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采风
训练营开营时有一百一十个人,经过初舞台后淘汰了末位二十人,剩下的分到abcd四个班,abc每班二十人,d班三十人。周一早晨,导师把选手分班集中起来,公布了每个班第一次公演的指定曲目。每个班再分成十人一组,每组内部按照自己的方式合作编排,然后小组竞争。赢的那组带着曲目代表班级出赛一公,输的那组则全部沦为场务,没得上台不说,还要给上台组的选手一对一当一周半的生活助理。
有选手不满赛制残酷发起牢骚,被导师yoyo不咸不淡地看了一眼:“d班三十个人,这次会淘汰二十个,连出镜机会都没有直接卷铺盖走人。何况你们输了只是去当几天的助理,做的是所有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做的事,很委屈吗?”
众人闻言,顿时不敢再抱怨了。yoyo拿着流程卡接着念任务:“今天我们会按照班级外出采风,所有人都上交手机,带着笔和笔记本去记录,自己寻找生活光亮,发掘灵感,然后融入到创作里,合力编排出有团队精神的作品。限时一天,晚上七点营地集合分组开头脑风暴会。”
b班分到的曲目是一首轻松欢快的歌,由当红年轻歌手唱的,名叫《少年游》。活动范围在市中心广场,白天有不少人在这里练舞、画画、写字,或是办点小型演出,还有很多兜售各类小商品的摊位。虽然是工作日,来逛街的人也不少。选手们坐着训练营大巴到目的地,已经有消息灵通的粉丝在路边接车了。
有些选手入营前就小有名气,有些则是前两期节目播出去吸引到了粉丝,根据个人灯牌和海报的数量,他们就可以大致判断自己的热度了。俞忱的粉丝是b班最多的,天使般的长相,善良开朗的人设,加上有家族公司助力,路边都快被他的粉丝挤满了。等他下车,咧嘴笑着冲大家招手,粉丝激动的尖叫声几乎掀翻大巴车。
选手们跟在后面一个接一个地下,虽然粉丝数量有不同,但多数人都给面子地捧场了。直到江玉树最后一个走下来,热闹的人群忽然沉寂了片刻。
离第一次公演播出才过了两天,网络还停留在对江玉树口诛笔伐的高峰,黑料的主人直接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心里很是不爽,可又不好当面骂那些难听的,尴尬地沉默一阵,然后假装很忙地各自看天看地看手机去了。
江玉树倒没觉得有什么,自己慢悠悠下了车。见多数人往广场中心去,他揣着口袋里节目组给每个人发的一百块钱,转进了广场外围巷子里的早餐街。
过了早餐的饭点,这条街的人不是很多。他在一家现做包子铺门口停下,买了六个包子,转头递给跟自己的摄影大哥和助理小姑娘一人两个。
助理一愣,连忙摆手:“不用了哥,我出发前在训练营食堂吃过了。”
“拿着吧。”江玉树面无表情往嘴里塞了半个包子,“早上食堂的饭这么难吃,我不信谁能吃饱。”
小姑娘和大哥面面相觑:啊,这是可以说的吗。
但食堂的早饭确实难吃,两人犹豫片刻,默默接过了肉香扑鼻的热包子,在镜头后面大快朵颐起来。
吃了包子,三人似乎达成了某种革命友谊,在街道里到处溜达,寻找各种美味还便宜的小吃垫肚子。
他们循着味道找到一家关东煮时,迎面正和几个同班选手碰上了。其中有左佑在,一看到江玉树眼睛就亮了:“小树,这么巧,这都能碰上啊。”
广场就这么点大,碰上实在是很平常。只是江玉树知道他的用意,也顺着他的话点头:“你也是闻着味道过来的?”
“是啊,食堂早上那碟胡萝卜拍黄瓜做得太优雅了,我山猪吃不来细糠,快饿死了。”左佑说着,凑近店门深深嗅闻一口,“啊,真的好香。”
一帮男生围着小小的店门,一边等汤一边聒噪夸张地喊饿,像一群嗷嗷待哺的猴儿崽,把老板吓得不轻,赶紧忙活着把所有人的关东煮都捞了,生怕慢一秒就饿死一个。店里没有位置,大家就端着杯子在台阶上下坐了一片,边吹凉边很没形象地嗦汤。
“这个味道绝了,好像我姥给我煮的汤。”徐宏迪开口感叹,旁边的张途笑起来:“你姥擅长的不是包治百病红豆汤吗,怎么又会做关东煮了?”
“你懂啥,我姥什么都会,她可是我的童年之神!”徐宏迪说到这,语气黯淡些许,“可惜她去世的时候我还小,没学会炖汤的手艺,现在再也尝不到了。”
众人默然一阵,张途忽然接话:“我会煮红豆汤,回头做一次给你尝尝。”
“我会做排骨汤!”“我会炖鸡汤!”“我会做佛跳墙!”周围的人一个接一个跟上,令徐宏迪又笑开了,忘了刚才的短暂神伤。炖汤接龙轮到江玉树这里,他在大家的瞩目下沉默两秒说:“我会做珍珠翡翠白玉汤。”
徐宏迪不明所以,还在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汤?听起来好好喝。”
“猪潲水。”左佑解释完自己先乐了,一搂江玉树的肩说,“这么好笑的梗你居然自己藏着?送我,下次不许你用了。”
几人边笑边吃完了关东煮,很快又各自分开去找新素材。左佑在江玉树这里刷过脸,就离开去发掘新爆点了。江玉树在小吃街耗过了午饭时间,仍旧在冷清的外沿走,穿过郁郁葱葱的绿化,有散步打太极的老头老太,有带着工作步履匆匆的成年人。他在挡住阳光的树荫里穿行,时不时坐下,在本子上漫无目的地涂鸦。在某处长椅上坐着时,他忽然听到了身后传来的一点音乐声。
摄像大哥听着耳熟,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正是昨天晚上江玉树随机歌单里播到过的那首儿歌。镜头再对上江玉树的脸,他渐渐听入了神,坐在椅子上沉默着,不知想到了什么。
儿歌播到中段,忽然停了。几个稚嫩的声音抱怨起来:“班长,你的音箱到底怎么回事啊?怎么老是这样放到一半就卡,我们怎么学嘛。”
大概是班长的小孩子懊恼开口:“我也不知道,我从家里带来的,在家都放得很好啊。”
“午休都快结束啦,今天又没有时间练了。下周运动会开幕式就要表演,怎么来得及啊。”
班长想了想说:“那要不,我们自己边唱边排练。”
孩子们商量定了,开始一起认真学着唱起来。可各自音调不一样,有人快有人慢节奏打得乱糟糟,根本没法往下排。正当他们手忙脚乱时,忽然听见树荫后面传来一道温和沉定的男声,流畅地唱出这首歌的开头。
江玉树穿过树荫,走到他们面前,问他们:“我给你们伴奏,怎么样?”
排练的孩子们看到陌生人,顿时有点腼腆,但见江玉树长得好看,脾气也好,又心生好感,同意了他的加入。江玉树一边唱一边不疾不徐地拍手打节奏,孩子们总算找到了点状态,回忆舞蹈动作磕磕绊绊跳了下去。
江玉树一边伴奏,一边时不时指导一下动作,后来干脆在前面领舞,耐心地带着孩子们跳了几遍,终于让大家都把动作捋顺了。
等排练结束,小孩子都围了上来,崇拜又好奇地问他:“哥哥,你跳舞好厉害呀,你上几年级啦?”
这帮孩子才上二年级,连小学以外的概念都没有。江玉树忍不住笑了笑,回答道:“哥哥高中毕业了。”
孩子们真心实意地“哇”了一声,对他的崇拜已经溢于言表。
班长小姑娘还记着应该礼尚往来,但他们快上课了,手里又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大哥哥。江玉树便把本子和笔掏出来,对他们说:“你们帮哥哥一个忙好不好?在本子上写下你们的梦想,不会写字可以拼音,画画也行。”
小朋友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纷纷围上来,眼里亮着小星星:“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诗人,写跟李白一样厉害的诗!”“我,我要当超人!超怎么写……”
稚气的字符和涂鸦占满了整张纸,孩子们着急回去上课,跟江玉树告完别就跑了。他看着小小的身影穿过树荫,在阳光下越来越远,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低头看着记录本若有所思。
摄影从树丛后面走过来,顺着他的背影拍到前方消失的孩子身影,再回到江玉树身上。
“江哥,你在想什么?”助理在镜头后面问他。
江玉树回过神,望向镜头:“我已经不记得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了。”
选手们使尽浑身解数找灵感,创造镜头,一天下来全都精疲力尽。俞忱在商场和粉丝互动,又唱歌又表演,笑得脸都僵了,终于等到人差不多走了,接过助理递来的墨镜口罩,戴上的瞬间就臭了脸,开口就问:“那婊子今天在干什么?”
“俞老师!”助理吓坏了,压低声音说,“这儿还有好多人呢。”
“烦不烦,没人听得见!”俞忱不耐烦道,“还是你不知道我说谁?姓江的那个……”
助理生怕他再说出什么难听话,忙不迭低头看大群报备消息:“江……那位今天在小吃街逛了半天,然后去边上的公园看小朋友跳舞了,现在在游戏摊位玩。”
俞忱冷哼一声:“烂泥扶不上墙的货,给他高枝儿也飞不了。”
摄影和助理胆战心惊地跟在俞忱身边,满脑子在想他和江玉树的恩怨,却都没有注意到,在离他们只有几步路的地上蹲着一个收拾东西的女生,不可置信地看了俞忱一眼,怕被发现,低着头默默挪开距离。
直到刚才之前,她还沉浸在第一次见到偶像俞忱的快乐里。她把俞忱当完美爱豆,不知道熬几个晚上做数据打投,包包边上挂的是他的周边,包里塞满今天收到的物料,她都想好这些东西要挂在哪了。可刚才俞忱的话,也同样一个字不落地钻进了她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