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叛乱
第二十二章叛乱
正旦后还未至新年,一封加急奏报快马加鞭,穿过凛冬的风雪,如同一声惊雷,将所有人从新年祥和安乐的美梦中炸醒。
淮州起兵叛乱,短短半月时间,已经连下两城。
威严肃穆的朝堂上如同厨子锅里的水,翻滚沸腾,松儿好不容易学会了在朝上的时候不乱跑,乖乖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此刻被下面乱七八糟的声音一吓,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那声音洪亮,犹如从天而降的瓢泼大雨将朝堂内的声音压了下去。
卢德打得便是这个主意,趁着大煦内部变动,无人做主,如一把利剑自西穿入大煦脏腑。
宋霖兮只顾着安抚松儿,匆匆忙忙地散了朝会。
留下一群朝臣,面面相觑。
“吴相,这卢德竟然乘人之危,赶在新年前发兵,您可得赶紧做决定啊。不然等不到开年,淮州的兵马可就要杀进皇城里来了。”
“这边州的刺史是谁,他们一定是里应外合,不然淮州怎么可能势如破竹,短短半月连下两座城池。”
“现在哪是问罪的时候,朝廷得赶紧调派人手增援啊。”
“神策军护卫皇城,若是将神策军调去前线,那皇城不成了待宰羔羊。”
“那你说怎么办,任由卢德杀进皇城来,砍了诸位的脑袋?”
……
众说纷纭,偏偏小皇帝已经回去喝奶去了,偌大一个朝廷,竟没个主事的人。
三天时间,朝臣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百姓更是民怨沸腾,指着朝廷立马出兵,击退淮州兵马。
一时间,就连纵横朝堂数十载的吴增儒都犯了难。户部无钱粮,兵部无兵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朝堂上乱成一团,李徽明却不心急,躲在孟澹宁的书房里和几个小侍女学着剪窗花。
屋内烧着炭,门窗都闭着,桌上已经摆了不少张剪纸,满地都是红纸碎屑。
李徽明拿着剪刀,显得有些笨拙,一边剪,一边看着小侍女手上的那只,“是这样吗,从这儿剪。”
“不是不是,殿下,是从这边,可不能剪多了,不然会断。”,小侍女在旁边替她干着急。李徽明从早上学到现在,还是学不会,糟蹋了不少纸。
按道理说,殿下不笨啊,繁重的国事都能处理妥当,怎么剪个小小的窗花纸就把她难住了呢?
“哎,不是这里。”,眼看着她又要剪错,小侍女急忙阻拦,可她还是晚了一步,一张纸又剪坏了。
小侍女都忍不住叹了口气,反应过来后赶紧又跪在地上请罪。
马上快到新年了,李徽明没有惩罚人的癖好,“起来吧,别跪着了。你再教教我。”
孟澹宁推门进来,见一地的纸,苦笑了一下,这纸可不便宜。他挥挥手,让侍女退出去,将托盘放到桌上,“我不过去端了碗汤,你又剪坏了多少纸?”
李徽明有些丧气地将手里的纸和剪刀扔在桌上,“我还说要剪一张人像呢,结果连个窗花也剪不出来。”
她将自己剪的四不像的窗花张开,举到孟澹宁面前,勉强能看出几分窗花的样子,只是丑了些。
孟澹宁也不嫌弃,“这个就剪得挺好,贴正门上。”
“那这个呢?”,李徽明又举起一幅“杰作”。
“这张也不错,贴卧房。”
“那我们这会儿就去贴。”,李徽明摇了摇有些发酸的手腕,她可不想再剪了。
“先把汤喝了。”
太医署给的调养方子,孟澹宁专门着人每日熬得老汤,补气血。
李徽明将窗花扔在桌上,将汤喝了个干净,喝完,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孟澹宁出去贴窗花纸了。
孟澹宁手里捧着“御赐”手炉,端着一小碗糨糊,跟在李徽明身后。
李徽明举着窗花在孟府的大门上比,“这个位置怎么样,正不正。”
孟澹宁站在后边,“再往左一点。”
她又将窗花纸往左移了一些,回头问,“这样呢?”
“太左了,稍稍往右一点。”
李徽明一点点将窗花纸往右边挪,直到孟澹宁说:“好,就这个位置,再往上举一点。”
李徽明伸直了两个胳膊,举着一张窗花纸,等着孟澹宁把糨糊递过来。就着碗里的小刷子,将糨糊抹在窗花纸背面。
还不等她黏好,身后便传来几个声音。
“参见殿下,殿下万福金安。”,是朝上的几个老臣。
孟澹宁听见这个声音,端着糨糊的背影怔了一下,片刻后转过身来颔首,微微拱手行了礼,他的官位不低,但毕竟对方的资历摆在那里,李徽明可以对他们视而不见,他却不能坏了礼数。
李徽明将窗花纸背后刷上糨糊,贴在门上,一点儿没理会身后的人,只是侧过头看孟澹宁,“这样对吗?”
“嗯,挺好。”
李徽明将窗花纸粘好,拍了拍手里的纸灰,转过身来便换了一副脸色。
“诸位不回家过年,杵在这里干什么?”,李徽明冷下面色,下面的人便把腰背又弯得低了些。
就在一个月前,他们还信誓旦旦地将这位“陛下”赶出了皇宫,如今再来,脸上确实无光。
但不论如何,他们为的是大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