始喘息,焕发出了生机。

或许……自己真的错了。

不是道路的对错。

而是,他打了一辈子天下,却忘了,这天下,终究是要用来“治”的。

打天下,靠的是刀。

治天下,靠的,却是那一把把的粮食。

永乐十一年,冬。

应天府下了第一场雪。

暖阁之内,烧着最旺的地龙,却依旧驱不散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油尽灯枯的永乐大帝,将所有人都遣了出去,只留下了李子城一人。

他靠在床头,那张曾经威严的脸,已经瘦得脱了相,只剩下一双眼睛,还亮得惊人。

他用尽全身力气,朝着李子城,招了招手。

李子城快步走到床边,跪了下来。

朱棣看着他,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复杂。有欣赏,有托付,甚至还有一丝……歉意。

“朕知道……你是对的。”他的声音,沙哑得如同两块破瓦在摩擦。

“老大……也是对的。”

“打天下,朕行。治天下……要靠他们。”

说出这句话,仿佛耗尽了他最后的一丝力气。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瘦弱的身体,在锦被下剧烈地颤抖。

李子城连忙上前,为他轻轻抚背。

许久,咳嗽才平息下来。

朱棣颤抖着,从自己的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份早已写好,盖上了传国玉玺的明黄色卷轴。

那份遗诏,被他摩挲了无数遍,边角都已起毛。

他将那份重如泰山的遗诏,塞进了李子城的手里。

“传位于……太子。”

“你,李子城,要像……像辅佐朕一样,辅佐他,辅佐瞻基……”

他的呼吸,越来越微弱,但那双抓着李子城的手,却依旧用尽了最后的力气。

“守好……守好朕的……江山!”

最后一个字落下,那只抓着李子城的手,猛然松开。

一代雄主,永乐大帝朱棣,溘然长逝。

李子城手捧着那份还带着皇帝体温的遗诏,重重叩首在地。

他成功了。

他终于获得了这位千古一帝,最后的,也是最彻底的信任。

他为大明,铺平了一条最安稳的交接之路。

然而,就在乾清宫的丧钟,即将敲响的前一刻。

距离应天府不足百里的官道上,一支数千人的精锐骑兵,正卷起漫天烟尘,星夜兼程,直扑京城!

队伍的最前方,一面黑色的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旗上,四个血红的大字,杀气腾腾!

“清君侧,诛子城!”

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