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血色 - 诺兰德的蔷薇 - 西里西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诺兰德的蔷薇 >

第33章血色

刺杀阴谋

为了彰显双方的尊贵地位,化解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这场婚礼规模空前盛大,双方贵族齐聚皇宫。婚礼从8月18日开始,一直持续了三天,整个巴黎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两派之间的矛盾也被这场婚礼冲淡了许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这盛大的婚礼背后,一场惊天阴谋正在悄然酝酿。而这场阴谋的幕后黑手正式皇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

凯瑟琳太后本来十分支持这场婚姻,甚至不惜违背教皇的圣谕。但通过这场婚礼,让她认识到了胡格诺派的力量已增长到了难以遏制的地步。而且如果联姻成功,那么科里尼将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挑唆查理九世来剥夺她的摄政权,这对于控制欲极强的凯瑟琳太后而言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基于这些考虑,凯瑟琳太后决定利用这场婚礼,除掉科里尼上将。8月22日夜,凯瑟琳指使一名狂热的天主教教徒行刺科里尼上将,结果科里尼受伤未死,行刺失败。胡格诺教徒群情激奋,要求查理九世彻查此事。

当查理九世得知幕后真凶竟然是凯瑟琳太后之后,十分震惊,继而怒不可遏,愤怒的查理九世掌掴了凯瑟琳太后。

然而凯瑟琳太后很快就说服了国王,她夸大了胡格诺教徒报复的恐怖危害,查理九世决定听从凯瑟琳的建议,对胡格诺教徒举起了屠刀。

屠杀开始

8月24日凌晨,巴黎钟声刚响,一场针对胡格诺教徒的恐怖大屠杀便展开。

在吉斯公爵之子吉斯的亨利率领下,数以万计的天主教暴徒,根据事先画好的标记闯入胡格诺教徒的家中,开始了疯狂的屠杀。

美丽的巴黎在这一夜化为修罗地狱,信奉上帝的教徒此刻成为行走在人间的恶魔,整个巴黎陷入滔滔血海之中,男女老幼无一幸免,残肢断臂四处可见。

在这一刻无论性别,无论地位,宗教立场成为生与死的唯一标准,信奉胡格诺教成为异端,成了必死的原罪。

可怜的科里尼上将,枪伤未愈,便被割下了脑袋。著名的作曲家克洛德·古迪梅尔也惨死在这场屠杀之中。纳瓦拉的亨利王子由于他的新婚妻子玛格丽特公主的庇护幸免于难,但被迫改宗信仰天主教。

一夜之间,两千多教徒惨死,巴黎街道上到处都是令人作呕的尸骨,曾经静谧的塞纳河变成了红色,飘满了死尸,以至于很多年内法国人不敢吃淡水鱼。

因为这一天恰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巴托洛缪的节日,因此这场屠杀被后世称为“圣巴托洛缪之夜”。

在圣人的节日,为魔鬼的恶行,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然而胡格诺教徒的悲剧并未因此而结束,暴行像瘟疫一样从巴黎向整个法国蔓延,图卢兹、波尔多、里昂、奥尔良等法国重要城市也都发生了类似的血腥屠戮,胡格诺教徒被杀得尸横遍野,总计有七到十万人遇难。

描绘“圣巴托洛缪之夜”的油画

血腥余波

大屠杀后,胡格诺教派彻底与天主教决裂,揭起反叛大旗,在法国西南部公然成立了“胡格诺王国”,与巴黎的瓦卢瓦王朝重启宗教战争。

查理九世不堪忍受大屠杀压在心头的罪孽,神志开始混乱,不到两年便去世。他的弟弟亨利继位,是为亨利三世,但亨利三世也仅仅将瓦卢瓦王朝延续了十几年。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像诅咒一样盘旋在卢浮宫中,国王先后早逝,天主教内部也发生了内讧和分裂,仇杀和死亡接二连三地发生。

亨利三世不堪吉斯的亨利控制,设计将其刺杀,不久亨利三世也遇刺身亡。

最终,历史戏剧性地将纳瓦拉的亨利,这个圣巴托罗缪之夜大屠杀的幸存者,送上了法国国王宝座,从此开启了波旁王朝的辉煌序幕。

这场血色婚礼也让一切从这里发生了改变,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戏剧般的一页。明天的故事是否会与众不同呢,我们何人都不知道。

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授予了胡格诺教徒长期为之奋斗的宗教权利,而且也得到了大多数天主教徒的认可和妥协,长达30多年的法国宗教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somethingold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

somethingnew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

somethingborrowed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

somethingblue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