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 宗室子 - 玉子双泽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宗室子 >

第165章

第165章

裴逾明一众贡士走近承乾殿时,天已大明。

承乾殿里已然摆好桌案,人很多,但却甚是肃穆庄严。

四周挺立的侍卫,来来往往的宫人,紧张忙碌却甚有章法。

这大抵就是皇权威严了。

裴逾明一行人在礼部主事的带领来到殿前站定,等着有司唱名,礼部核对。

一一点名过后,礼部方才领着众贡士进到殿前回廊站定,接着又是一应天地君亲师的礼仪参拜。

参拜过后,众贡士在回廊站定,等着皇帝驾临。

所谓天子门生,殿试皇帝自是要来监考的。

众考生凝神静气等着皇帝驾临,心里激动万分。得见天颜,这可真是难得的际遇。

静等一阵过后,一阵扬鞭开道声传了过来,接着礼乐奏起,只听有传旨太监高声唱喝:“圣上驾到!”

众人连忙肃身,旋即随着传旨太监的唱喝跪地迎接圣驾。

只听传旨太监高和:“跪!”“拜!”众人跟着唱喝三拜九叩。

君臣之礼行完之后,羲和帝神色整肃的一阵勉力过后,宣布殿试开始。

只听有司高唱:“散卷!”

众贡士领卷走到自己的座位。

殿试正式开始。

今日殿试考策论一道,不给烛,酉时前交卷。

殿试题目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

看到这个题目,考生们俱是心下大定,左不过是歌颂以德治国的好处,可以大大的拍一拍皇帝的马屁了。

这个题目安全,不像会试时那道要命的立嫡还是立贤的题目难写。

裴逾明看到这题目也是神清气爽。

以德治国?

哈,说到这个他可就有的写了。

考虑到自己的做题速度,今日圣上在前,还是低调一点的好。

人都说了傍晚前交卷,自己总不好半天就交卷了,再怎么着得要坐到下午才像话。

裴逾明老老实实的打起了草稿,从政治经济、人文地理,民众的受教育程度等等方面来阐述以德治国的优劣,然后悄然将自己认为的以法治国的观念加了进去。

以德治国的本质就是以人治国,但凡事皆有两面,如果用得好了,自是可以国治民安;但如果用人不当,或是用的方法不当,那极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谓君子之德,只有表象没有量化,没有具体的规定,这其中操作的空间太大。

这个之大,由浅及深,小到一州一县的当政者能力,大到一国当权者的控制能力。一旦当权者能力不足抑或是控制力不足,这将危及千万百姓的福祉,更有损圣人之名。

这还就太平盛世而言。历史上太平盛世有之,乱世更有之。

就乱世而言,以德治国那必须要建立在强权的基础之上,乱世之中没有强权严苛的法治为基础,所谓以德治国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

以上种种是为外界环境而言,但即便抛开世道不言,单说经济,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德治的前提是老百姓能填饱肚子,接受教化,

毕竟,在生存面前,道德恐怕是不值一提的东西了。所以,在经济不足以支撑民生之时,以德治国也不过就是一句空话。

再则从人性来说,即便所有的政治经济等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单单以德治国也是多有弊端的。

所谓小人畏威不畏德,人性从来难测,道德也许可以约束一时,但却难以控制一世。

从人性来看,以德治国考量的是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大有小,除非圣人,一般人恐难做到一辈子如一日约束己身的。

自身内里难以做到,自然就需要外力约束了。如此,法治的介入是必要之道。

法治可以量化人的行为规范,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更可以震慑,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当然,法不外乎人情,以法治国也要讲究张弛有道,不可严苛过分,不然也会适得其反。酷法只能治得一时,而不是长久。要想长治久安,也绝对不可丢掉仁德治国的理念。

总之一句话,以德治国需要以法治国为根底为震慑,以法治国需要仁德相扶助,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裴逾明将草稿打完,看看时间,还不错,已然临近中午了。

皇帝也不在殿中,想来是走个过场就走了的。

裴逾明放心的舒展了一下身子,既如此,那就等着吃完中午饭再行誊抄好了。

裴逾明作文喜欢一鼓作气,中途被打断的话,总觉得仿佛不甚紧凑一般。

裴逾明低下头又酌字酌句的精修起草稿来。

这么做主要是给自己找点事做,好显得不那么无所事事。

现在皇帝虽然不在,但朝廷重臣一大堆在这里监考,绝对不可东张西望百无聊赖的。

又一遍修完草稿,终于午饭时间到了。

宫人们将餐食一份份放发放到考生桌案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