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奸细 - 藏岫 - 杨弯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藏岫 >

第四十一章奸细

第四十一章奸细

盛夏的阳光普照大地,向西将滚滚黄沙变得金黄,向东则将澄澈的海水变得波澜。台风过境之后,青州的天似乎都比原来更蓝些,碧空如洗,白云朵朵,是难得的好天气。

晏岫站在房门外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昨日为了解决庙中灾民们的饮水问题,足足忙活到了接近子时,累得难得睡个好觉,一觉到了日上三竿。

“这台风总算是过去了!”,晏岫回头看着白芷,“等再过几天,大家也都能回自己家去。”

到时候新房再建,她要是个自由的堪舆师,说不定能接不少活儿。

“青州地处临海,水虽多,却大部分都是海水,难以生活、饮用。如今台风一来,将城中不少水井都祸害了,大家连口水都没有。如今可好了,东和县的堤坝修筑完成,昨天您又给了图纸,在堤坝周围建水库囤积生活用水,往后再遇到这样的大风雨天气,青州也能熬过去了。殿下,这下你总该放心了。”

白芷笑嘻嘻地往晏岫身边一杵,“咱们是不是该回府了?”

“回府回府,整日就念叨着回府。怎么,这城隍庙住不下白芷大小姐啊。”,晏岫伸出手指点了点白芷的额头。

“也不是,你看咱们出来这几日,俞小公子派了不少人跟着,来去多麻烦。咱们尽早回去,他也少担心不是?”

晏岫笑笑,“怎么,我回去还得给他颁个孝子的牌匾。”

白芷想着那个场景都觉得好笑,眨巴了下眼睛,“那倒不必了。”

晏岫和白芷有说有笑地行至人群中,人多眼杂,晏岫为避人,日日戴着面纱。大家只知道她是公主殿下,未见过她模样。

此时见她过来,一个个目光都跟随了过来。

“殿下,您来了。”

“今日看见您,咱们可是又要跟着沾福气,加餐了啊哈哈。”

晏岫:“陈叔这话可说笑了,我们府衙哪日少了大家的吃食?”

“是啊是啊,多亏了殿下,咱们才能捡回一条命啊。”

“这台风总算是平安过去了,殿下,咱们啥时候才能回家啊?”

晏岫拉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的手,轻拍两下,“要不了多久,等咱们的房子重新建起来,就能回去了。”

“我孙子昨儿就跟着徐县令去了,人多力量大,咱们要不了多久就能回家了……”

“我两个儿都去了,我本来也想去,可偏偏徐县令只要男子。要我说,殿下也该跟徐县令说说,咱们女子不输男子,都想为家乡出份力。”

“是啊是啊,刘婶这一身力气,可不比有些男子差。”

……

和公主府的冷清安静比起来,城隍庙热闹得多。大家因为一场灾祸相聚于此,同吃同住,有了患难情深的情谊。

如今来看,倒是一片祥和。

晏岫弯腰和身边的老太谈笑,转身一擡头,就看见俞樾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她以为自己看花了眼,眨巴了几下眼睛定睛看去,果然是他。

不仅是他,他身后跟着一群士兵。

士兵不知道得了什么指示,飞快地沿着四周墙壁分散开来,把守住了城隍庙的各个出口。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住手上的事,目光紧紧跟随着那些士兵。

刘婶就在晏岫身边,鼓着胆子,小声问了句,“这,这是怎么了?”

原本还有说有笑的百姓们不约而同地噤了声,目光犹疑,扫过那些身穿轻甲的士兵。晏岫也收起脸上的笑意,站直身体,用略带疑惑的目光看向俞樾。

他并未回应,只是偏过头,对身后的士兵说了两句话,那士兵便点头,几步小跑到了晏岫面前,拱手抱拳,“殿下,俞都尉请您出去叙话。”

晏岫眉头轻皱,对身侧的白芷说:“你留在这儿,我去看看怎么回事。”,她步子迈得很快,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俞樾身边。

两人一路跨过门头,走到内院之外。

“怎么了,这么大阵仗。”,晏岫蹙着眉头。

俞樾看起来一点儿也不严肃,反而莞尔一笑,将那紧张的感觉化去些,“没什么,城中出了海寇的奸细,现在要加强巡查。”

晏岫擡头看他,“奸细?”

俞樾漫不经心地勾了勾唇角,“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城隍庙你别再待了,今天就收拾东西,和白芷先回公主府。”

晏岫:“没什么大事为什么让我回去?”,她转头看了眼身后百姓,“如今台风已过,前来避难的百姓都盼着回家去。你如今在这里驻军,不是扰乱民心吗?”

俞樾:“他们暂时走不了。”

“走不了,为什么。这里都是来避难的百姓,没有你们要抓的奸细。”,晏岫的声音越来越小,然后话锋一转,眼中的疑惑转为惊讶,“除非,你说的奸细就在这城隍庙。”

俞樾见她凭三言两语便猜出大概,无奈地撇了撇嘴角,“公主殿下聪慧。”

青州海岸线极长,是以多年来,抗击海寇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青州肩上,又或是说,落在青州刺史俞永的肩上。

那些海寇往上数几代,都是青州的渔民。因生计困难,最终下海为寇,多年沉淀,如今已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陆地可以高筑的城墙、深挖的壕沟,抵接的山坳作为防御,可大海却难以时时监管。最早的海寇大都来自沿海地区,个个精通水性,擅长水下作战。他们不仅深谙青州布防和水军的实力,对青州城的布局也了如指掌,简直是防不胜防。

奸细年年有,这几年都是俞樾负责抓捕审问。

只是以往这样的行动都是私下进行,并不会像今天一样摆到台面上,百姓们不曾见过罢了。

晏岫听他如此说,不自觉转过脸,向身后看去。她在城隍庙也待了好几天,这里都是些平民百姓,哪来的什么海寇?

“海寇不仅会说青州本地的方言,长相也和渔民差不多。若不是经常和他们打交道的人,分辨不出也正常。”

晏岫偷偷摸摸地转回脸,擡头看着俞樾,睁着大大的圆眼睛,认真询问,“那你们现在大张旗鼓地陈兵,不是打草惊蛇吗?”

俞樾听她如此说,略带诧异地挑了挑眉,打趣道:“懂得还挺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