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府衙 - 藏岫 - 杨弯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藏岫 >

第二十四章府衙

第二十四章府衙

两人在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明明还不到晚上,天气却阴沉得像是进入了永夜。街上大都是披着蓑衣的百姓,都在急匆匆地往外赶。

俞樾本来想骑马,考虑到晏岫,最终还是找管家拴了辆马车。

晏岫换了身男装,颜色和俞樾身上那抹夜色很像,远看都像玄色。只不过她那件颜色更淡一些,衣服倒是不长,白芷稍微改了两针就完全合身了。

俞樾打量着晏岫身上的衣服,“我小时候的衣裳,你穿上倒是刚好。”

小时候?多小?

晏岫无语地撇了撇嘴角,“今日多谢,衣服改日洗好了还你。”

俞樾见她脸上明晃晃地写着不满,调笑道:“殿下要是喜欢男装,让绣娘为你做几套就是。听闻京城正时兴让姑娘们穿男装,殿下从京城来,想来也喜欢。”

晏岫从没出过青州,自然不知道京城的风俗,她敷衍地点点头,装作知道的样子,模棱两可地回答道:“男装轻便,自然招人喜欢”

“殿下眉宇间有英气,穿上这身男装倒也合身。”,俞樾不知真心还是假意地奉承了一句,“对了,一会儿到了衙门记得摆出你公主的威风来,衙门那些人可不好说话。”

“衙门!”,晏岫一听这两个字,心中警铃大作。他刚刚可没说帮忙是要和他一起去衙门啊。

要是早知道,她绝不会一口应下要帮忙的事。

“怎么了?”,俞樾有些奇怪,看着晏岫听见衙门两个字竟有这么大的反应,他目光带着审视。

晏岫本就心虚,见状捂着肚子,“哎哟,突然有些肚子疼!”,她一只眼睛闭着,另一只眼睛偷偷张开一条缝,盯着俞樾,“定是白日淋了雨,有些着凉了。要不小公子还是自己前去吧,我就不去添乱了。”

晏岫自然和衙门里的人打过交道。当年林砚身死,刑狱的人还有衙门的人来过晏家不少次,每次都要和晏枢面对面盘问个小半时辰。还有前不久,那些官兵一路追杀,将她追至海边,那滋味,她现在想想都要做噩梦。

现在想到衙门两个字,她都条件反射想跑。

“严不严重,如果殿下实在不舒服,我们便先去医署看看。”,俞樾的眼中似乎真的流露出关心。

晏岫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我就是轻微有些不适,不严重,不严重。”

“那这样吧,我们掉头先送你回去,明日再来衙署。”

晏岫心里暗叹,俞樾这时候倒像是个孝顺儿子似的。只是如今天色已晚,一来一回怕又是要平白耗上不少时间。

晏岫想起那年青州海啸,若是官府能早早地有所防备,又怎致灾祸蔓延。她现在又怎能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心,耽搁正事。

“这样吧,眼看快到府衙了,我便不下车了,就在马车里等你。你去去便回,想来也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如此也好。”,俞樾点头。

晏岫擡头看他,这人现在怎么这么好说话。眼看马车里的气氛有些尴尬,晏岫自顾自地接上刚才的话题,“州府衙门的人不听你安排吗?”

俞樾嘴角上扬,并不对此奇怪,“我父亲是刺史,我又不是。青州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别的州府军权政权都是分开的,但我们青州地处东南沿海地区,每年大部分的政务都和军务脱不开关系。他以前是都督,调兵需要刺史的调令,一来二去导致好几次差点儿贻误战机。后来陛下便让他坐了刺史的位置,另外设了别驾替他处理日常其他政务。”

“也就是说,这位别驾才是青州政务的决策者。”

俞樾点头,“他叫汪育林,当年海啸之后调来青州的,和刺史共事了好多年了。两个人分工明确,汪育林主管政务,他主管兵事,平常并不会互相干涉。”

“这位汪别驾是个什么样的人?”,晏岫心里有些没底。她从前打交道的多半都是些市井小民,和青州别驾,刺史这样的大官几乎从没接触过。

她这个假公主,糊弄糊弄白芷那样心思浅的丫鬟还好,糊弄这些见惯了风云的人物,怕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也是她为什么不想看见俞家父子的原因。

俞樾看起来不算担心,“你是公主,谁敢驳你的意思。”

纵观大煦朝百年,公主的地位并不低,常常都是坐拥千户食邑,最差也是富甲一方。其中还有不少都曾参与到帝位争斗中,尽管最后的下场也未必各个圆满。但总的来说,大煦朝的公主并不只是皇室的装点。

“你不就敢?”,晏岫想起早上的事就气不打一处来,怼了回去。话音落,她兀自思考,只觉这个俞樾话里有话,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你带着我来衙门,不会就是为了借我身份,帮你办事吧?”

“……”,俞樾没有立马回答,沉默即默认。按照大煦朝的官员设置,他毕竟只主管军务的将军,政务相关确实无权插手。

州府的衙门离刺史府不远,只是今日风雨猛烈,车马难行,赶车的小厮年纪轻,手上力气不足,缰绳拉得费劲。马车在风雨里左右摇晃,晃得晏岫心中更慌。

她不住地撩开车帘,雨丝顺着窗子飘进来,打在她脸上。

俞樾却始终镇静,整个人稳如泰山地坐在车内,似乎半点不受风雨所扰,“别看了,很快就到。”

“这会儿的风明显已经比早上刮得更猛了,布置防护措施还需要很多时间,我怕来不及。”,晏岫一反常态地脸上挂了忧色,“如今官府什么情形我们还不知道,百姓们也都蒙在鼓里,我怕像那年海啸一样……”

趁大家都还未警觉之时,就夺去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俞樾擡眼,看着满面忧色的晏岫,一侧眉毛微微上扬,眼中露出些许好奇,“如果我记得没错,当年青州海啸一事发生时,殿下还在观中修行。怎么,殿下也听说了那场海啸?”

晏岫几乎在和俞樾对视的那一秒便迅速地向下垂了眼帘,偏过头去,“听山下的村民说起过。”,话音落,她又觉得自己刚刚表现得好似心虚一般,又气势汹汹地驳了回去,“如果本宫记得没错,你那时候也在京城吧,怪不得你一点儿也不着急,你是没见过那年青州百姓的惨状,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

俞樾这一次没再怼回去,两人说话的间隙,青州府衙到了。

晏岫原本打定了主意不下车,此时看着俞樾脸上确有忧色,心中一滞。当年林砚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前去赈灾,哪怕最终身死,带回来的只言片语中也未曾有过悔恨。

她作为女儿,要是让林砚知道她贪生怕死。如今享着百姓供奉,却要做个缩头乌龟,定是十分失望的吧。

冲动之下,她一把拽住了俞樾的袖子,“我,我这会儿好了,和你一起去看看。”

“进去别乱说话。”

晏岫点头,松开捏着俞樾袖子的手,似乎是怕自己反悔,她没有等小厮搬来脚蹬,自己扶着车辕跳了下去,将泥水溅到了跟在她身后的俞樾脸上。

俞樾无奈地拿袖子抹了把脸,跟在她身后,步子迈得很大,几步追上她,跟在她身后约半步的距离。

衙门的人不认识晏岫,但俞樾他们是认识的,没多说什么就将他们放了进去。

时值衙门上值的时间,汪育林笑脸盈盈地将他们请了进去,临进门前,多看了晏岫一眼,脸上笑容没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