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原来是这个法子 - 我,大明老祖,崇祯求我出山! - 敏敏520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8章原来是这个法子

“老板?你说你将白银换成了宝钞?”  朱棣惊讶出声。

简直有些不敢置信。

当初,他可是逼着大家,去将白银换成宝钞去用,但是没人愿意去做。

因为宝钞的价格一直在跌,没有白银保值。

为何这个店家,会去主动将白银换成了宝钞????

朱棣仿佛是找到了一线希望。

能够重拾当初的宏愿!

店家老板笑了笑道:“是啊,我的确是去换了云南宝钞,我是从云南过来做生意的,原先是云南本地人。现在,当地有很多人,都去外地做生意呢。我们那边产业发达,当地人占了优势.”

这位是大客户,老板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朱棣摆摆手,不想听废话。“你别说其他的,你就告诉我,你为什么会去主动换宝钞?”

“这很稀奇吗”掌柜的有些莫名其妙,突然反应过来,这位爷是本地人。

想到这,掌柜笑着解释道:“哦,对了,您是本地人可能不清楚,在云南那边,宝钞就是白银,白银就是宝钞,没什么两样。”

“我们云南当地,都习惯用宝钞来交易了,哪怕是上街买个早餐,买碗粉面,都是用宝钞呢。大家都用。”

听完,朱棣愣住了,眼睛发光,发亮!

朱瞻壑这小子居然将宝钞推行到这种程度!

连买碗粉面都用宝钞,这不是跟当年自己的想法一样吗?

但是当年,朱棣没有成功。

为什么朱瞻壑成功了呢?

朱棣百思不得其解,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你们云南当地,为什么百姓都用宝钞,什么交易都用?”

掌柜笑着点头,有些来自云南的自豪感,道:“是啊,白银已经没人用了。”

朱棣讶然道:“为何?”

杨士奇等人也凑了过去,耳朵竖了起来,作出了认真倾听的姿态。

见到门外有客人来了,杨荣还立马去将其赶走,免得叨扰了对话。

看到此情此景,掌柜的心疼的皱了皱眉,想到眼前是大客户,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掌柜道:“这宝钞啊,方便!咱老百姓不就是图个方便吗?这白银啊,去买个东西,还要用秤去称重量,这宝钞就不用,面额就在上面。”

朱棣指了指桌上的宝钞,道:“这一张一百两?何来的方便?你们找的开吗?”

掌柜一看,就知道对方完全不懂,笑着道:“客官,您这是最大的面值啊,除了一百两的,宝钞还有:一毛、两毛、五毛、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最大的就是您这一百两。”

朱棣一听,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朱棣拿起桌上的宝钞,又仔细看了一看,这宝钞相比大明宝钞,十分小巧,相比用了三年朝廷发行的宝钞,只有十分之一的大小,老百姓用的的确方便。

除此之外,诀窍就出现在了这些面额上面。

大明宝钞印到后面,都印出了一千两面额一张,的确有些不方便。

这时,杨士奇凑过来道:“朱先生,一、二、五、十,我刚算了一下,能组成所有的数字。”

朱棣道:“快拿纸笔记下来。”

说完,他看向掌柜,道:“掌柜,你这儿有这些宝钞吗?能否拿来给我看看。”

“有的!您稍等。”

说着,掌柜从口袋掏出一个牛皮钱包。

“这是何物?”朱棣好奇问道。

“这是钱包,装宝钞用的,也是云南产的,当地老百姓,人手一个呢。”

掌柜边解释,便从钱包里掏出一摞钱来,理了理,将面额理出来了。“客官,我这只有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的面额,再小的.咱没带了,毕竟我离开了云南,用不上了。”

“也行,给我看看。”

朱棣拿了过来,仔细一看。

好家伙!

五十两,印的是老大朱高炽的画像,胖嘟嘟的。

二十两,印的是孙子朱瞻基的画像,英武帅气。

十两,印的是老二朱高煦的画像,英武帅气。

五两,印的是朱瞻壑这小子的画像,这小子,笑的挺欢啊?

啥意思?

一家人都印宝钞上了?

下面几毛的印的是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